admin @ 11-19 02:07:30   全部文章   0/184

雅莱减肥饼干豆瓣9.1,这部电影让我重新理解虚假-洞穴笔记

豆瓣9.1,这部电影让我重新理解虚假-洞穴笔记


文 | 洞主
我说的是电影《楚门的世界》。
这部电影诞生于 1998 年,它是在美国真人秀节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由著名导演彼得·威尔执导、知名影星金·凯瑞主演的一部黑色幽默影片。
在豆瓣上,有 514751 人对《楚门的世界》进行评价,总体评分高达 9.1 分,根据算法统计,它好于 98% 的剧情片,好于 99% 科幻片。看过这部电影,我敢说它的精彩程度与深度,都实属罕见。
先来简单说说电影《楚门的世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电影的主角名叫楚门,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座名为桃源岛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人为精心布置的庞大摄影棚,在这座人工布置的小城中,楚门身边的所有事物都是虚假的,他的亲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员。他在此地居住了近 30 年,但没有认识到这个巨大的骗局。最终,楚门认识到外界一切对他的欺骗,他不惜一切代价,想要走出这个虚拟的世界。
纵观整部电影,从楚门对眼中世界确信多年,到隐约产生怀疑,再到发现真相,并决定逃离的过程中,不难看出,眼前景象对一个人产生的蒙蔽,具有多么巨大的欺骗性。影片中,“眼中世界”如同一个带有欺骗色彩的寓言,世界带给人的认知,有时并非真实,而是一种欺骗。
在国外,类似的隐喻不胜枚举,比如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新闻评论家李普曼《舆论公众》里涉及的拟态环境理论……这些理论对假象的阐述各有侧重,但都与影片的精神内核,存在部分相似的内含。
这些年,我看过一些与《楚门的世界》寓意相近的书和电影,我渐渐发现,许多人被虚假蒙蔽,往往并不是因为愚蠢,而虚假,很多时候无比强大,它强大到能够让个人或群体,一生都难以逃脱谎言的迷梦。
回到《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虚假世界带给楚门的认知,让楚门将虚假世界,当成真实世界,这种认知之所以难被识破,极具欺骗性,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外部一切信息,都通过人的感官形成认知,感官倾向于感受上的逼真,而逼真不等同于真实;第二,在常态化中已经适应的人,缺乏反思的动力;第三,视野的边界,时常具有强力的制约。
1.
感官上的逼真并非真实
楚门生活的摄影棚模仿了真实小镇的一切,有医院、学校、公司、交通部门等等,甚至每天的日出日落和各种天气变化,都由电脑程序精准地控制。
楚门的亲人、熟人、陌生人都相当逼真,他觉得妻子是真实的,因为妻子一直以来的关心与呵护,对他而言是一种真实的夫妻感情。做个极端的设想,如果这个世界里的夫妻,都没有性生活,那么楚门自然而然会认为,夫妻之间没有性爱的必要。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电影中的导演克里斯托弗,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至今楚门还不知道,自己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回答说:“我们都接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就是这么简单。”面前的“现实”之所以易于令人信服,在于它触手可及地贴切人的感官,人们往往会将真实感,误以为真实存在。
进一步而言,我们所处的现实就一定是真实的吗?长久以来,我们通过社会生活和书籍来认识世界,但在本质上,所有对于经历与体验的信赖,都是感官感觉到的。
可是,外界的一切信息,在认知层面都是无法证实和证伪的,所有看得见的“切切实实”的证据,因其透过视觉等感官系统,而脱离了事物的本然。就像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说的:
我们认识的对象,是感觉后的对象,至于对象本身是什么样的,我们完全不知。
由于人类无法脱离自身的感官去认知世界,所以只要视觉、触觉等感官让你觉得某件事情 100% 真实存在,那么你就不会产生质疑。任何怀疑,其实都是由于感官告诉你的诸多信息之间,存在矛盾。
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缸中之脑”,这一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你以为自己正在读一本书,真实情况可能是,你根本没有读书,你的大脑已经和身体分离,它浸泡在一缸营养液中,并且连着电极,一位疯狂的科学家连续向大脑输送刺激信号,这些信号模拟了你“读一本书”的体验,这种由感官感知到的体验,让你 100% 确信,自己正在读书。
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如果身处这种幻象之中,你没有任何办法证明,真实世界的模样,不是感官告诉你的那个模样。
“缸中之脑”理论,提出了一个至今都让人头疼的疑问,那就是,人真的可以认识真实的客观世界吗?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就是客观真实呢?关于这个问题,太多著作都在谈,不少电影都在讲,可能你有所耳闻,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影《黑客帝国》的核心逻辑,就是对“缸中之脑”理论的丰富。
我们如何证明我们触及到的一切,都不是被精心谋划的幻象,在《楚门的世界》中,站在楚门的立场,我们又如何确定,楚门生活的摄影棚之外,不是一个更加巨大的“摄影棚”——也许不过是桃源岛的假象,营造了外面世界的相对真实感,而外面世界,可能也是假的。
对感官而言,除了逼真,找不到任何凭依。可以说,我们信赖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带来的(暂时或长久的)认知。没有人告诉楚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但楚门相信了很多年,可见感官的影响之大。
2.
常态化之下的认知惰性
在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用对话的方式提出假设:一群囚徒被关在看不见阳光的洞穴里,他们的脖子和脚被捆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直视到前方的墙壁,而不能扭身。
然而,在他们身后有一堵矮墙,墙后面有熊熊燃烧的大火,在大火和墙之间有人将木偶高高举起,其影子投射在囚徒所能看到的前方的墙壁上,因而,囚徒坚信那些影子,就是真实的物体。
直至某一天,一个囚徒挣脱桎梏,走出洞穴,一直待在洞穴里的他一时无法适应洞外的环境。他在阳光下睁不开眼睛,什么都看不到,痛苦万分。
可是,当他适应了洞外的状况之后,却很庆幸自己看清楚了真相,他为之前的自己以及深陷洞穴内的所有人感到悲哀,因此,他不愿再回到洞穴中, “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的生活。”
洞穴比喻中的影子,象征着人类感官的狭隘性,他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一个假世界,这与楚门生活的世界没有本质分异。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为限制认知的洞穴,渲染了窒息的氛围,洞穴暗含了“走出洞穴”的急切祈盼。不过,洞穴里的人恐怕大多都不会有那种急迫感,雅莱减肥饼干尽管被迫不能扭身,他们也没有挣扎的迹象。
从最开始就被绑缚的人,不会体会到束缚感,因为束缚是相对于自由而言的,如果说,他们经验中最平常的状态,就是被捆绑着,他们没有(或极少)体验过更舒坦的姿态,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这种“吃苦”是理所当然的。
《楚门的世界》中,从楚门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剥夺了与亲生父母、原本生活环境的联系,从某种层面上讲,他就像是“洞穴”中的原住民,所以他面对的世界自然本该如此。
在影片的后半部,楚门之所以发出质疑,根本还在于策划者的疏漏,让他看到了寻常中的不合理之处,让他感官接受到的信息之间,产生了矛盾。他发现,他工作的公司里,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地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
试想,如果这个世界被布置得天衣无缝,毫无纰漏,想必楚门将会一直快乐且安逸地生活在这座城里。
由此可见,当楚门看清曾有认知的狭隘性,并产生精神上的危机感时,美丽的桃源岛才有了“洞穴”的恐怖色彩。假想世界带来的认知带具有欺骗性,往往是因为常态下的世界,在具体时空内,没有让人感到不适,无法诱发人的危机意识,因而,这里面的人思维惰性很强,缺乏反思的动力。
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 在老大哥政治气旋的笼罩下,“真理部”的工作人员对历史顺理成章地进行篡改,而这种“顺理成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的篡改,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化的运作模式。
在鲁迅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铁屋里的人之所以能酣然入睡,是因为其中的人,早已在习惯性的麻木中,无法感受到威胁。
这样的惰性氛围中,又有谁会关心周围是否虚假呢?
3.
视野边界的强力制约
在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这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们商量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应当如何被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告诉幕布中的每一个人,你们走出这个幕布后,在社会或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都是随机的,你可能是市长,可能是篮球明星,也可能是清洁工。
在大家都了解这种规则的前提下,幕布中的所有人,再去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这时候,由于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走出幕布后,会在社会中处于哪种角色,于是他们会自愿公平公正地研究每一种社会角色,应该如何对待。
当然,这一理论是一个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的假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所有人必须在狭小的幕布中进行讨论,因此他们的讨论,必将脱离幕布之外的现实;由于幕布中的人,无法与真实世界的庞大人群产生动态关系,从而印证他们讨论出的结论,因此,他们考虑任何问题,都只能是孤立和静止的。
也就是说,在幕布中讨论出的再公平公正的结论,由于无法考虑到真实世界中的利害关系,因而当这些结论,放到幕布外的真实世界中时,都可能是错的。
幕布屏蔽了人们在真实世界中的私欲,也阻隔了人们理解真实世界的可能。
与洞穴理论类似,罗尔斯的幕布理论也对“眼中的认知”进行隐喻。在帷幕之中,每个人对未来角色的遐想都被封闭,这时候所有人的认知,都被拘泥于狭小空间里。
幕布,可以看作是视野边界的比拟。
人们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局外人能摆脱这个“局”对眼界的限制,当“无知之幕”的强力韩牧岑,将人们困于其中时,他们无法清醒地认识到利害关系。
中国人喜欢用“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的狭隘,在另一个层面上讲,一个人目光短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界对眼界的限制,井里的蛙看不到大千世界的真实境况,是因为“井”对视野造成的认知局限,具有封锁与阻隔的力量。
楚门从小长到大,眼中形形色色的人,构建着他的全部关系网络,他会受到溺水恐惧的制约,会受到“父亲”归来的影响……在视野边界的制约下,人的关注点,不得已被转移到自身与人际关系的构建上,从而无法意识到外围“世界”的真实面目,毕竟,前者更为关己。
幕布的力量在于,它能将人安置在难以逃遁的幕布之内。很多时候,议程设置下的舆论,多元信息被屏蔽后的单一声音,都是一重重幕布。
幕布之内,将虚假当作千真万确的真实,也就在所难免了。
回归现实,在世相诡谲的特殊时代,在新闻事件与舆论大潮纵横交错且真假难辨的今天,我们的感官,必将接收到真真假假的信息。被虚假蒙蔽,不是愚蠢的表现,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时候,不盲目相信自己的感官,不盲目相信直观感觉到的“事实”,往往才是接近理性、趋近真实的方法和途径。
图片 | 来自网络
排版 | 洞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