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神黄大仙胃脘疼痛的中医针灸辨治-骨伤的杨张张扬
胃脘疼痛的中医针灸辨治-骨伤的杨张张扬
胃痉挛,简单的说就是胃运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由胃壁平滑肌收缩引起胃部肌肉抽搐,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汁返流、饮食因素、受寒及胃神经官能症等)中的一个。就像小腿肚子抽筋儿的道理一样的症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时上腹痛疼难忍,严重的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一般治疗多采用如阿托品等解除痉挛的药物。临床须与感染性胃炎(由细菌和细菌的毒素引起的胃炎);腐蚀性胃炎(由强酸、强碱等不同的化学物引起的胃炎)及胆绞痛(胆结石因某种原因移动,引起了胆管或胆囊颈梗阻)相鉴别。
胃痉挛属中医学的“胃脘痛”;“胃脘暴痛”;“腹痛”范畴。祖国医学对于该病早有认识,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有:“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认为胃痉挛的发生多由饮食积滞、寒积胃肠引起。其病在胃和肠,属实或虚实夹杂之性。患者素体阴虚,又有饮食不节(或不洁)、暴饮暴食,情志失调、肝气郁结之劣习,复感外寒,使寒邪客于胃府而致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而突发该症。
胃脘痛分型
胃脘痛按脏腑辨证通常可分为以下几型:
1
肝气犯胃型
这一型在现代社会中较常见,在我们以往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其占城市及乡村病患中的约70%左右。胃脘疼痛,有时串及两胁,伴有呃逆,嗳气,吞酸,或有恶心,胸腹胀满,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如果辅以经络辨诊,可发现在患者胃脘部,下肢足三里、阳陵泉,背部的胃俞、肝俞等处有压痛,或有条索样改变。
2
饮食积滞型
表现为胃脘胀痛,拒按,嗳噫食臭,不思食,食则加剧病情。或伴有呕吐,吐后则好转。舌糙老,苔厚腻,脉沉实滑。此型虽是实证,但也有虚实夹杂情况,有些老年人或慢性疾病者,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过度治疗导致胃弱,也即西医所谓胃肠动力缺乏,也会导致食后胃脘胀满,纳谷不消。
经络辨诊则会发现腹满硬,按之则痛,或有气串感。
3
胃虚受寒型
表现为胃脘隐痛,泛吐清水,胃脘部喜暖喜按,得热得食则减。伴倦怠乏力,嗜卧,舌苔薄白,脉沉迟。
经络辨诊可在背俞穴处发现脾胃俞处压之有舒适感。
治疗原则
理气温中,和胃止痛。
临床选穴
局部穴位取中脘为主,辅以远道取穴内关、足三里。
方义:胃脘痛病位中焦,中脘为腑之会,又居中焦,取之可直接刺激病所,和胃止痛。内关为厥阴经络穴,与公孙为八脉交会穴,合用可治疗胃脘及心胸部的疾病;足三里为四总穴之一,为胃经的合穴及下合穴,是治疗胃脘疾病的必备穴之一。
1.肝气犯胃证
配穴:合谷、 太冲,或背部脾、胃、肝俞、阿是穴
方义:肝气犯胃,重在气机阻滞,因而可用合谷、太冲开四关而理顺全身气机。根据经络辨诊而采用背部穴位,则可采用敏化了的背俞穴进行治疗,效果不输于传统疗法。
2.饮食积滞证
配穴:建里、内庭/四白、天枢
方义:建里与中脘位置相近,取之加强胃肠运动功能,里内庭为治疗食积经验用穴,但由于针之疼痛较剧,故临床少用,有时以四白穴替代。天枢为大肠募穴,六腑以通降为顺,用之可降气导滞,和胃止痛。
3.胃虚寒痛证
配穴:气海 公孙 脾俞
方义:气海为一身气之所生,有补气补虚之用。内关公孙同用,和胃止痛;脾俞以健脾和胃,祛寒止痛。
施术手法
实证者多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虚寒证可用灸法,在气海、脾俞或背部阿是穴上进行艾灸或隔生姜灸宋笠娜。
临床病例
病例一
王某,男性,65岁,工人。 1997年3月25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不适两月余。
现病史:两月来渐觉上腹部不适,胀痛,无明显规律,伴反酸,雨神黄大仙 呕吐,有呕出胆汁样物病史。呃逆频,纳食可,大便常,小便黄。嗜烟,每日40支,酒少许。舌质暗红,苔黄厚,脉弦滑。
经络诊查:中脘处有压痛
胃镜结果:胃体粘膜皱襞红肿,分泌物中等量,黄绿色,胃窦四壁均见胆汁斑粘附,胃蠕动欠佳,幽门开合欠佳,形状欠圆。
PH值: 3.0
诊断:中医 胃脘痛·呕胆(肝胃郁热)
西医 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分析:患者青年吸烟,辛香燥烈之气郁而化火,加之年事已长,“阴气自半”,脾胃之气亦虚弱,致使肝木之克伐更甚,出现肝胃郁热之标证。肝气不能条达,气滞不通,则发为胀痛,呃逆:肝气犯胃则有反酸:胃气上逆则呕,胃气挟胆汁上逆则呕苦;气郁化火,小便黄;有火兼实滞,则苔黄且厚,脉滑,脉弦主痛证及肝病;舌质暗红,是病久伤及血分。
治疗原则:疏肝泻热,健脾和胃
取穴:足三里 阳陵泉 中脘 内关 公孙 太冲 内庭 脾俞 胃俞 膈俞
刺灸方法:各穴毫针直刺,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
方义: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脾俞以调和胃气,和胃以止痛;太冲、阳陵泉疏泄肝气,内庭泻胃火,膈俞既可止呃逆,又可调气养血。足三里与阳陵泉是为胃胆二经合穴,合治内腑;内关与公孙两个八脉交会穴主胃心胸病;中脘与脾胃俞是俞募配穴,调理脏腑功能;这几组穴位与太冲、内庭、膈俞共用,体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中医学传统思想。
复诊结果:治疗1疗程后症状减轻,续1疗程,隔日治疗1次,一月后复查,患者反酸症状消失,微有上腹不适,偶有恶心、呃逆,未再呕吐。纳食二便常。舌淡红,苔白,中略黄,脉弦滑。背部压痛消失,阳陵泉处仍有压痛。胃镜示粘膜色泽红为主,胃分泌物中等量,色淡黄,部分粘膜散在有胆汁斑。胃蠕动尚好,幽门口开合欠佳,形状圆。PH值:2.6。
疗效及评价:此病例为治疗有效,其症状改善,胃蠕动好转,胆汁反流减轻。胃镜下示粘膜由充血水肿变为充血,幽门口开合仍欠佳,由于幽门口部粘膜水肿消失,故形状复圆。
医例二
钟某,男,19岁,工人。 1997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间断性黑便6个月
现病史:上腹疼痛一年余,疼痛性质有时为胀痛,时为刺痛,发作时吞服医务室予的药片(不详)或休息之后可得缓解,反复发作。六月来.间断出现黑色便,成形,软。既往有大量饮酒史。西医以“黑便原因待查”收入院。纳食少,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即时查大便潜血(–)。
经络诊查:背部脊柱正中(督脉)胸6~9,存在一条索状物,有压痛及弹拨感。
胃镜检查:粘膜红肿,呈麻疹外观,分泌物黄色,中等量,四壁有胆汁斑粘附,胃蠕动欠佳。幽门部粘膜略红肿。
PH值: 1.9
诊断:中医 胃脘痛·呕胆(胃络瘀阻)
西医 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分析:患者有大量饮酒史,过量饮酒致使胃部络脉受损,出现胃部疼痛,时发时止。胃络受伤,血不循经而行于脉外,卞致大肠与粪便相结排于体外而成黑便。胃络受损,瘀血阻滞,则胃气不能降,胆邪上犯,出现胆汁反流。瘀血阻滞,阴气不足则舌暗红有瘀斑,脉细而弦。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和胃止痛
选穴:足三里 中脘 阳陵泉 血海 脾俞 膈俞
刺灸方法:.由于患者以前未进行过针灸治疗,初次给予足三里、阳陵泉及背俞处穴位按摩,中脘处艾灸,患者觉胃部有舒畅感,对针灸治疗产生信任和接受后予常规针刺治疗,选穴尽量少而精。
方义:足三里、中脘、脾俞能调和胃气,止痛;血海、膈俞活血化瘀;阳陵泉是辨病施治,用以治疗胆汁反流。六穴同用,共收活血和胃之功。
结果:治疗四次后胃脘痛明显缓解,治疗期间未发现黑便,入院一周后出院,门诊治疗1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不再治疗。9月15日复查胃镜,胃粘膜红白相间红为主,余无异。胃镜诊断为轻度浅表性胃炎。PH值: 1.5
疗效:显效。
医例三
樊某某,女,56岁,农民。初诊时间1997年5月16日。
主诉:上腹部不适,伴心慌,出虚汗一月余
现病史:一月来无明显诱因发上腹部不适,有胀满感,觉恶心,口苦。因时发心慌不宁,发则汗出,以“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
等服药治疗(中西药)治疗未见效果。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刻下纳食不佳,眠差易,惊,心中惶惶不宁,二便调。舌淡红,边有小块腻苔,其余部分无苔,脉细弦稍滑。患者有情志不舒史,45岁停经。
胃镜检查:粘膜红白相间红为主,分泌物多,黄绿色,胃窦部花斑样外观,大量胆汁斑粘附。胃蠕动较差,幽门口粘膜红肿。PH值2.7。
诊断:中医 心悸(阴虚型)、胃脘痛·呕胆(胃阴不足 胆胃不和)
西医 胆汁反流性胃炎
辨证分析:患者所苦以心慌、出虚汗为主,但细询之后发现与上腹部不适相关密切。患者长期情志抑郁,肝气不得疏泄,耗伤阴津,使得心失所养,故而心中惶惶,心在液为汗,心气失调,汗无所摄,则发为自汗。肝气郁滞则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出现上腹部不适、胆肝互为表里,胆为中正之官,胆病则“心中澹澹恐如人将捕之”,胆热扰心则眠差易,惊,胆邪犯胃则胆汁反流,口中作苦,舌边有腻苔及脉带滑象,是胆热内扰,而舌苔剥脱及脉细则是由于阴津不足,脉弦主痛及肝胆有病变。
治疗原则:养阴和胃 清胆宁心
选穴:中脘 足三里 阳陵泉 合谷 神门 复溜 心俞 脾俞 胃俞 肝俞 胆俞
方义: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和胃止痛;合谷、复溜司汗液之开合,以止汗出;神门、心俞养心安神;阳陵泉、肝俞、胆俞疏肝理气。
刺灸方法:直刺0.5-1.5寸,背俞穴得气后不留针,余穴留针30分钟。
结果:第一疗程以中脘、足三里、复溜、合谷、神门针刺之,疗程结束后症状略减,第二疗程加阳陵泉、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胆俞,与前穴同用,针数次后症状明显改善。6月27日复查,上腹隐隐有不适感,食后微胀,余无异。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同前。胃镜检查可见粘膜红白相间红为主,分泌物量中等,色黄,胃蠕动欠佳。PH值2.1。
疗效:有效。此病例最初心胃同治,见汗止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尽如人意。后偶思其心慌不宁、易惊,正是胆病“心中澹澹,恐如人将捕之”之意,于是胆胃合治,兼以背俞穴调其脾胃肝胆脏腑气血阴阳,方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