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蝶吉他谱自省(一)三因致病说及预防思路 第三章-随道归真
自省(一)三因致病说及预防思路 第三章-随道归真
本章写过去生活习惯的反省,包括怎么作之类的。
按照一般思路呢,上次讲过生理学,讲过对自己身体的“自知”。接下来应该该讲讲病理学了。不过我不是医师,不治病,我对病没兴趣,我有兴趣的是怎么不生病,所以现在开始直接进入预防疾病或者叫做治未病的环节,然后按图索骥,追溯过往所有可能成病之因缘,所谓以史为鉴,其实自己要改变也得以自己的历史为鉴。改变自己的未来,就从自省自己的过往开始。
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在这个思路上,中西医应该没啥大的区别。中西医真正的区别在理念和方法上。西医认为致病的是细菌病毒感染为主以及一些未知原因的病变。中医认为致病有三因:外因、内因和杂因。《黄帝内经》基本确定了三因致病的理论基础,《内经》的致病原因是采用了三部归纳法。即上部(天部),中部(人部),下部(地部)。《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部分讲的就是外因病的治疗,杂病论部分讲的则是各种非内因外因之外其他杂七杂八的原因致病的病症的治疗。到了南宋,陈无择提出的三因说,后世就基本定型。金元明清之际,江南一带兴起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的兴起和发展对三因说提出了一些挑战,先后发展出疠气致病说、淤血致病说、痰湿致病说等等各种致病因学说。其实这些学说基本属于细枝末节,严格一点也可以归纳到三因说中。“戾气致病说”属于外感,可以归为六淫,“戾气”或许是现代医学所谓的细菌病毒,但也是必须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致病。流行性感冒过了那个流行的时机,也就自动不再流行。至于淤血说、痰湿说等,这些本身已经是病症了,由病症致病症,不过是逻辑上多绕了个弯而已。本文就不深入讨论了。
外因:即外感六淫而致病。
内因:七情伤内气而致病。
杂因:饮食无度、起居无常、虫蛇叮咬、摔伤扭伤、火烧水烫……
《黄帝内经》里提到的一些防病的理论,则基本就是从致病因而来。
外因病的预防思路——消极防御和积极防御
针对外因的防病,内经就有“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句话,就包含了防止外因致病的两条思路——消极防御思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于可能致病的外部因素,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另一条思路是积极防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古文不好的人先不管这句话究竟是啥意思,反正你可以理解为你的精神很强大,作为你体内的守卫,那些外来的致病因素也不能让我生病。
这里不说那些修仙练气的高手,他们离我们老百姓的感知太远,这里可以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说明一下积极防御的作用。文天祥的被蒙古人抓了之后关在狭小潮湿不通风污臭不堪的土牢好几年,文天祥一个书生,在那样的环境里,就是不生病。原因不用说了,《正气歌》贴在这里自己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金元萱。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读完了《正气歌》,我相信你也就理解了啥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内因病的预防思路——做减法归真,做加法修真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伤人直接伤到内脏,比起外邪从外往里一步步的进攻要凶险得多。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黄帝内经》里的这句话,就是讲怎么从源头上解决内因病的生成问题,那就是人首先不要有过激的情绪。
以前读《道德经》读到“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总是不理解,心说老子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尚贤呢?为什么要弱其志呢?这不是愚民么?现在就可以明白了。“尚贤”、“实心”、“强志”、“有知”,这些“心智”活动,是智者都不敢为的,因为这些活动会产生捉摸不定很难控制的“情”,老子认为,其实只有圣人级别以及以上的人才能有能力驾驭。如果大量的普通百姓普遍性的沾染上这些,必定产生大面积的社会性的“情志病”传播蔓延。整个社会就病态了。想像一下,整个社会都是范进中举后一样的失心疯,都是林妹妹一样的积郁成痨,那治理起来就难了。
所以,预防内因病,其实也是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尽可能让自己单纯一些,做减法,别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简单简单再简单,最好简单到只有一根直肠子,饿就吃,困就睡,不会算计人,雨蝶吉他谱也不在乎被人算计,有一把力气,能够干着活挣口吃的最好,要是找不到活干,就算摸鱼捉虾、采野果挖菜根,也乐乐呵呵的。
而另一条腿则是,如果非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那就做加法,一步步去修炼吧,等修炼到贤人、圣人一样的高度的时候,或许就可以驾驭那些捉摸不定,随来随走的情绪了。大约在圣人一样的高度,你可以驾驭那些情感,使其不伤于内;就算有点要伤人的苗头,圣人也能通过强大的气血使之化解于虚无……
杂因病的预防思路——主客因区别对待
杂因病其实还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主因,一部分为客因。主因和客因的预防思路是不一样的。
主因是人的原因。就是自己“作”,然后“作”出病来。所谓“no zuo no die”,不作无病,指的就是杂病的人为因素。《黄帝内经》对这些“作”的描述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现代人当然更“作”。像暴饮暴食、日夜颠倒、过度锻炼、过度工作、好逸恶劳、不按季节穿衣服、不按季节吃东西、胡乱吃什么保健品胡乱做什么排毒……那都是拿着自己的身体在“作”。
客因是外因,或者叫做不可抗力的原因。人好端端的走路,为什么会摔断腿?为什么会被烫伤?为什么刚好有条蛇咬你一口?为什么不违反交通规则,可还是会出车祸?天上怎么掉个花盆砸在头上?……这种意外伤害好像再怎么小心,也总有中招的可能性。中医对于这些意外的伤害没有预防措施、只有治疗手段,而且多以民间的高手和秘方的形式存在,中医消失得最厉害的也是这些意外伤害病的治疗方法手段。比如接骨啊、蛇药啊等等。
对于杂病,预防起来就是主客因分别对之。
主因伤害病的预防,很简单,就是停止“作”,从此不“作”,慢慢地养成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其实比任何保健品比任何神医神药都要管用。如果你非得说现在的“作”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生意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其实不过是理由而已,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其实挺难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让人恐惧。说到底还是懒惰加侥幸等等左右着人的生命轨迹。
至于客因的意外伤害的预防,属于另外的领域,老祖先没有坐等伤害的到来,而是通过天时地利等各种事物所呈现的“像”、或者根据占卜所得的“像”,预测可能发生的伤害,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改变一些事物本来的发展轨迹,来达到主动的趋吉避凶的目的。这基本属于玄学的范畴,这里不做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