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诀别诸葛亮用兵太菜?这回被黑惨了!-三国演义
诸葛亮用兵太菜?这回被黑惨了!-三国演义
诸葛亮这个神一样的人物,到底如何被黑?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什么水准?他何以光芒万丈照耀后世,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黑的最多的一点就是:
说诸葛亮统兵作战能力差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来的。
荆州是孙权借的;益州是法正和庞统打下来的、汉中是刘备亲自指挥打下来的。
论据主要是陈寿在《三国志》里对诸葛亮曾有过十六个字的评价:“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先说陈寿先生这个评价,他只能说明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水平比行军打仗要强。
换句话说,诸葛亮行军打仗的本事不如治国理政。但这并不能证明诸葛亮统兵打仗有多糟糕!
就好比某个高考状元,语文考了130分,数学考了140分,虽然语文不如数学。但是也已经非常高了。
陈寿虽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史之良吏”,评价人物非常客观公正,不会把一些没把握的事情写进《三国志》,这点首先值得肯定。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陈寿跟诸葛亮是有隔辈的渊源的。
《晋书》云“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大概意思就是说陈寿的父辈(不一定是父亲)因为马谡的事情被诸葛亮军法处置过,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又在政治上打压过陈寿。
我也相信陈寿先生是个不记仇怨的正人君子,但是毕竟偏见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关于诸葛亮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得综合像《后汉书》、《九州春秋》等其他一系列书来看。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傅玄评价诸葛亮:“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再看看诸葛亮的敌对势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怎么评价他:“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敌人都能给诸葛亮这样的评价,证明此人确实了不起。
有人就说了,就算诸葛亮用兵还可以,那怎么总打不赢司马懿?
不可否认,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
我们再来看下蜀汉后期的地图就知道,两国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蜀汉地盘本来就不算大,而且有将近一半是南征孟获扩充的。
蜀国地盘只有魏国的三分之一不到。
有人考证,蜀国户数二十八万、民数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
而魏国人口将近500万,国土面积约291平方公里。军队数量少说也有个三四十万。当然这些都是预估数据,没有人真正统计过。
因此蜀国想打败魏国绝非易事,或者说根本就是非人力说能为。
诸葛亮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诸葛亮在那样的条件下,打得司马懿只能防守,无法还招。
我们知道,司马懿对付诸葛亮只有一招,就是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
如果说诸葛亮用兵真的很菜,司马懿怎么不出来跟他试试?
更有意思的一次是,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了,认为这是进攻的好机会,赶紧追出来。
半路上又获悉情报,说这个诸葛亮可能还没死,他就吓跑了!
过了几天,手下就禀告司马懿说,您当时错过了一个机会,诸葛亮真死了。人家姜维是诈你呢!
司马懿就自我安慰说:“吾能料生,不能料死也!”
这就是“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由来!
这是历史典故。不是小说演义,是真事。
如果诸葛亮真是活废物,你跑什么啊,至于吓得掉头就跑吗!
之前还有人做过假设,把诸葛亮和司马懿调换下位置。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当然肯定还是蜀国输,但是大军师司马懿应该输得更窝囊吧!
说到这,有人立马又会跳出来反驳:诸葛亮再厉害,说到底还不是无功而返。
同时举了一个例子:同样是北伐的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有人说同样也是三次北伐,桓温打下了三个省,而诸葛亮连三个市都没能打下。
不同时期,形势已然大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对比实在太天真了!
要知道桓温北伐时期,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北方。诸葛亮北伐时期,面对的是统一的北方。
总之,诸葛亮北伐的目的达到了,什么目的?一个是“以攻为守”一个是通过战争让内部三股势力团结起来。让蜀汉政权延年续命三四十年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这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功劳,但是跟诸葛亮肯定是分不开的。
还有些人喜欢说诸葛亮不懂用人,而且权利欲很强。
理由有三点:
1.诸葛丞相“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2.发动北伐战争就是为了集权、弄权
3.任人唯亲,盲目的排除异己。
先说第一。在高校有个姓尤的老师,他就以教训的口吻训斥诸葛亮,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为相之道,在于任人以贤,自己呢,虚静处事。
就是说作为一个宰相,主要职责是教化百姓,调理阴阳,平衡左右,其他琐碎的小事,应该放手让其他人才去干。自己不要什么都管,也不要越俎代庖。诸葛亮这种工作方法很不科学,也体现了他权力欲强!
然后这个老师又说,你看司马懿都嘲笑他,说他“食少而事繁,岂能久乎”?
问题是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为相之道,难道他不清楚吗?
我相信还轮不到某高校的老师来教育他。
事必躬亲恰巧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的责任心,生怕有负先帝重托。
并且这里的“事必躬亲”并不是什么事都做,而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参与进来。比如杖打20以上的,诸葛亮过来监看。这正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
只有事事关心才能了解全局啊。而不是坐在丞相的位置高高在上,而下面的事情一概不知。
即使托付给别人,那也得有人可托。
虽然诸葛亮也在招揽人才,但是毕竟蜀汉后期还是人才凋零。
但凡有才干的人,诸葛亮能不委以重任?
(街亭连马谡这样的书呆子都用上了,这也体现的用人之难,用人需谨慎)。
后期如:姜维、蒋琬、费祎、董允等
所以我认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更多的是体现了诸葛亮的做事态度,做事的责任心。实际上并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
再说第二。说诸葛亮先生用北伐集权、弄权,这个逻辑很惊悚!
因为我们知道,集权、弄权他是在中央,也就是政治中心,更方便,也更合理。
文史作家赵丹阳先生就举过三个例子来论述这个观点,
1.桓温北伐
有一次桓温打到敌人的枢要位置,戳到敌人的死穴了,本来一鼓作气就可以大获全胜!
这个时候桓温突然不打了,他说我要回朝廷,为啥要回去?
一来是怕朝里有人算计我,诋毁我,我长期在外征战,怕后面有人给我下黑手。二来我的岁数到了,战功也积攒了不少。我想回去加个九锡!当个王爷!
结果桓温回到政治中心,也就是国都,首都,胁迫天子,大肆的清洗异己,安排自己人上位。
最后给自己弄了个侯爷的爵位!
你看,想弄权,你得回政治中心。你在外边,怎么弄权?
2.刘裕北伐
有一次北伐,敌人听见是刘裕来了,吓得大小便失禁,仓惶逃窜。
有人劝刘裕,咱们趁机把姚氏家族、赫连家族都干掉,怎么样?
刘裕说不成,不干了,咱得赶紧回政治中心,我已经戎马半生了,现在要回去,行革故鼎新的大事!
他回去干嘛,调整人事,以便称帝!
3.曹操
曹操也是一样,有一次把甘肃全境打通了,这可是大好事。有人劝他,既然已经得到了甘肃,索性,把汉中也给他拿下!
曹操也说,不行了,得回去了!朝中已经对我议论纷纷了!我再不回去,朝廷还是我当家吗?就要变天了!
也回去了!
最后加了个九锡,封魏王。
我举这三个例子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他们三个枭雄,到了晚年,怎么总惦记往政治中心跑?
就是你只有回政治中心,你才能摆弄天子,才能更好的监督和震慑百官,才更便于进行人事调整。
但是诸葛亮刚好相反,岁数越大越往外跑,五次北伐,有一次甚至离政治中心远达几千里!
这是很危险的。万一后面有政敌给你使坏,你防不胜防!
有一次李严,就差点把诸葛亮的粮草掐断了。
你说多悬!差一点就能引起哗变!幸亏最后刘禅明辨是非,把粮草拨过去了。
如果刘禅不明事理,不仅不给诸葛亮粮草,反而把京都的城门禁闭,让诸葛亮进退维谷,你说诸葛亮是什么处境?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还有更危险的,诸葛亮北伐,那是跟谁对阵,跟司马懿,郭淮,孙礼,张郃对阵!这帮人好打吗?
弄不好就死在这儿!
北伐的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太大了!
我们知道,诸葛一生唯谨慎。
他如果想要弄权,应该稳稳当当的坐在中央,稳扎稳打的排斥异己!
最后,诸葛亮是否“任人唯亲 排除异己”?
任人唯亲有没有?不可否认,确实有一点,比如马谡、杨仪之类的。都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
但是诸葛亮不是纯粹的任人唯亲,至少必须是才能被诸葛亮认可。
并且诸葛亮执掌蜀汉后,一直坚持依法治国,在选拔人才上面尽量平衡兼顾,不仅提拔了一些东州集团人才而且还提拔了一些当地益州集团的人才。像周舒、周群、李恢、杨洪、王平等。
下面我们聊一聊诸葛亮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四个地方。废话就不说,咱们就亮干货。
第一点,我觉得是诸葛亮先生能够“尽粹国事,不谋私利”。
我们读读《后汉书》和《三国志》就能发现,诸葛亮这辈子,把心血全都用在治国和北伐上了,一点私产都没留!
史书上记载,诸葛亮留下的那几亩地,大概也就是两家农户加在一起,那么大点。钱是一个大子没有,都给百姓分了!
咱们看看后世那些贪官污吏,动辄贪污上亿、上十亿,房子七八十套。这境界哪跟诸葛亮比?!
有人说诸葛亮那是为了沽名钓誉,那是为了青史留名!所以才不贪污!那证明诸葛亮起码还是要脸的人,有些贪官污吏他是臭不要脸啊!
还有一件事,我们要给诸葛亮点赞!就是诸葛亮这个人不搞“权力世袭”,这个难得。
中国历史上有个很糟糕的现象,就是官二代接班。譬如父亲是个市长,恨不得立马把儿子弄成副市长、副局长,好让他接班。
最可恨的是,他也不管他儿子有没有那个能力,就死欺白咧往上拽!哪怕他儿子是个废物,是个缺德鬼,他也想方设法让他接班。这个现象我们深恶痛绝!
但是诸葛亮先生没有这么做。我们看看,他给自己儿子的职位,一点含金量都没有,虽然名义上他儿子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爵位,但是已经不掌大权了。
掌大权的是费祎和姜维。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贤!
有些人总爱说诸葛亮私欲过重。我想问一下,诸葛亮先生如果跟那些落马的大老虎相比,私欲还算重吗?
跟那些只知道把权力和金钱留给儿子的人相比,私欲过重吗?
第二点,我们要跟诸葛亮学的,不仅要能算计人,还要学会算计事
诸葛亮不光会算计人啊,主要他还会算计事。
他自己下面还有个科研小组,雨夜诀别在他的领导和培养下,专门研究东西。
有这么几大成果,你譬如说连弩,能一次发射十只弓箭,杀伤力极大。那一杀就是杀一排。射程在50米到120米之间,能够在一分钟内发射五回。这个够狠,比小李飞刀厉害多了。
还有虎战车,战车长得如同老虎,还会喷火,射程达到一丈。甭多了,你要推三辆虎战车上去,那整个战场就是一片火海!
诸葛亮还发明了一种“闷雷子”,在一个大罐子里头埋下火药,这种火药呢,燃点很低。经过罐子闷一阵,他就能自燃,然后爆炸。这是定时炸弹!
一个闷雷子下去,反正就算炸不死人,也得吓死一个倆的
更厉害的是,还有一种类似手雷的东西,这个手雷里不光是火药,还有其他毒药的成分。
什么成分,据说是拿虎狼草、黄猛菜、发冷藤等六种毒草磨成粉末制成的,在地上一炸开,周围五米见方之内,那敌人都得全身麻痹、头晕目眩,症状严重的就当场休克。
这是毒气弹啊!
你看,诸葛亮不只是在算计别人上下功夫,搞科研也是好手啊!
现在某些单位的领导,纯粹靠算计人上位!天天拿一本厚黑学在那研究,除了算计人那不会别的。
你让他搞个科研,弄个项目,他不会啊!是吧?活废物!
得学学诸葛亮,不能光算计人,你也得会搞研究。
那种光会算计人,不会干实事的人,应该赶紧去国外,给人才腾地方
第三条。收人先收心。
这不光是刘备的绝招,也是诸葛亮的绝学。你想让别人服你,最重要的是降伏其精神。你降伏他肉体,那没用!
这一点在征南蛮上体现最佳。诸葛亮和孟获数次交战,历经坎坷,终于大获全胜。这个时候蛮王孟获就跪地请降,说我服了,南蛮归你了,你满意了吧?我不玩了!
出乎意料的是,诸葛亮说,你想错了,我来不是为了抢地盘。我们华夏讲求的是“以战求和”,战争不是目的,他是手段。我们永结秦晋之好吧!你还是南蛮的老大。好不好?
这下子孟获就很感动,他就知道了,诸葛亮不是为了侵略我们,是为了双方长久的和平、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才来的!
这回心里就服了。真服了!
历代帝王都征过南蛮,但是不到七八年,这个地方总是反复背叛,反复造反。
为什么?他们心里不服!诸葛亮这一手下来,南蛮安静了三十多年。
古语说:“王者之道,降心服志。”你打人一巴掌,还得给人一个甜枣。刚柔并济,才能服人。
治国也是一样,也得刚柔并济,怎么管理老百姓?你不能单纯的跟老百姓炫耀暴力。炫耀兵威!靠暴力能统治长久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有一个案例就很能反应这个事实。
唐朝末年,有个军阀叫秦宗权,他无恶不作,奸淫掳掠,甚至纵容手下活吃人肉。
他建立了一个政府,叫大齐政府,使用各种手段残害百姓!
当时有个诗人,来到了大齐,就问当地的百姓,大齐政府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你们怎么还肯听他的话?为什么不敢揭竿而起?
当地老百姓说,因为大齐政府有强大的军队!一个政府,它的存在,如果只能靠军队来维持、来保证,它是恨可怕的,也是很可悲的!最后大齐政府玩完了,秦宗权也玩完了!
军队不能保证一切!
你要跟百姓讲道理!你要让他们打心里面拥护你。这才行!
最后一点,是诸葛亮身上的法治精神。
中国古代先贤说得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这十二个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公平公正的体现。不管针对皇亲国戚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
这一点,诸葛亮做的很好。
有这么一个事儿,说宫中的一个太监,手脚不干净。老往外倒腾东西,把宫里价值连城的一些古董,拿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犍为,拿到这儿去贩卖。
后来这个事被曝光了。
诸葛亮就派人去查。他的手下劝他,这个犯事的太监可跟刘禅不错。而且我听说这个案犯还有个同伙,这个同伙曾经在您的手下当过差。
诸葛亮郑重表态,照查不误。直至把两名案犯绳之以法!
你看诸葛亮,他不因为这里面有自己的老下属,就考虑政治影响,就心存包庇,人家是一查到底,没有双重标准。在他眼里,谁犯了法,那都一样!
回望后世,执法上的双重标准真是无处不在啊!
曾经有个姓赵的女农民工,进城找活干,干了有大半年,最后干不动了。怎么呢?
得了肺病。没钱治啊,就到处找人借,也向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求助,没人搭理她。万般无奈之下,她只能在银行卡上透支了九万块钱。勉强把自己的病情稳定住了韩志胤。
不久后就收到银行方面的通告:告诉她,这是恶意透支,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逾期不还,将面临三年半的刑期!当然,最后判没判下来,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判下来了,就太狠了点!
你说这赵女士,她透支这九万块钱,如果是为了花天酒地、胡吃海塞,你判她三年半还不过分。她不过是为了活命,这是最基本的需求啊!
当然了,如果对谁都判得这么狠,那也有利于金融秩序,应该点赞。
非法获取三千万,才判七年,非法获取九万元,就要判三年半!咱也不知道怎么个量刑标准。难不成说上流社会的人物有豁免权?!
有见及此,我们更加怀念诸葛亮先生!
完
感谢文史作家赵丹阳的品评与支持!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三国故事,ID:sanguogs”,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好书推荐~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赠送精美人物关系图,
赠送音频3720分钟有声朗读(扫码即可聆听名家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