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0-24 03:12:43   全部文章   0/239

雅诗媚尔长沙名门望族徐氏发源地在望城龙象山-金炼书说

长沙名门望族徐氏发源地在望城龙象山-金炼书说

长沙名门望族徐氏发源地在望城龙象山

徐氏为长沙望族,人才辈出。“徐氏为长沙名族,人才辈出。又为长沙著名官僚地主家族,人称徐半街。”(章曼纯语)“长沙徐氏世以科第阀阅名于晚清”(张舜徽语)。
徐氏迁湘始祖为徐志洪(1342-1423),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后迁浙江衢州。明洪武初,由衢州转迁长沙省城驿步门外,之后子孙繁衍。其五世徐腾芳(1441-1534),明天顺六年举人,明成化间官陕西扶风知县、广东肇庆知府,以公恕著称,退休后结湘山十老会,岁时宴集,为湘中名绅,著有《鹿鸣诗集》。其十三世徐士范(1701—1788),字楷仪,号正亭,乾隆十八年举人,湖南辰州府沅陵县教谕,工书法,擅诗文,刊刻有《西厢记》。
其十六世徐国搢(1778—1863),生徐夔(1803—1879)、徐棻(1812—1896)、徐芲。徐棻,字芸渠,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内阁中书,后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二十五年,曾获“重宴鹿鸣”殊荣。徐夔子徐树铭(1824—1900),曾官兵部、吏部、礼部、刑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使,工部、户部尚书,国史馆副总裁等职,夫人劳氏,为两广总督劳崇光之女。徐棻子徐树钧,曾官监察御使、布政使、按察使,工书法,尤善篆隶,因收藏有晋王羲之鸭头丸帖真迹,自称“宝鸭老人”。解放初期,鸭头丸帖由其后人出售给上海博物馆,今为上海博物馆镇库之品。徐树锷(1846-1912),雅诗媚尔字定生,菕长子,棻从子。光绪丙子科优贡,丁丑朝考一等知县,己酉科举人,授赣榆县知县。赏戴花翎,诰授资政大夫,工书。有《六十自述俚吟》《靖港从善育婴堂志》《淀荪诗稿》等传世。徐树钧生德立、汉立、博立、显立、桢立、闳立六子。其中桢立最为有名,曾任湖南大学教授,建国后任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夫人陈氏,为江苏巡抚陈启泰之女。徐国搢长子徐夔及长孙树铭、树峰,次子徐棻及孙树锦、树钧,三子徐芲及孙树锷等,延续到树铭、树钧的儿子“立”字辈及孙“本”字辈以及重孙“经”字辈,加起来五代有二、三十余人喜好书画或以书画成名。
徐氏闻名人物还有徐崇立,曾为谭延闿幕僚,长于碑帖鉴赏。徐山立,为著名画家。徐特立,著名教育家。还有徐鼎藩、徐颛立、徐显立、徐博立、徐闳立、徐本麟、徐恪本、徐年本、徐菊云等均有名气。
长沙徐氏家族,声名显赫,笔者在研究徐棻资料过程中,却发现徐氏家族的发源地和祖居地在望城龙象山。徐氏开基祖徐志洪,字无垠,号广亭。生于元至正二年(1342),明洪武初因军务迁长沙县临湘都龙象山(现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殁后葬该地龙象山荷叶塘(现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二世:志洪公生子三:敌、寿、聪。三世:敌公,字均仁,娶缪氏,生子一:子荣。子荣公,字安富,号艺黼。四世:子荣公生子三:文应、文奎、文斡。文奎公,字星吉,号冲宇。五世:文奎公生子一:腾芳;文斡公生子一:馥芳;后衍为两大房。其五世徐腾芳,字若云,号香山。据嘉庆《长沙县志》“冢墓”目载:“徐太守腾芳墓在临湘都戴公桥”。即现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据长沙县志“致仕归里后结硕德名儒为‘湘山十老会’”文字记载,徐腾芳归里后活动范围应该就在现戴公村附近。徐腾芳生子三:则诚(字有孚)、则明(字达聪)、则文(字有斐);徐馥芳,字立山,生子一:则龙(字上善)。后分为四支,其子孙分居龙象山、牌楼塅、徐家湾、洋江塅、包家园、当头冲、学士桥、田伽山、檀木岭等处。徐氏宗庙位于长邑临湘都徐家湾(现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戴公桥村,今毁)。龙象山、荷叶塘、徐家湾、戴公桥四地现均在现茶亭镇戴公桥村内,四地均相距不过1公里范围戴帆。从第三世起,徐氏有“子文芳则大,承伯工尹振,万时道宏仁”15字派语。至清道光七年(1827)十一月冬至日三修族谱,审定从第十八世起的新派语十六字:“树立本经,敬宗克孝,才达名儒,庆延华诰。”徐氏发迹之后另建宗祠于长沙湘春门内东长街(今长沙市蔡锷中路徐祠巷八路军驻湘办事处)。长沙望城茶亭戴公桥附近的龙象山是长沙徐氏的祖居地和发源地,徐氏祖籍为望城。
经查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家谱收藏中心,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廷湘为嘉靖二年徐腾芳主编的一修家谱序,清乾隆年间吏部右侍郎罗源汉、长沙知府吕肃高南村氏等人为乾隆二十年至三十四年二修家谱序。据此推断,在明中期以后,长沙徐氏即为长沙(当时望城属长沙县)望族。徐氏又为长沙著名官僚地主家族,如徐树钧共有田产4041石,清宣统三年析为六股,六子每人均得670石,又于荷花池、吉庆街拥有大量房产及邻街铺面共17间。
徐氏人才辈出,以文传宗兴家,与其家教家训不无关系。徐氏家谱载其家训:“明君臣、孝父母、和兄弟、端夫妇、慎交游、敦族谊、睦乡里、勤本业、尚节俭、存仁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