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2-17 05:02:02   全部文章   0/197

【推荐】巴西一场大火烧没了200年文化,我们故宫防火怎么样?-小脚丫走天下

【推荐】巴西一场大火烧没了200年文化李曼青,我们故宫防火怎么样?-小脚丫走天下
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
2000万件藏品9成被毁,
200年历史存档付之一炬,
这个国家也只有500年历史而已ca1522。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中国网友反响巨大,
被提及最多的是两件事:
一是纯木结构的故宫防火情况;
二是当年的火烧圆明园。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两件事乍看之下并无关联,
但细查一番会发现本质相同:
国家穷困。
一个贫弱的国家,
无法保护任何东西,
包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就像曾经那场
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
万园之园留下的灰烬,
是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巴西学者泣不成声地说:
记录没了,标本没了,历史也没了,
一切都沦为尘埃,化为灰烬。
和火烧圆明园一样,
两次都是人类的文明之殇。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事发之后,
世界才知道堂堂国家博物馆,
仅有的消防设施就是几个灭火器,
多年缺乏经费,设备年久失修,
连消防栓都是坏的。
甚至馆内清洁工的工资,
都是由学者专家们凑出来。
大火时最先冲进去抢救东西的,
也是工作人员。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但巴西人自己很清楚,
现在医院里没有医生,
教师拿不到工资,
国家政治不稳,经济衰退,
公共设施大量关闭。
当整个国家都挣扎在泥潭当中时,
谁会在意区区一个博物馆。

▲图片来源:微天下微博
我们该庆幸自己的故宫完好如初。
被多次点名的故宫防火究竟如何呢?
毕竟这是世界上现存,
最大的木质皇宫建筑群,
意义非同凡响。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万幸,我们1975年
便成立了故宫消防特勤中队。
在他们的严防死守下,
故宫48年从未出现过火情赵素影。
他们的要求是万无一失,
因为一失既是万无。

▲图片来源:CCTV-12 《中国骄傲》
故宫内94个高压消火栓,
4866具灭火器具,
设计好55个灭火方案,
都是为了避免巴西如今的悲剧。
故宫如果着火,
600年的历史也便断送。
中国剩下的文物,
丢不起,也毁不起。

▲图片来源:CCTV-12 《中国骄傲》
其实紫禁城一直火灾频发。
明清2代24朝,400年,
有记载的火灾就有50多起。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至少被烧了三次。1421年,前三殿被焚。
1557年,前三殿、午门被焚。
1597年,前三殿、后三宫被焚。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古语有云:福祸相依辞海在线查询。
匠心独运的木匠造出无与伦比的木质皇宫,
榫卯带来极好的抗震功能,
也导致极易着火的缺陷。
一旦失火,
墙壁不能阻挡火势,
木制柱梁易断,
整座宫殿会分崩离析。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雷电曾是紫禁城火灾的最主要因素,
而紫禁城防雷能力接近于为零,
毕竟那时皇帝还视雷电为天神。
电闪雷鸣导致失火的时候,
皇帝们干的最多的事都是三省吾身,
祈求上天赐福免灾。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再就是寄希望于五行。
水克火,水属黑,
因此会在极其怕火的地方用黑色琉璃瓦。
比如修编四库全书的文渊阁,
也就是紫禁城的藏书楼,
屋顶便是黑色琉璃瓦,
寓意以水克火。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对于皇宫这个聚天下之宝的地方,
烧一次就损失无数。
紫禁城建成的第二年,
太和殿遭遇雷电致火,
最后三大殿化为一片焦土,
明成祖去世之前都在太和门上朝,
没有财力再修复三大殿。

▲图片来源:《故宫100》
末代皇帝溥仪
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
建福宫大火过后,
内务府找人善后,
在废墟中找到黄金碎片17000两。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如此昂贵的代价,
使得皇宫想方设法加快灭火速度,
太和殿门前的金水河
便有着灭火的作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紫禁城随处可见的大缸,
名为“门海”,
寓意门前有大海,震慑火灾。
这样的缸共有308口,
每口可储水约3000升蝴蝶花儿歌,
平时需要专人添满,
每到冬天,为了防止结冰,
还要给加炭烧火。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康熙时出现“激桶”,
又称为水龙,
说白就是大号的喷水枪。
康熙帝设立了火班,又称激桶处,
是紫禁城内的专职防火机构。
而现在驻扎在激桶处的,
就是开始说到的:
故宫特勤中队。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然而紫禁城中有一个地方
却十分神奇,
这便是钦安殿。
别的地方大大小小都失过火孙释颜,徐慧宣
唯独这里记录极少。
这是皇帝供奉真武大帝的地方。
真武大帝属水,治火患。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紫禁城大火频发,
却还始终以木质建筑为主,
究其原因是当时
真正恐怖的是地震。
不同于如今,
历史上的京城,
6级以上地震时有发生。

1679年发生8级地震,
长城错位,东山崩裂,
京城十万家,转盼无完垒。
叶梦珠在《阅世篇》中写到:
声如轰雷,势如涛涌,
白昼晦暝,震倒顺承、
文武职官、命妇死者甚众。
康熙皇帝甚至下罪己诏反省。

▲图片来源:电视剧《康熙王朝》
故而对紫禁城来说,
防震才是头等大事。
英国曾专门做了纪录片
《紫禁城的秘密》
来讲述皇宫建筑中的高超技术。

故宫专家和英国木匠按照1:5的比例,
用中国传统榫卯和斗拱结构,
复制出一栋微缩紫禁城模型,
来进行抗震测试。

模型从4级地震开始测试
先升到4.5级、5级,
再升级到7.5级,9.5级,
最后是10.1级。
每次持续30秒。

然而它始终是一副,
你随便震,
倒了算我输的模样。
砖倒,墙倒,
建筑主体就是不倒。

升到10.1级的时候,
模型仍然屹立不倒,
只发生轻微位移。
屋顶上的榫卯与斗拱,
使木块间牢固结合,
又有松动的空间。
相互的摩擦和转动,
抵消了地震的冲击。

而紫禁城的柱子,
并非深埋在地基中,
都留有移动空间,
避免因折断导致宫殿倒塌,
这才有了测试中的轻微位移。

总结下来,
就是我们最常说的一句: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中国传统的哲学,
已经贯彻到建筑当中,
这才有了这座600年不倒的皇家宫廷。

因为曾经和现在的守护,
我们有缘看到这座宫殿,
它会继续存在很多个600年。
巴西博物馆失去的已无法挽回,
希望我们引以为戒,
护紫禁城世世长安、代代周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