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0-16 14:37:33   全部文章   0/197

【推荐】“汉族移民入滇史话”十三讲、很多人都没有读过,值得所有人阅读-炎黄修谱网

【推荐】“汉族移民入滇史话”十三讲、很多人都没有读过,值得所有人阅读-炎黄修谱网

炎黄修谱网是一个代替传统修谱方式的一个网络工具,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复杂繁重的续修家谱工作变成简单轻松,传统续修家谱费时、费力,一旦出错就得重新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来续修谱,省时、省力,随时可以添加和修改还不影响排版,所有录入系统的资料永久保存,续修家谱只需申请一个帐号就可以搞定,何乐而不为,除了修谱功能,还可以发布寻根信息,姓氏新闻、视频、文化等等,最先进的修谱就从现在开始,一切变得简,只要你想修谱,就去炎黄修谱网,我们都提供免费指导。
网址:www.tbzyhy.com
第一讲 秦代以前的汉族入滇
今天开场第一讲的题目是“秦代以前的汉族入滇”, 这是个远古的历史事件,不一定人人都感兴趣。但是,它对于了解云南汉民却起着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秦代以前云南的民族状况
西羌、东夷、北狄、南蛮
就全国的民族状况来说,中原以华夏民族(后来的汉族)为主,而中原的四周分布着被称为西羌、东夷、北狄、南蛮的众多民族。则云南指出了土著民外,还有氐羌、东夷(越人)族群的迁入。这些迁入的族群与土著民逐渐融合经过僰、爨、蛮而演变为今天的众多民族。
称“滇”之始
公元前三世纪,古滇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里记载的:“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不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这段记载的“江”:指长江;“略”:即打下、横扫;“黔中郡”:今湖南常德、贵州东南一带;“以西”:即夜郎国;“地方三百里,旁平地”:指昆明坝子;“肥饶数千里”:则指滇池周边的江川、澄江、陆良、曲靖坝子;“以兵威定属楚”。即靠武力,“欲归报”:回楚国报告开滇功劳;“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就在这时,秦国攻占了这些地方;“因不还”:回不去了;“以其众王滇”:靠他的军队;“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穿上土著民的衣服尊重他们的习俗而做了首领。
滇有楚风
庄蹻做了滇王后,使古滇发生了社会的根本性变化,首先是使自古连名称都没有的这块地方有了个“滇”的称呼,因滇池“源广末狭,故曰颠(谐滇)”所得名;进而由“毋长处”、“毋郡长”、“毋总统”的原始社会状况变为有邑聚、有首领、有滇王而进入了奴隶社会,这是一大进步;同时把楚国发达的青铜文化带进古滇;而楚国的农耕技术、生活方式、民间习俗、语言文字也自然地影响了滇的土著民族;庄蹻带领的万众军旅是一群光棍汉,这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与当地民女通婚的现象,这就是民族交融;另外,庄蹻还在松华坝南筑城,名叫笡蘭城,这就是我所称“滇有楚风”的缘故。
第一条官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云南又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就是《史记》“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的记载
司马迁不仅是个严谨的史学家,他更是个文字应用的高手,短短的几个字却说明了太多的问题。“秦时”,即秦代;“常頞”,人名,是位将军;“略通”。即粗通;“五尺道”,道路标准;“诸此国”,许多小国;“颇置吏焉”,“颇,差多也,言有无不一”。
五尺道起自僰道(今宜宾),经豆沙关(在盐津)、乌蒙(昭通)、乌撒(威宁)而达终点味县(曲靖。往后才通达昆明又经楚雄到云南驿与建昌路交汇,进而经大理、保山而通缅印)。
修筑五尺道采用“积薪焚石”的办法开山造石。
修筑五尺道的过程就是云南与内地交往交流的过程。
修筑五尺道的目的是建立郡县派遣官吏以达达一统。
两千年前的高速公路
五尺道是云南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官道(又称通京大道),一条两千年前的高速公路,它是一条经济纽带,一条文化走廊,一条信息孔道。因了它,千百年来,行军的师旅、过往的官员、赶考的士子、商贾的马帮、朝贡的首领、流寓的雅士高僧,坐轿的、骑马的、走路的络绎不绝地往返在五尺道上。
五尺道的修筑推进了云南与内地的交往,繁荣了云南的社会经济。
第二讲 西汉至元代的汉民入滇
“云南”一名的由来
“武帝元狩间(公元前122-前117年)五色云见白崖,遣使迹之,至云南县。”古人说:“此云南之名之始。”五色云,也叫做七彩云,又叫做庆云、景云、卿云。
白崖,即今弥渡县的红岩坡。因汉朝使臣到了这里就追到了彩云,故在此设云南驿、云南县,诸葛亮南征时又在此设云南郡,皆同城而治(治所在云南驿)。
滇王始首善
汉武帝欲征服西南夷,他派遣使臣前往滇和夜郎国。滇王委婉地问汉使说“滇与汉孰大?”汉使到了夜郎国,夜郎王向汉使说,我的夜郎国比汉大,我为什么要归顺呢?,两个王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因为滇王的聪明,最后流下了一个“夜郎自大”而没有“滇王自大”的笑柄。
公元前109年,因“滇王始首善”征服了滇国而赐“滇王王印”。
旧汉人
汉武帝收服滇王之后,让滇王“复长其民”并在滇设置了郡县进而“募豪民田西南夷”,吕不韦的后代被充军金齿(保山)金鸡村。到了明代洪武年间,大量江南汉民进入云南,西汉进入云南的汉民自称旧汉人,今保山还有汉营遗址。
武侯南征
公元225年,南中大姓(高定元、雍闿、孟获【雍闿部曲】反叛,蜀国后院起火而导致诸葛亮南征。
南中平定之后,诸葛亮未留一兵一卒,放心地让南中人民自己治理南中。
被云南人视为神明的诸葛武侯在云南流下了太多得遗迹和故事。曲靖的诸葛碑、永平的打牛坪、保山的诸葛营和到处都有的诸葛井、诸葛堰、武侯祠以及火把节的来历等等
唐将不备
唐天宝十年(751年)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军十万与阁罗凤战,全军覆没于西洱河,仅鲜于仲通身免;天宝十三年(754年),杨国忠派侍御史李宓率军十万再讨南诏,阁罗凤诱敌深入,坚壁不出,唐军粮尽,染瘴十之七八,李宓败军太和城,引军退,阁罗凤追擒之。强盛的唐朝两次吃了南诏国的败仗,后世称为唐将不备。
来自中原的被俘唐军沦为奴隶而留在了南诏,这也是中原汉民进入云南的一种特殊方式。
占领西川
《新唐书.南蛮传》说:“异牟寻立,悉众二十万入寇,与吐蕃并力一趋茂州,逾汶川,扰灌口” 。又,“太和三年也,嵯巅(弄栋川节度使)乃悉众掩邛、戎、嶲三州陷之,入成都,……还,乃掠子女工技数万引而南。”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交流交往方式。南诏数次攻入西川,掳掠数万子女工技回大理,致使南诏的纺织、冶铁、手工业发达起来。
“非吾有也”
宋太祖赵匡胤在地图上挥舞着玉斧指着大渡河以南说“此外非吾有也”,这就是宋挥玉斧的典故,说的是宋太祖总结了唐朝两次全军覆没于南诏的史实而不敢再惹大理国,因而,那个时期的大理国与宋朝几乎没有往来,只是进行了短期的边地贸易(黎州【四川今汉源】、广西邑州【今田东】),交换的商品有大理刀、大理马等。
汉军
盘踞云南128年的元军由蒙古军、色目军(回回军)、汉军构成,这说明元代也有汉族进入云南。不过,汉军的地位低下,他们大多从事屯田(熟田、不垦荒)。
省名
“云南”一词作为省名始于元代,称云南行省(1276年,詹思丁.赛典赤所创)。原云南县因与省名同而改为祥云县。
▲历朝历代都有数量不等的汉民入滇,但是因为人数太少而很快就蛮汉不分了。时光延续到了明代,一场惊心动魄的举世大移民开始了,请听下一讲:南征云南。
《云南讲坛》第三讲——南征云南(上)
不宜烦兵
洪武三年,朱元璋平定了四川,有人建议一并平定云南。朱元璋根据云南复杂的地理、历史及现状,作出了“云南僻远,不宜烦兵”的决策而采取先礼后兵进行招抚的措施。于是派出使臣诏谕梁王。
朱元璋先后七次派遣使臣前往云南,结果使臣大多被害。洪武七年,翰林院侍制王玮出使云南招谕梁王而被残元前往云南的使臣所害。洪武八年,曾做过刑部尚书、时任湖广参政的吴云出使云南,在途中被害。
在所必讨
既然诏谕不行,朱元璋怒不可遏地说:“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始置吏,臣属中国。今元遗孽巴咱尔斡尔密等自恃险远,害我使臣,在所必讨。”
确定主帅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说:“十四年九月朔(初一),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帅师征云南。”
组建南征军
三十万大军由南京兵马司的金吾前卫、金吾左卫、朱元璋亲军卫队的天策卫、浙江都司、江西都司、湖广都司、河南都司组成。
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前的柳树湾、高石坎检阅了三十万大军并到龙江(下关)为南征军饯行。万艘大船齐发,旌旗“遮天蔽日”地沿长江向武昌进发。
授以方略
南征军出发前,朱元璋授计于傅友德说:“朕尚览舆图,得其扼塞。取之之计,当自永宁别遣一军向乌撒,大军自辰(沅陵)、沅(芷江)入普定,分据要害,然后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扼我师,出奇制胜,实在于此超女冯家妹。即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径趋大理。先声已夺,势将瓦解。其余部落,遣人招谕,可不烦兵下也。”
兵贵神速
南征军一三八一年九月初一南京出发,二十六日师至湖广,兵分两路,冬月攻占普定(今安顺)。土酋安瓒不恭,友德讨擒之。罗鬼、苗蛮、仡佬皆望风而降。安瓒遂备马、粮、毡、刀弩、牛羊助军。
白石江大战
朱元璋称“曲靖,云南之襟喉”,即人们所说的入滇门户、入滇锁钥。元梁王把咂刺瓦尔密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元军据守白石江南岸。在大雾的掩护下,三十万南征军倍道急趋直抵白石江北岸并绕到敌后树旗帜擂鼓呐喊,达理玛阵乱,沐英纵铁骑捣其中坚,达理玛陷泥沼被擒,尸横遍野,南征军一战消灭十万元军,遂改真峰山为胜峰山。
梁王跳海
梁王把咂刺瓦尔密,其母嘉僖,妻忽的斤,行省右丞达德、左丞驴儿等二百余口赴滇池忽纳寨死。
元副枢燕帖木曲靖败归鄯阐,其妻脱脱怀氏闭门不纳曰:“尔受梁王厚恩,兵败不死,何以见王?”乃下毒鸠其二男一女,命侍者曰:“我死而举火焚屋,毋令辱我”,遂饮药死,后载《一统志.烈女》中。
白石江大战后,主帅傅友德提兵回师乌撒接应偏师郭英所部,蓝玉、沐英则帅主力进兵中庆路(昆明)。
腊月二十四日,滇城父老争出金马山盘香跪拜王师。沐英入城,秋毫无犯,收梁王金印兵官府符信图册,抚按其民。
师出百日云南即平
南征军九月初一从南京出发至腊月二十四日占领中庆路,计114天,可谓兵贵神速;同时也验证了朱元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过人谋略。
余下还有滇南、滇西未平定,南征军将兵分两路,两把尖刀插向临安、大理纵深地带,请继续关注南征云南的下一讲。
《云南讲坛》第四讲——南征云南(下)
回马一枪
都督郭英率五万偏师在武昌与主力分别后沿长江经重庆、泸州达永宁上岸而直趋乌撒(贵州威宁)以吸引元军和土酋武装。白石江大战后,傅友德一个回马枪杀向乌撒以接应郭英所部。
郭英雨夜渡赤水河出其不意擒蛮酋。蛮酋又纠集数万土兵围攻明军,正在这时,主帅傅友德回马一枪杀向乌撒,元右丞实卜逃遁。友德遂筑乌撒城严阵以待。实卜、芒部(镇雄)土酋来援。友德曰,“必欲战者,有进无退”,全军奋力,斩首三千。遂置乌撒卫,克七星关通毕节迅速平定了滇东北一带。
两把尖刀
与傅友回师乌撒的同时,南征军占领中庆路后,兵分两路像两把尖刀插向云南纵深。
南下临安
东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宣德侯金朝兴率兵数万(有朱元璋十七卫亲军之一的天策卫)所向披靡南下临安。据守临安方向的元分省右丞伍卜歹不战而归顺,宁州土官弄孙率土兵土将归顺,遂筑临安城,置临安卫、宁州卫,滇南平定。
西征大理
傅有德遣使招抚大理段氏。段氏(明)不降。友德授段明宣慰使,段明仍不授且想保住大理国地位。几番劝谕,段明顽抗,傅友德、沐英乃统重兵西下威楚攻大理。
沐英密遣湖海黑夜绕渡西洱河攀点苍山后,背树旗帜,天明,段明见之以为天兵降临而惊慌,明军上下夹攻,段明被擒。
沐英很快略丽江、下金齿,滇西平定。四月,沐英回军,与友德会师于滇池。
傅友德三征云南
洪武十四年,傅有德为主帅统三十万大军南征云南。
洪武十九年,云南许多蛮酋反叛,友德受命二次南征。
洪武二十一年,东川、乌蒙、乌撒、芒部土酋叛乱,傅友德第三次率军南征云南。
友德其人
傅友德祖籍今安徽宿县,迁河南砀山。元末加入刘福通部将李喜喜部,喜喜兵败四川,友德投明玉珍。玉珍不用,友德乃奔武昌投陈友谅,亦不用,乃归降朱元璋。
朱元璋见友德奇才,任为将。友德身经百战,受伤十几处却越战越勇而升为大将。洪武三年,功授开国辅运推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颍川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劵。南征云南班师回朝,友德功受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三千石,予世劵。
颖国公遭诛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朱元璋不高兴地说:“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
洪武二十七年,“太祖甚怒,且曰:‘召尔二子来!’,友德出,卫士或言:‘上欲取尔子头。’友德遂斩二子旅大印象,提其头以进。太祖瞿然曰:‘何遽是忍人也?’友德出匕首曰:‘不过欲我父子头耳’,乃自刎于帝前。”
傅友德后代充军云南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诏发故征南将军傅友德家属云南安置……帝大怒,命以其家属分发云南、辽东”。
傅友德三子天锡(大名府知府),洪武间充军昆明。其后代良弼,嘉靖间做了吏科给事中的官职。至今,云南有其后裔(沾益大树屯傅氏)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傅友德呢?
杀尽开国功臣以为子孙除去功高盖主的状况。在胡、蓝党案中,朱元璋前后共杀死十六七万人。得善终者仅汤和(交还田庄而归乡)、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
第五讲 沐英
沐英其人
沐英(1345-1392),字文英,安徽定远人,回族。父早逝,随母避乱。母去世成为孤儿,朱元璋收为义子。
沐英少年机敏,剖决立断,马后称其才,朱元璋爱之超时空战士。18岁授帐前都尉,升大都督府佥事进府同知;洪武九年,以副将征西蕃,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劵;洪武十四年,以右副将军从征云南而留镇云南。洪武二十二年(1389)沐英入朝而“携江南、江西二百五十余万人民入滇”。
沐英是洪武间百万汉民入滇的策划者、组织者、安置者,他镇滇期间垦荒百余万亩。
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七日,沐英卒于云南,享年四十七岁,追赠黔宁王,谥昭靖,还葬南京观音山。归葬时,省城军民蛮众举号者数万人,百姓巷哭。
盖棺定论
《明史.沐英传》:“英沉默寡言笑,好贤礼士,抚卒伍有恩,未尝妄杀。在滇百务具举,简守令.课农桑, 岁较屯田,增省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余万亩。……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太祖初起时数养他姓为子,攻下郡县则遣之出守,多至二十余人,为英在西南勋最大。”《滇南野史》说,朱元璋遣使赐刀、绳、药酒,沐英预知,早在南城外建小鼓楼,乃自尽,人称小鼓楼为尽忠楼。
似乎,杀尽开国元勋的朱元璋又向他的义子开了刀。
沐英之子
沐春,袭爵西平侯。移民三十万入滇、垦荒三十万亩,屡平蛮叛。
沐晟,袭爵西平侯。晟有文武才……夷人时节以礼来见者,必亲延接,宴以醉饱而远近化服。以平交趾功进封黔国公,卒赠定远王,谥忠敬。后征麓川兵败回至楚雄病卒。
沐昂,代沐斌镇,卒赠定远伯。
昶,未见史载事迹。
昕,成祖女常宁公主驸马、南京都督。
沐氏镇滇终明始终
沐斌,晟子,袭爵黔国公。
沐璘,沐昂孙。严吏治,平蛮叛。文博工诗善书。以都督充总兵官镇云南。
沐瓒,沐璘弟,以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代镇。
沐琮,沐斌子,袭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镇云南。琮有文武才,设流官、平蛮叛、勤政兴学、屯田备边,加授太子太傅,卒赠太师,谥武僖。此乃三代后功著者。
沐崑,沐琮抚为子(第六代),镇滇平叛,有文学才,功加太子太傅。功骄辱三司官吏被劾。卒赠太师,谥庄襄。
沐韶勋,沐崑子。袭父爵镇滇。屡平叛,有勇略,用兵辄胜,卒赠太师。
沐朝弼,韶勋子,镇滇第八代,“素骄,视母、嫂不如礼,夺兄田宅,匿罪人蒋旭等”,又乱用调兵火符,辄罢。首为败类。
沐昌祚,朝弼子,以都督佥事总兵官镇云南,次年袭黔国公爵位。平缅寇,功加太子太保。后以病乞休。
沐启元,昌祚孙,继镇云南。“启元狂悖无礼,与巡抚余诚有隙,欲举兵反杀余诚。太夫人宋氏大惊曰:‘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于是酿毒酒饮启元,中夜药发死。”
沐天波,崇祯三年(1630)袭爵黔国公,沐英十一代孙。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入滇,随永明王奔缅甸,十八年,缅人执永明王于清,天波奋力杀敌数十人而遇害。沐氏镇滇二百七十八年终明始终,世所罕见。
今有沐氏后裔
现今云南的许多沐姓都声称是沐英的后代,沐氏镇滇几百年,其后繁衍生息在云南,这是十分自然地事情。不过,沐英为回族,现在云南的沐姓多为汉族,六百年的沧桑世态,出现任何变化都属正常。
《云南讲坛》第六讲——屯垦云南
军屯云南 傅友德班师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诏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班师,留西平侯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留镇云南的是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南征军班师后,朱元璋论功进爵:傅有德进颖国公,沐英进封西平侯,郭英武定侯………。
沐英镇守云南
南征军班师之后,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数万,不超过十万)。
屯军的组成
即留镇云南的浙江、江西、湖广、河南以及新建的云南五个都司(相当于军区)
建立卫所
云南都司领二十卫三御十八所(满员为148400兵) ,每卫满员为5600兵领五个千户所,千户所领十个百户所凡1200兵,百户所领两个总旗凡120兵;总旗领五个小旗凡 60兵,小旗领12兵。
屯田的历史
屯田始于西汉,那时就“募豪民田西南夷”。三国时,曹魏在许下屯田;诸葛亮屯田渭河之滨。元代屯田云南(熟田)。
全国大屯垦
朱元璋还在没有做皇帝前刚刚打下徽州的时候,他就听取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开始了屯田,命元帅康茂才率军屯田,获得了很多的粮食。
朱元璋立国之后,便从内地开始,逐步实行军队屯田。
军屯云南
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庚辰(初七),西平侯沐英奏请云南屯田,得到朱元璋的准奏,云南军屯始于此日。
军屯云南的具体情形
占据要害,千屯遍列(城镇、坝区、交通沿线)
定点驻屯,卫所固定地点驻屯,形成城镇村庄。
建立军户
军户源于东晋南北朝,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叫做军户。明代军户以一人为正军,子弟称为军余或余丁,将校军官子弟叫做舍丁。军余、舍丁平时耕作,正军阵亡或老死,则立即补为正军。
朝廷采取了三条措施来建立军户:1、派人护送妻子儿女到云南(官给钱布、路费);2、命屯军就地择偶完婚成军户(娶蛮女做老婆);3、朝廷命原籍择偶送来成军户 。
军屯者知多少
云南屯军满员为148200人,即148200军户,每军户以五人计,全省则达七八十万之众。
军皆世籍
明代从军为世袭制,一旦从军,终身为伍,父死子替,世代为军并严格禁止逃亡、转籍、过继、入赘逃避军籍。
三分操备七分种
洪武十三年(1380年)秋八月,朱元璋首次发出“三分操备七分种”的诏令。其具体办法是七户种粮十户吃,即每户种田二十亩,需种谷三石二(120斤石,合384斤),岁征谷五十石(6000斤,【亩产300斤】);每月支取二石口粮(240斤,年2880斤,余2816斤),支三石二斗为种谷。余下(2736斤)为公粮(操备户、官俸、屯牛及公用事业开支);所打粮统统上交卫所仓库,口粮则按月支领,种样板田考核奖惩。同时又屯牛(曾从四川调入万头),生活必需品鸡鸭鱼肉油蔬菜等则由屯户自行生产,建筑所需砖瓦、石灰有专人烧制。
听调从从征
遇有战事,军屯者必须听调从征,战事结束后仍回屯地。后来,渐渐出现了屯伍松弛的现象,直到清代康熙年间还有军屯户存在,此后渐次由军屯户变为民户。
屯军形成的村名
屯,如李家屯(军官姓李)、王家屯(军官姓王)……。
营,张家营(以军官姓称)、席子营(专编草席)、军刀营(打制兵器)、豆腐营(为军队做豆腐)……惊天东方号。
卫,云南常见前卫、后卫,左卫、右卫、中卫的地名,即以“卫”的驻地命名。
所,云南常见的左所、右所、后所等地名,即以屯军的千户所、百户所名之,也有“百户”、“三百户”、“小百户”的村名
旗,云南村名有叫旗的,如黄旗、何旗、谢旗等,即以总旗或小旗军官姓氏而命名。
军屯如此,那民屯、商屯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听下一讲——民屯、商屯云南。
《云南讲坛》第七讲——民屯、商屯云南
江南大移民
洪武年间从江南向云南移民的对象是中土大姓以及贫苦百姓,具体地区是江南(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其中南京移民占了很大的数量。
移民的时间和数量:洪武十七年【1386年—1398年】。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回朝,“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分布于临安、曲靖……各郡县;(沐)春镇滇七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余万。
移民的路线:沿南征军南征路线进入云南。
移民入滇的分布:填补坝区军屯空隙,向交通沿线及山区散开进行垦荒。
民屯方式:条件较军屯差,领之有司(地方政府),多安置在山区垦荒。虽然免税三年,但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异常,四、五代人之后才有上学者。他们中出现了多次的省内省外(贵州、四川)再迁徙。
商屯云南
商屯始于汉代,在内地或当地招募民众在屯地种粮,所打粮食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给予收据,然后凭据到朝廷内府领取钱钞,商人因此获利不小。
明代的商屯叫做“盐屯”,即盐商在边地纳粮而换取盐巴,凭“盐引”(专利权证)销盐而获利。《明史食货志》说:“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云南平定之后,傅友德向朝廷上奏说:“盐商中纳,戍兵屯田所入并给之,上悉,可其奏。池早早未几,置云南盐课司以益军费”.云南禄丰大姚产盐,有黑盐井、白盐井、自流盐井,是商屯者的集结地。
百万汉民开滇效应
洪武年间百万汉民入滇,他们把江南的文化教育、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粮疏籽种、官署衙门、民居样式、节日习俗甚至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等带进古滇,蛮荒的云南自此不再蛮荒。
民风习俗
农耕:把江南牛耕、筑圩、插秧、养鱼、粮食、蔬菜籽种等带进云南。
婚俗:把江南明媒正娶、迎亲坐轿习俗带到云南。
节日:春节、端午、中秋的传统节日一如江南。
葬俗:土著习火葬。棺葬习俗乃江南汉民带入。
民间娱乐:把江南花灯、舞龙耍狮、贴春联等带到云南。
兴儒学
儒学,又称学宫、泮宫。早在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中原就有了官办学校,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办学之风。而云南晚于中原两千年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6年),四川人王阜做了益州郡太守才倡导办滇学。
唐代,南诏国王盛乐皮才建了一座孔庙,但他不祀孔子而祀王羲之,闹了天下大笑话。
元代世祖(忽必烈)至元中期,总管张立道始在中庆路建云南府学于五华山右。
明代百万汉民入滇之后,才真正兴起了儒学,府、州、县渐次设儒学(卫设卫学)。
开科晚于中原七百多年
我国科举始于隋朝的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科举人,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继开进士科
元蒙统治云南时,曾经开过五次科举(至治辛酉【1321年】首开,晚于中原723年),之后断档。直至明洪武癸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才正式开科取士。
一千三百零五年的科举史,全国共产生了一百多万举人,十多万进士、五百九十九个状元,而云南只有九百五十个进士更与状元无缘(云南何以不落后乎)魏征斩龙。明代得举人2226人、进士222人,不到清代的四分之一。
筑城:会城(云南府城)、府、州、县城多建于洪武间。
基层行政设置: 城市设坊(即街坊邻居的典出),近郊设厢,乡村设里(今叫里的地名很多,百户为里十户为甲)。
在举世大移民的潮流中,有一个牵动云南汉民心弦的历史话题—充军云南,请听下一讲——充军云南。
《云南讲坛》第八讲—— 充军云南(上)
什么叫充军呢?
“充军”一词典出《宋史.高丽传》,其云:“民计口受业,十六以上则充军。”它的本来意思是指入伍当兵,即补充到军队之中。“充军”作为刑法的一种也是始于宋代,把罪犯发配到军队内或官办作坊监亭服劳役就叫充军。《宋史.刑法志》说:“刺配之法二百余条,……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决刺”,就是在脸上刺字,《水浒》中的宋江、林冲都是典型的“决刺充军”犯。
传说北宋名将杨业(杨继业)的儿子杨七郎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岳飞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之后,他的三子岳雷又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的呈贡、嵩明一带(有族谱)。
明代的刑罚规定:“其重者曰充军。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成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身,有永远。”云南既是极边又是烟瘴更是蛮荒之地,故而是朝廷决定重大刑事犯充军的目的地。
明代为什么要实行向云南大充军的政策呢?
这与朱元璋要解决云南问题的决策有关,即向自古僻远蛮荒的云南大移民,使得蛮酋无法反叛。他的具体办法是以南征、军屯、民屯、商屯、充军的方式向云南大量移民,在洪武年间形成了一股充军云南的潮流。朝廷流行着:“宁充口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的俗语。
移民、充军导致了江南“州县为之一空,荒落不可居”。
“奉旨边军戍金齿”
郝正治长篇小说《充军云南》主人公宋氏杨玉芸是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丈夫宋玉堂是浙江衢州人,中进士后官拜四川阆州知州,因守廉惩治腐败而被诬陷坐牢,在无法抗争的情况下绝食死在狱中。他的妻子杨玉芸悲痛欲绝,带着幼小的儿子阿宝回到衢州。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官方抄了他的家又逼死了公婆,这更是一个惊天霹雳的人祸。正在她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朝廷传书要她和儿子、姑姑到南京领圣旨,她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只好“伶仃三口到京师”。结果,一道圣旨把她们姑侄三人发配充军云南军齿(保山)卫做苦役。
在皇宫外,杨玉芸看到充军云南的上百人在遭受了一百棍的杖刑后有的带镣、有的锁枷、有的绑缚双手。由于她姑老子幼而被朱元璋 “免杖免缚”,这也算皇恩浩荡了。
悲痛欲绝的杨玉芸一手牵幼小的着儿子、一手扶着年迈的姑姑在柳树湾上了官方小船踏上了万里充军云南的道路。
又是一件无论如何让她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阿宝生病了,一路上“求医问卦皆难保”而病死在武昌。
这时的杨玉芸如五雷轰顶天塌地陷般,她哭得死去活来。苍天啊,短短的几个月,丈夫被冤死、公婆被逼死、全家被充军,结果儿子又病死在充军路上,世上还有比这更惨的吗?杨玉芸不想活了,她要跳进长江去喂鱼来抗争朱皇帝对她的不公。但是,她想到了年迈的姑姑还活着,如果她死了,姑姑肯定也活不在世上,那她的罪孽就大了。于是她活了下来,搀扶着年迈的姑姑,艰辛万状地走到了她的戍地——金齿卫。
因为杨玉芸在充军途中交水城(沾益)邮亭壁上所题长诗被路过的御使抄录下来禀报朱元璋,朱元璋下旨重审宋玉堂案而得以平反昭雪,受尽人间大难的杨玉芸方得“免其戍仍赐夫禄瞻姑终身”。
杨玉芸和姑姑定居保山,最后终老保山。百年后,御使阴汝登为她建了祠堂,之后御使黄中将其长诗(史称“邮亭诗”)刻碑立于祠。
《充军云南》主人公“充军云南诗”
其一
宁充口外三千三,不去云南碧鸡关;
柳树湾来高石坎,南京城下上官船。
其二
直航洞庭到武陵,自此长途越山岭;
秋雨绵绵夜郎道常德传,冬雾茫茫路难行。
其三
胜境金马碧鸡关邱淑芬,春风不到彩云南。
未见铁柱立白崖,过此就到点苍山。
其四
娘娘叫狗狗不听,博南难度渡兰津;
金鸡金齿永昌坝,万里戍途已到家。
充军云南的话题短短的一讲说不完,下一讲还是充军云南,清继续关注。
《云南讲坛》第九讲——充军云南(中)
充军云南的原因
明代洪武年间文武官员、庶民百姓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万里充军云南的厄运,诸如忤旨、议论皇后“马大脚”、死囚犯、罪徙、坐戍(株连九族)、道不由关、津不由渡、无路引、逃军、逸夫(流浪汉)、秋粮违限、鱼鳞图册(地亩)违式、盗贼、盗采矿、耕作超出一里、比武射箭不中充军等等。
明代刑法
明代刑法有徙(迁移外地)、流(流放)、安置(罢官后安置)、迁徙(去乡一千里杖一百,准二年)、口外为民(迁移到张家口以外)、重者充军等。
沈万三充军云南
沈万三是郝正治长篇小说《充军云南》的真实人物。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他要建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城墙,但是国库不充盈,怎么办呢?
朱元璋早就听说江南巨富沈万三富可敌国,放他的血让他出钱来筑南京城吧。
当沈万三得到筑皇城的机会时,他非常的高兴。一方面,他终于有机会显示他的富有,另一方面,筑好皇城,皇帝也会高抬他的。于是他拿出大量资财建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并建了一道规模宏大的聚宝门(今中华门)。这道城门建了两次塌了两次,令沈万三头疼不已。朦胧之中他听说“建城门,要宝盆,上戴帽,下站人”,沈万三只好拿出人们传说中的聚宝盆命一个奴仆顶盆而砌在城门里,城门果然建成了。当他高兴地站在竣工的聚宝门上的时候,朱元璋亲军卫队的卫官一面祝贺一面对他说,沈大老板,你的大功告成了,可我的弟兄们筑城太辛苦了,你也应该好好犒劳犒劳他们吧。
沈万三不假思索地说,小事一桩,小事一桩,于是买了大量酒肉犒劳十万亲军。吃喝了三天酒肉的亲军大老爷们并不领情还骂沈万三。不知怎么的,这事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愤怒地在早朝上对文武大臣们说,沈万三,你这个匹夫,你有什么资格犒天子军?你拿着几个臭钱在朕面前显耀,该诛。
沈万三做梦也想不到钱财成了灾祸,筑城反而进了天牢,他怎么也想不通地陷入绝望之中。
亏得那个十分贤惠的马大脚马皇后在朱元璋前说,皇上,沈万三乃经商所富,于国于民都有利,你为何要杀他呢?
其实,朱元璋要杀沈万三的理由有三条:其一,恨富是佃农出身的朱元璋的病根,因而他要消灭奸顽地主富豪;其二,沈万三曾经帮助过他的死敌张士诚守姑苏城,这才是要杀他的主要理由;其三才是犒天子军,这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亏得马皇后说情,朱元璋以“死罪可免活罪难绕”的圣旨而让沈万三走上了充军云南的道路。沈万三捡得一条老命并避免了被诛杀九族的灭顶之灾。
沈万三是皇帝的钦犯,在遭受了一百棍棒的杖刑之后戴上了脚镣狼狈不堪地走上了充军云南的道路。一路上,亏得他的仆人沈保禄和三姨太卢十娘的照顾才艰辛万状地走到了云南。
沈万三的戍地是云南右卫,职责是看护菜海子坡坡上的菜园子。好笑的是,一些军政高官来看望沈万三,都想一睹江南巨富的风采,结果所看到的是个被充军折磨的狼狈不堪的老头,也有些人来向富可敌国的沈万三借钱讨银,沈万三老命都快没了,哪里还有什么钱财哟。五年后,沈万三死在了他的戍地,他的尸体被家人悄悄地运回了老家江苏昆山的周庄,但是为躲避朝廷耳目不敢埋在陆地上而葬在一条岔河里。结果,每到夜晚月亮出来的时候,这条河上就会闪光。慢慢地,人们才知道这河里埋了沈万三,并相互传说,埋葬沈万三的时候同时埋了几百万两金银财宝,所以河上才会闪光,于是就把这里叫做银子浜(至今是个旅游景点)。
《云南讲坛》第十讲—— 充军云南(下)
二、三品高官充军云南
郝正治长篇小说《充军云南》真实人物王景常、韩宜可充军临安。
王景常,本名奎,字景章,浙江松阳人,为避朱元璋“璋”字讳而改“章”为“常”。也就是这个“章”字与“璋”字同音犯了皇帝的名讳导致了被充军云南的命运。
王景常洪武初出任朱元璋老家凤阳教谕,累官至山西右参政(正三品)。与王景常同在山西为官的韩宜可,字伯时,号五云,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官至山西布政使,与王景常一同谪戍临安(今建水)。
与所有充军犯一样,王韩二人同样避免不了一百棍棒的酷刑,他们遍体鳞伤还被反绑了双手地走上了万里充军路,整整半年的艰辛历程方才到达他们的戍地临安。
王景常、韩宜可不仅同在山西为高官,他们还是浙江同乡,而且两人都是诗词高古的文人雅士。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临安卫官、府官善待他们并为他们在临安吟诗、作文、讲学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他们不负重托地大兴临安文风。王景常著有《玉堂稿》《南诏稿》,他还参加纂修《云南志》并留下了不少诗词,最著名的有《临安秋江静钓诗》。
韩宜可常与王景常相互唱和,诗文高古,士子前呼后拥地尊崇他,所行世有《云南稿》并有不少诗词铭文 。由于他们这样的表现,二人都在洪武间被诏回。王景常参修《太祖实录》,为翰林侍读,永乐年间升学士;韩宜可被诏回后起任都御使。后来,临安为他们建立了祠堂,名曰“二贤祠”。
御使董旭谪戍通海
郝正治长篇小说《充军云南》真实人物董旭,他本是朝廷都察院御使,洪武年间因事全家被充军通海守御千户所。
临安府所属的宁州土知州马黑奴反叛,董旭奉命出征平叛而不幸战死沙场。消息传到家里,全家人悲痛欲绝。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董旭的儿子董钦勇敢地顶替父亲成了正军。
过了不久,宁州土酋掌吉台纠集通海马合谟连兵四万把通海城包围起来。通海守将陈镛率领军民顽强地固守。通海城被围近一个月,陈镛几次派人送信求援都被土兵截杀了。情势万分危急。过了一个月,通海城被土酋围困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宁州卫指挥万中紧急驰援。陈镛见援兵到达,挥兵从城中杀出,与万中里应外合,土酋掌吉台、马合谟被斩杀,土兵土将四散逃遁。就在与敌人厮杀中,董钦不幸中了土兵的乱箭身亡。
董钦的母亲、媳妇卢氏双双成了寡妇,她们哭得死去活来。但是,没过多久,卢氏的父母亲要让她改嫁。卢氏愤怒地说,我的公公气壮山河战死沙场,我的丈夫继承父亲遗志勇敢地和敌人拼死,乃真丈夫也,我岂能不孝不义不贞不洁。趁婆婆不注意时,卢氏跳江身亡。后来,通海城的人们为董旭一家建祠堂永远祀之,名曰“三节祠”。
充军云南的文化遗存
军犯
充军云南者因犯法而充入军队做屯戍苦役。故被称为“军犯”。
解差
押送充军的旗军(明代军队名称)。
背抄双手走路
洪武间充军云南者被反绑双手而走完万里充军路,往后走路就形成了被炒双手的习惯,大人前行,孩子模仿,代传六百年至今。
解手
充军云南者的万里戍途中,他们有的反绑着双手(绳长一丈),有的带枷(重犯),有的带镣(免死者)。他们一路上的屙屎撒尿都必须请求押解的军爷除去刑具解开双手才能进行,之后就演绎了一个屙屎撒尿的代名词——解手。
解小手
解开一只手就可撒尿,军犯们叫做“解小手”。
解大手
屙屎必须解开双手,军犯们叫做“解大手”。
郝正治《充军云南》创作感慨诗:
万里充军万般难,
生老病死苦不堪;
烟瘴蛮荒满脑壳,
前面已到碧鸡关。
千屯遍列西南夷,
春风已到彩云南;
时过境迁六百载,
至今不忘高石坎。
第十一讲 杨状元充军云南
杨状元其人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弘治元年(1448戊申)生于北京。
升庵德父亲杨廷和官至一品宰辅,谨身殿大学士,又特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杨门一家四代一状元,五进士,三举人,书香门第,官位显赫,天下罕见。但是为“议大礼”所遭劫难也是罕见的。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神童
杨慎十一岁就能吟诗作文,被称为神童,受到太子太师、侍讲学士李梦阳的赏识而收为门徒。
晚得状元三年
正德三年【1508年】殿试,因阅卷官不慎将其考卷烧残而未中状元,正德六年(1511年),升庵终于大魁天下中了状元。
拜官
升庵中了状元之后,官授翰林院修撰(正六品),不久服继母丧三年,期满仍官原职。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德皇帝(朱厚照)微服出行居庸关,升庵等谏阻,正德不听。嘉靖继位,启用升庵为经筵讲官,嘉靖三年,诏升庵为翰林学士(正五品)。
“议大礼”下诏狱
公元1522年,朱厚熜即皇帝位,要封没有做过皇帝的父亲朱祐杭为“恭穆献皇帝”群臣以为有悖祖制而反对,遭到嘉靖的严厉惩罚,数百朝臣被下牢被廷杖,至死十八个大臣,杨升庵险些被打死,结果被充军云南,升庵父杨廷和被从首府削职为民,史称“议大礼”事件,
(嘉靖三年【1524年】),杨升庵遍体鳞伤地走上了充军云南的万里戍途,戍地是云南永昌(保山)卫。
著述四百余种
升庵在滇,遍游滇中。他每到一地,士、人多皆仰慕拜访,升庵亦讲学授课,题诗赋文,勤奋笔耕,留下了许多经典故事,受到云南人民的爱戴。他的著作广及经、史、诗、词、韵、文、赋、联、碑、记,更及天文、地理、语言、音韵、戏曲、书画、医学、金石、方志诸方面,多达四百余种,然而流佚较多,行世者仅百余种,后人集其要者为《升庵集》。升庵最著名的诗有《滇海十二曲》等,尤以醉题蛮女白绫裙九字梅花诗乃天下罕见(升庵独创),其云:
元冬小春十月微阳回,
六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
相思忽到庐全窗下来;
歌残水调沈珠明月浦,
舞破山香碎玉临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
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杨门七子
杨状元有一大帮仰慕他的士子,其中最著名的有张含(张志淳子)、杨士云、李元阳、王廷表、吴懋、胡廷禄、唐錡七人,被称为杨门七子,他们与杨状元一起兴起了云南的文风。
男女状元之称
杨升庵的夫人黄娥,巡抚黄甲之女,也是一位才女。升庵久戍云南不得相聚,黄娥寄一首“寄外”的律诗给他,向丈夫诉说了她破碎的心情
寄 外
(其一)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终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其二)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到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场。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黄峨跟杨升庵在滇只有三年,嘉靖八年(1529)升庵奔父丧时一同回新都,以后再未来过云南,故时时思念升庵。
时人评价黄娥之文才,不在升庵之下,故对升庵夫妇有男女状元之称。
后来,升庵在云南讨了两个老婆,一个是新喻人周氏(一说大理的白族女)、一个是北京人曹氏(一说保山僰夷女【傣族】)。
魂归新都
升庵七十一岁那年回四川泸州,云南巡“遣四指挥以银铛锁来”,据说充军者年满七十(一说六十)岁即免戍,然而升庵七十一岁高龄,风烛残年还被“用银铛锁来”,嘉靖的昏庸导致奸臣作乱,小人得志,忠臣遭殃。升庵至此已心力交瘁,悲痛至极,故作《感怀诗》。
感怀诗
七十余生已白头,
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
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
网络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
泉下伤心也泪流。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升庵已感不久人世,要求返回四川新都葬于家乡。几经周折,当事者方勉强允准。升庵由人用华竿抬着,可是刚离开保山过了兰津渡,升庵便奄奄一息,最后死在永平县杉阳镇的一座寺庙里。有明一代大文豪就这样了却了悲惨的一生,享年七十二岁。
升庵的夫人黄娥忍着悲痛,流干泪水地从新都到杉阳镇迎回了升庵的灵柩葬于新都。
黄娥天年后,以宜人(明制丈夫五品官妻封宜人)的身份与升庵合墓,被称为状元坟。
迟来的昭雪
升庵卒后七、八年便换了皇帝,隆庆(朱载垕【同厚】)年间(1567-1572年)追赠升庵为光录寺少卿(何来之迟也)。天启间(1621-1627年)又追谥文宪。
今存故居
昆明西山高峤的碧峣精舍(现为升庵祠)
保山太保山故居
云南人民世代怀念杨状元。
第十一讲寻 根
南京
云南汉民代代相传说,老祖宗从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充军来到云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并有墓志铭、族谱记载,但说整个云南汉民都来自南京则过于笼统,这要从南京的历史说起。
南京,在春秋时期,这里还是被称作东夷的少数民族地区,就是吴越,即越人生息繁衍的地方;延至战国,这里叫金陵;秦代则叫秣陵;东汉时期又称建业;到了西晋改叫健康,这个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大量汉民南迁,其中迁到江苏的就有26万之多;到了唐代,在今南京置上元县(旋又改称江宁),这就是云南汉民有称来自上元县、江宁的缘故;北宋末年,金兵入主中原,又迫使中原大量汉民南迁,从此,汉民成了江南的主体民族,而越人则早已南迁福建(称闽越)再至两广(又称南越,即今壮族);元代置集庆路;1356年,吴王朱元璋攻克集庆路,遂改称应天府(顺应天命之意),1368年,朱元璋立国,定都应天府,改名南京,南京一名始此。
柳树湾高石坎
盛世修志,盛世修谱,盛世立碑,人们要进行这些事情,那就必须要寻根问祖,进而追根溯源地去弄清六百年前老祖宗们从江南迁徙到云南的具体情形,于是出现了考墓志、访民间、索典籍,甚至亲赴南京去寻根的现象。
云南汉民多称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同时,云南的许多汉民不仅称自己的先祖来自南京、来自应天府、来自上元县、来自江宁,而且更加具体的说,先祖来自应天府的竹子巷、手帕巷等等。
那么六百年前的南京到底有没有这些地方呢?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遂建造了长达六十七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城墙,紧接着又建皇宫。皇宫前有一条大街,名叫御道街(今名同),御道街左侧距城墙间有一片洼地,东一棵西一棵地长着不少柳树,这就是柳树湾。御道街直通护城河,河上有座光华门,光华门外有一条和御道街成丁字型的道路,今叫石门坎路孚特拉,这就是明代洪武年间的高石坎。
时过境迁六百多年,柳树湾、高石坎的位置就在今南京古城的东南角、今皇宫遗址前左侧后标营、蓝旗街一带。
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真正原因:
云南汉民的祖先除了有相当一部分有明确记载属于真正的南京籍以外,更大量的则是因南征军出发前在南京皇宫前柳树湾一带集结并接受朱元璋检阅后从此出发,一些忤旨官员到皇宫奉旨,刑事犯罪人员到刑部领旨,拆迁皇宫前监狱建五部发生的迁移等等,这才是来自柳树湾、高石坎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考察研究,事实上,云南汉民的祖先来自江南(今江苏、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广(今湖南湖北、广东)、河南等广大区域,即古人所谓的“南七省北八省”,这从三十万南征军由南京兵马司、浙江都司、江西都司、湖广都司、河南都司组成就可明显地看得出来。
现今云南汉民的姓氏,几乎囊括了百家姓的大部分姓氏(较少复性)这要从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移民说起,
两次大移民
西晋末年,北方的氐、羯、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侵入中原并纷纷建立了20个国家级政权,迫使中原汉民带着书籍、绘画、细软拖儿带女地南迁,迁徙的总人口达到96万,其中仅进入江苏的就有二26万之多。
北宋末年,如狼似虎的金兵入主中原,又迫使中原汉民南迁。这一次的大移民人口达到150万,时间长达150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徙apez出装,以此,江南人口稠密起来。
以上两条原因,就是云南汉民的祖先来自江南,但细细地追究起来,他们的根又在中原的缘故。
中国人口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口在两千万左右,延至明代,中国人口在六七千万年的样子,清代的康熙年间,中国人口在七八千万左右。康熙出台了一个“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有个叫洪亮吉的大臣反对,但康熙不听,以致到了乾隆年间,中国人口首次突破一亿大关。到了清末的宣统年间,中国人口是三亿五千万。毛泽东不听马寅初的建议而使人口大增,但细细追究起来,中国人口大增的根子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第十三讲 明清流官
元代官制
省级机关称行中书省,最高行政长官叫平章政事(省长),下设路(府)、总管府、州、县。
元代实行以土官治土民的政策,在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安抚司、长官司,这就是“土司”一词的典出。
明清流官
明清两朝省(布政使司)下设置府、州、县,在多民族地区实行土流结合的官制,分设宣慰司、安抚司、长官司。
明清两朝都进行过改土归流。雍正间云贵总督鄂尔泰进行西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改土归流,即革去土官派遣流官。
流官特点
学历高,县以上机构行政长官多由举人、进士担任。
全国范围大交流,不得在本省任职,称为回避(官员在邻近省份任职,必须距原籍五百里以外)。
品秩
明清两代实行的是九品十八级
正一品、从一品………正九品、从九品。
正一品:太师、太保、太傅、殿阁大学士。
从二品:内阁学士……巡抚、布政使
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知府、土知府
从五品:御使、员外郎……知州、土知州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照磨、训导、知县
正九品:知事、县主簿
从九品:典史、驿丞
六百年的流官效应
官员、幕僚、家小,一任接一任,形成了近六百年的流官效应医界天骄。
吏治
拨皮庙
明代对贪官处罚最严,往往处以拨皮的残酷极刑。那时的衙门左侧有个拨皮场(也称拨皮庙),对贪腐官员划开头皮再注进水银而脱皮,然后塞进稻草做成贪官标本竖于衙门左侧以警示为官者。那时的官员看到这个标本则胆战心惊,很少有做满任期的。
清代流官考核:
清代对官员的考察,京城叫做京察,地方则叫大计、议叙
官俸与养廉
中国历代官俸很薄,以致唐代称官俸为鹤料,同时也就出现了两个现象:一是贪腐,二是养廉。清代的养廉银高于官俸几十倍,可还是出现了大量的贪官。
典型流官
遗爱碑
孙士寅,浙江钱塘人,清康熙四十五年至五十一年为平夷知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离任时身无分文,以致把上任时随身携带的一把古琴卖掉作为路费。民众自发捐送路费,可他分文不取,依依惜别父老。之后,平夷民众捐建了一块廉洁碑(遗爱碑)立于道旁,后由拔贡李恩光改立为“鬻琴碑”,至今矗立在胜景关。
遗臭碑路
与平夷知县孙士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国年间,路南县民众告发贪官知县许良安,说他在任期间如何的贪腐。许良安被革职后,路南民众为其立了一块贪腐碑,名叫“遗臭碑”,至今镶嵌在路南(今石林县)的一堵墙壁上。
近现代汉民入滇
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迁徙,这大概是人类的本能吧。抗日战争时期,十几所内地高校被迫南迁昆明而建立的西南联大,这是中原文化向云南最高层次的切入。往后解放战争的南下干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支边、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后的商贸活动自由迁徙等等,都是中原文化向云南的切入,大大促进了云南社会的进步。
郝正治的话:
行走是人的本能,交往导致了进步,就是到了信息时代,人类也仍然需要行走,而且走得更快、更远(此语被收录在《智慧人生经典格言》中)。
结束语
六百年前明朝洪武年间轰轰烈烈的南征、移民、充军、商屯致使入滇汉民超过了百万,汉族一跃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那些土司、土酋、头人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任意反叛了,云南的社会从此得到了相对的稳定和发展直至今天。
云南汉民念念不忘他们的祖籍南京,非常想知道他们的始祖在当年万里徙滇的具体情形以及入滇后六百多年生息繁衍的过程,本讲题若能对云南汉民父老兄弟姊妹解开以上问题的一些谜底也就聊以自慰了。
谢谢!
注:本公众号所转发的文章部分来自网络搜索,如不允许转载,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 13408716453
图文资料:本信息汉族移民入滇史话
综合编辑:炎黄修谱网整理编辑
投稿微信:318627718
投稿QQ/邮箱:896972522
不管你姓什么,有需要就请和我们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