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16 05:31:50   全部文章   0/183

【探索古寺】醉游阿拉善,追逐仓央嘉措的足迹。-阿拉善广宗寺旅游

【探索古寺】醉游阿拉善,追逐仓央嘉措的足迹。-阿拉善广宗寺旅游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祺嫔。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出生在藏南一个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家庭,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宁玛派红教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


01
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洛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
02
桑杰嘉措一面欺瞒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这样,日后一旦真相败露,也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选在了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按照当时黄教的规矩,哪个婴儿抓取了前世达赖的遗物,即证明是达赖转生。一名叫仓央嘉措的农奴之子就这样被选中。
03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从俘虏那里偶然得知西藏五世达赖已圆寂多年,十分愤怒,致书严厉责问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派人去门巴迎接转世灵童。

次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桑杰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
1698年,16岁,正值豆蔻年华的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迁至哲蚌寺学习经义、诗文。西藏数位高僧大德以其独特而神秘的培养方式,给予仓央嘉措灌顶、观修、经教……等加持和传授。三年,青灯古佛、苦读静修,仓央嘉措前世今生的智慧圆润通达芳享,他在自己心中把五世达赖当做榜样,不负活佛转世这一机缘。

仓央嘉措虽有达赖喇嘛之名,却并无实权。第巴独掌大权已久,达赖喇嘛只能作为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仓央嘉措夹在权利斗争的风口浪尖无所适从。
白天他几乎是被软禁的,只有夜晚才属于他自由的空间。他穿上俗衣,偷偷溜出布达拉宫,在拉萨热闹的街市,饮酒做歌“行事曾叫众口哗,本来白璧有微瑕,少年琐碎零星步孔子游春,曾到拉萨卖酒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与藏族少女玛吉阿米邂逅于美丽的草原。那一见之后,玛吉阿米的笑声总是萦绕在耳畔,这样的笑声总能驱赶自己心中的烦闷,最终萦绕成爱的牵挂魔塔50层。“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然而仓央嘉措所在的黄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这样的身份与爱的疯狂使他陷入了极端的矛盾与痛苦之中:“曾虑多情损梵行枭雄谱,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个雪夜。仓央嘉措的“神殿窃情”终于被发现,仓央嘉措被安排去见他的上师五世班禅,接受训诫,他来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五世班禅目光炯炯地看了他半天,劝他受比丘戒。
仓央嘉措拒绝了,他不想欺骗自己的上师更无法蒙蔽自己的心,他无法割舍自己心中的那份爱。爱已住进他心里,如如不动,他无法将她祛除,他请求五世班禅收回授予他的沙弥戒,师徒间也逐渐有了间隙。
1
拉藏汗掌握大权以后,对第六世达赖喇嘛多方责难。上奏皇帝说仓央嘉措终日沉湎于酒色,不守清规,请予废立。康熙帝即命将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的职位上废除,“执献京师”。押解京城的途中,仓央嘉措走到青海湖时趁夜色逃走。2
仓央嘉措遁走青海湖后,成了一名自在洒脱的云游僧,尽管他对玛吉阿米仍一往情深,杨丽颖但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已使他无法再见心上之人,只能寄情诗作:“卦箭分明中鹄来,箭头颠倒落尘埃,情人一见还成鹄,心箭如何挽得回?”
3
生死离别之后,仓央嘉措似乎一下子看破了红尘香荚蒾,他一路云游来到了五台山。在此隐居修炼了9年,又忽然下山,去了内蒙贺兰山北的阿拉善。在这里他结识了阿旺乌尔济一家,并收其为弟子。1735年,仓央嘉措自筹资金资助阿旺乌尔济去日喀则随班禅学经,学成后,阿旺多尔济返回阿拉善,主持修建昭华寺,仓央嘉措主持了大法会。

1746年,仓央嘉措圆寂,肉身被放到昭华寺立塔供奉高丽参的吃法。1756年阿旺多尔济主持修建南寺,今广宗寺,仓央嘉措肉身亦随之迁来。1760年乾隆御赐广宗寺金匾,当时的国师章嘉活佛敕封阿旺多尔济为广宗寺第一位大活佛。
一位传奇的僧人就此安眠于广宗寺,守护着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与玛吉阿米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站在广宗寺的山顶,仿佛还能听到那首《见或不见》
《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图文来源:网 络
▍本版审核:韩志成▍责任编辑:严培福

(长按关注)微信号:阿拉善广宗寺旅游
阿拉善贺兰山广宗寺旅游公司
接待热线:13948037556马爱娣 15148982376严培福
餐饮住宿: 0483-8639818 15048316644张翕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