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5-22 12:12:05   全部文章   0/314

【探秘寻古】清末的兴安镇三桂东村竟还出现了这样一位伟人,你知道吗?-玩转兴安

【探秘寻古】清末的兴安镇三桂东村竟还出现了这样一位伟人,你知道吗?-玩转兴安



清末兴安县有个伟人你知道么?
兴安县最早实践社会主义的人又是谁?
杨迪忠/文 阳著文/摄 唐中立/同访
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晴天,比较热。我们三人驱车前往兴安镇三桂村委东村采访,镇领导涂清华和村民季永洪(65岁)、季永久(队长,40多岁)、季永生(50多岁)、陈队长(40多岁)等给我们导访。

东村距离兴安县城约4公里,位于灵渠之旁幽丽塔,是2017年公布的广西第三批传统村落,也是镇里即将要打造的乡村旅游景区,灵渠申遗周边环境整治项目重点村落之一。我们这次采访,以其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因此,古民居、古碑刻、古井池、古桥梁、古墓葬等文物古迹是我们要看的对象,历史人物是我们要了解的重点内容。东村既是广西传统村落,又是灵渠陡军季氏的后裔聚居村,历史文化一定丰富,我们就是奔着这些而去的!


东村现有季、陈两姓,按季家、陈家分为2个队,共计65户,300多人,以季姓为主,陈姓只有几十人。村落后山为船山,位于灵渠之东,故名东村。此是古代兴安县去桂林府的必由之路之一,千年灵渠在村前流过,旧的湘桂铁路也直穿村前。因此,东村的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两路交通十分方便。据村老介绍,村里原有河塔、庙宇,古道上树立夹石10余对。可惜,这些古迹大多已经毁坏无存,只有遗迹了。进村前的灵渠上,尚有东村桥,又叫侍郎桥,是兴安很有名的单拱古石桥,传说是宋代兴安第一个进士、吏部侍郎唐则捐款修建的。村老则说,这叫心愿桥,桥上原有一亭,是村里大户人家季华甫捐款修建的,这桥的石柱等几十年前被拆除,拿去修建村委礼堂了,现在去村委还看得见这些石条。


这季华甫是何许人也?据季永生介绍,华甫是他爬爬(兴安方言,指高祖父),为正四品官,石圈大墓还在,但是已经多次被盗,部分已经被毁坏。其墓道两边原有高大的石牌坊,石狮子等,现在已经无存。墓碑两边石刻“乐善好施”四个大字,很大,现在也被打坏了。幸运的是“乐善”二字犹存。他是个大善人!兴安县的文武官员都归他管。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看了古民居,古井,古碑刻(一方四面刻有文字的关于五百堰禁止毒鱼等清代碑有一些价值,将另文介绍)

古夹石,古桥,古陡,古庙塔遗迹等,不顾炎热,不怕荆棘,又爬上了船山,看了天坑。船山上有三个天坑,很深很深,不是很大。据村老说,这是船舱!因为时间等关系,我们只看了其中一个。广西的县天坑十分有名,没想到我们兴安也有,而且就在县城附近。东村开发旅游,这天坑一定要开发出来,我们认为这是其亮点之一。
我们去看了五座季家古墓。古墓碑给我们的信息非常丰富而重要,给我们不断的惊喜和震惊!东村,原来是清代末期兴安这么有名这么显赫的村子!灵渠陡军后裔,从明代初期到清代末年,季家依靠守陡屯田,亦文亦武,耕读习武两不误,人才辈出,家富官达,成为兴安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季家与兴安的其他大户人家多为世交,或为姻亲,如王国梁、吴兆梅、彭榕、许鼎德、唐逢恩、唐逢泰、李慎修等,都是兴安清末民初的有头有脸人物!如此多的兴安名士汇聚东村,这让我们惊喜不已,惊诧不已!
这里我们要着重介绍季华甫。他生于何年,卒于何年,因为其墓碑被人破坏,我们暂时不知。据有关碑文记载,他大概卒于光绪29年,即1903年天策输出宏。他名占寅,榜名祚昌,字华甫,优增生,选用道员。清代的道员,即道台,观察,是一省的派出机构长官,往往管理几个府,官衔为正四品,或者更高。他的曾祖是季春光,祖父是季国珍,父亲是季登弟,都被朝廷诰封为资政大夫,正二品官衔;曾祖妣张氏、祖妣陈刘氏、母妣蒋氏,皆诰封为二品夫人。一家三代受如此皇恩,都是因为他的功劳。他有三兄弟,他是老三。其长兄占超,字卓峰,优增生,敕授文林郎(正七品)、貤赠武略骑尉(正六品);二兄占益,榜名祜昌,例贡生,候选同知。堂兄弟13人,多为明经进士、郡增生、太学生、邑庠生等。其有四个侄儿已经有出息,宏修为优增生,候选教谕;宏庥是国学生,候选巡检;宏优(邦基)为甲午举人,即补千总;宏佑(邦桢),庚子、辛丑两科举人,拣选知县。

▲知县王国梁撰《季卓峰墓志铭》

▲富川县教谕吴兆梅撰季昌卓峰墓志碑
在这个季氏大家族里,季华甫无疑是最杰出的,也是兴安和桂林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兴安著名的大“善人”,是兴安县的“伟人”,也是目前我们发现的兴安最早实践社会主义理想的知名人士。
有资料显示危城百度云,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起于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清末之时已经传入中国。民国初年,社会主义思潮可谓汹涌澎湃。中国近代最早介绍西方社会主义的许多是外国传教士,康有为、梁启超也热衷于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我们知道,康有为就写作了《大同书》,鼓吹世界大同。梁启超在日本主编《新民丛报》,就着力介绍“西方大儒”麦喀士(马克思)。清末皇帝皇室也讲大同主义,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常对他讲“天下为公”,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帝心甚向往之。而革命党方面讲社会主义,则成为一种时尚。当时,各种社会主义言论、刊物多得很,中文的社会主义报刊已达54种。孙中山早年就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其纲领即写着“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彭榕撰文里多次提及“社会主义”一词
1921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9卷开列当时中国主要社会主义思想流派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5种。民国初十年间社会主义势头强劲,流派竞逐,其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自治、劳动、互助、合作、宽容、博爱、和谐,具有普世价值。
社会主义思想在清末已经传入兴安县。也许季华甫和彭榕等人是兴安县最早接触和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思想的人。
为什么说季华甫是兴安县的“伟人”和“善人”?为什么说他也是兴安最早实践社会主义理想的知名人士?我们有什么依据呢?有!上述评价是当时兴安县两个有名的人物作出的。一个是彭榕,一个是许鼎华。
据彭氏家谱载,彭榕(1879—1940),名利仁,字榕,又字御萱,号晦园,乃今严关镇六口岩村彭良济之子,为兴安县清末废除科举考试前最后一名举人,居兴安县城。民国初年,曾任广西法政学校校长暖风十里,后脱离政界,回家乡做过中医,自办经馆教学生。1932年间,他走遍了兴安所有的名胜古迹,创作了著名的《兴安八景图》一组八幅国画。彭榕在青年时代就十分仰慕季华甫,经常听到兴安父老乡亲谈论季先生的善行义举,如设立义渡,修建茶亭,造桥修路,给贫穷人家送药,给无钱买棺材的穷苦人送棺材帮安葬等等,共计费用多达万金以上。季先生确实富有,但是,他的财产也就三四万金,拿出三分之一来帮贫济困和做公益事业,可谓十分豪爽了!世俗之乐善好施如先生者曹艳艳,亦有人矣。但是,这些人是为了积阴功阴德,希望来世得到好的报答,迷信因果报应。而季先生的目的与他们大不相同胜天湖。因此,季先生所做的善事是专门对人群社会的,“尽人当尽之责”,“尽人可与能也”,而那些建修祠观庙宇等迷信报应的所谓“善奉者”梅视网,都不参与。所以,季先生的乐善好施,彭榕敬佩不已,称赞到:“华甫先生,邑之善人也。”这是彭榕先生在给季华甫先生撰写的墓道碑文中开头的一句话。
写古人乐善好施的碑文很多,但是,称道一个人为兴安县“善人”的,却罕见丁嘉力。在碑文末,彭榕如此评价季先生:“就生质而论于政治,为自治于道德;为慈善约而言之,则属于社会主义之范围。盖责行社会主义之要点,必以对人对群为前提,其精神作用固相吻合也。民国新建,正利用社会主义以促人生幸福之发达。设先生尚在,余知其必于已成诸事之外,扩张而推广之,其造福于社会必不止此。”可见,彭榕先生认为,季华甫先生的乐善好施,是造福于人民和社会的,是在实践社会主义,为人民谋幸福。彭榕先生这篇碑文撰于民国纪元十月,即1912年10月。据此,我认为,彭榕先生大概是兴安县最早提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季华甫先生则是兴安县最早践行社会主义思想的人。
1912年10月21日,许鼎华先生则在为季华甫先生撰写的墓道碑文里称道:“华甫先生,邑之伟人也。

▲许鼎华为季华甫(祚昌)撰墓道碑文
”被称为兴安县“伟人”的,据我所知绥镇市,从古至今,目前就季华甫先生一人。许鼎华少时曾经追随季华甫先生,对他“立心行事”比较熟悉。“先生受性慷慨,于慈善事务无所不为,凡所力任,必有于公,弗私于己,虽消耗钜资无不措意。”他记载了季先生三件事情:一是兴安县溶江镇前面横亘着一条大河,即大溶江,是行旅必经之处,虽然过去有渡船渡济行人,但是,渡夫没有工薪保障。于是只好向行人索取工钱。季先生有感于此,便另造了二只渡船,并捐田若干亩作为渡夫的工食保障,使渡夫“无取过客分文”。二是灵川县北鲢鱼卡是南北大通道,凡往来的人都在这里休息。过去是有休息亭的,但是已经坍塌很久了,每到雨天,行人常常被雨淋湿。季先生得知,便捐资召工,独建一亭,名曰“茶亭”,并于亭内设茶以解行人之渴。第三件事情就是捐款倡建兴安小学堂。当时,兴安人民知识尚未开通,季先生捐数百金倡导创办小学堂,后带动了许多人踊跃捐款,从而促成了小学堂的建立。其他建桥修路等善举太多,就不一一记叙了。季先生做这些善事hifive,都是从道德出发的,不是相信因果报应的。因此,从他的思想和行为一致来看,堪称“邑之伟人”。铭文曰:“俗人徇时,行与名钓。孰捐其华,而练其要?先生翼翼,志趣堂皇;慈善事业,极力主张。匪期广誉,匪求报偿。行之廿载,诚以相将。有谓开通,或讥迂腐;置若罔闻,积极继续。美哉懿行,百世钦崇!我铭是石,高岩成二昭示无穷。”季先生的伟大,是平凡中的伟大,是思想道德上的伟大,是只讲行善奉献不求索取报偿的精神上的伟大!在封建社会的清代末年,一个四品官员能具有如此的思想和行为,且积极行之20年,还不是“邑之伟人”么?
东村的旅游开发规划和乡村振兴计划正在设计当中。我们建议,季华甫等人的墓葬和故居应该列入修缮项目工程,加大保护力度,同时,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故事,让古代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光,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如果你也知道更多关于兴安的人文历史故事,请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或者给予我们投稿,投稿联系电话:18775056666/微信同号(付稿费)

提醒:遇突发事件、本地趣闻…均可到我们微信后台进行爆料!如遇采纳,奖励2-50元。
杨迪忠/文 阳著文/摄 唐中立/同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