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花县最早的村落是哪里?结果让你想不到-花都人
【探秘】花县最早的村落是哪里?结果让你想不到-花都人
了解花都从这里开始
作为在花都区普查的一员,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花县那条村开庄最早?
这么一问,立马就被问倒了,哪条村最早?经常听老人说开村的时候,原有某某姓的,后来迁走了野烟叶,或绝后了。原来的庄主,哪里搞得清楚,谁先谁后?
但在民间,这又是个热门的话题,许多老人都能说出,自己附近一带村落谁先谁后烟店吧,只是一直没有官方文献,对全县范围的村落开村先后,作过调查考证而已。
●从古籍看县境
花县什么时候开始有民居?住的都是些什么人?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番禺之都,也就是广州一带,当年住在这里的人,统称越人。那些散入“丛薄中,与禽兽处”的先民,有说上山结寨而居,为瑶人。有说后来下水荡舟而活,为疍人。也有些不仕秦而仕汉仕唐仕宋的越人,被视为岭南土著,如花县村落中的冼姓与植姓即是岭南土著的姓氏。
秦统一图(局部)
也有一些姓氏,非起源于粤地,如汉代的广东名人杨孚,是南海人。还有,《百越先贤志》记载了一个叫毕取的汉朝人:“南粤建徳时为郎相,吕嘉以建徳反汉,令江淮以南十万师讨之,楼船将军杨仆师至番禺东南,伏波将军路博徳师居城西北,取将粤兵出战,会暮,楼船力攻,烧敌伏波,纵令相招,于是取以军降封为膫侯,食五百一十户。”这个毕取,光绪《广州府志》记他为番禺人。毕取是一名骁勇大将,曾统粤兵,敢与来自中原的十万之师大战,后接受招降被封侯,其领地有五百一十户,如今花县的毕村,就是从前番禺之地,而此外广州府一带,似未见毕姓村落,但此毕姓,又非毕取之后。那么,毕取之族,曾锦衣玉食,不可能没有后人吧?去哪里了呢?
花县村落之难以考证,还有三个原因。一是花山贼之为害。花县位省城之北,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北面群山险峻,南面一片平畴。富饶之省城,不一日路程即可抵达。故元朝以来,山贼凭险,四出摽掠,史有多处记载。花山贼之猖獗,梯面诸山方圆数百里内无不受其荼毒。据康熙花县志记载:“环山数百里,居民兽散。”明末清初,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省城以北的无数村庄荒无人烟。二是建县后招徕的耕户,根基太浅,适应不了就离开。三是贫民无以为生,迁徙频繁。花县因贫富不均,许多来种地的,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田地、耕牛、肥料、种子,都不是自己的,都得租或贷,收获后交租还钱,往往所剩无几,甚至连再贷的钱都不够了,就举家举族逃亡。于是,能数百年相承的古村落并不多。
●从方志看古村
花县境内最早的村落是哪一条?看方志,依然没有答案。
广东现存最早的方志是元大德《南海志》,且仅得残本,这本志书没有列出村名,但从几处地名,可见到此地古时有人居的痕迹。在“驿铺”一节,有“巴由铺”,证实这里有驿兵换马的村落,在“河渡”一节,南海县属的长河渡有“炭步渡”,横水渡有“禾步骆村渡”。
最早出现古村落名称的是明万历《南海志》,从这里的桃子堡、华宁堡、骆村堡,可以看到多条花县的古村名:良村、华岭、石湖、文冈、茶塘、环山、江夏、横沙、塱头、朗溪、水口、骆村、大涡、坳头、竹湖、大塘边、塘尾、莲塘、荷塘、枸杞、乌茶布、蓝田、横岗、園竹坳、藏书院、欧村、黄坭塘、黄村、石燕、钟村、荷溪、紫石岗、西田等村落。很可惜的是,没有找到花县建县前的《番禺县志》。而在康熙《花县志》,记载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南海割三堡:华宁堡、苏山堡及骆村堡王广文,共十图,(冈头、文冈、上塘尾、乌石冈、骆村、花岭等6村),桃子堡的窦冈、冷水坑、上塱、江厦、桃坑、石塘、竹湖、横山头、横沙头、金利、横冈、鲁冈等12村和恩洲堡部分无村庄的地域,给新置的花县,同治十一年(1872年)《南海县志》所载,原苏山堡的圆冈头、小圃、料美、桃子堡的上塱、江厦、桃坑、石塘、金利、横冈、鲁冈等村(或村的一半)已划回南海县} 番禺割堡五,乌坭,擢桂,紫坭,李溪陂,何岭四个堡,但无具体村落名称。从《康熙花县志》记录的自然村落计,共有171条自然村落。这些村落中,有部分不知什么时候又划出了花县,到了《民国花县志》,记录的自然村落达399条。民国花县志所记事的下限是宣统三年,这些村落,可视为清末的自然村数据。
但是,这些村落中,究竟谁最早存在呢?康熙《花县志》没有提及最早的村落是出现在何时何地,但提及瑞云山下有一幢建于唐朝的隆兴古寺。隆兴古寺地属毕村。此处有寺,方圆百里处,肯定有不少村落。只是那些村落,可能早非原居民,已漫不可考了。
万历南海县志
●从族谱看开基祖
目前能记录的村落的文献,主要是来自各村各姓的族谱。因各姓族谱未能完备,只能从现有谱牒中,来探究一番。考其最早的时间,已是北宋初年。
县境的西隅,今天的炭步,大多数地段古属南海县。巴江河流域一带,古村比较多。从族谱看,可能是谭氏开村最早,在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就从南雄始兴县迁良村,今属文冈村。但是要是说早,骆氏其实更早。骆氏谱记载,入粤始祖道德公,在后周(公元951—960年)时由义乌经珠玑巷入粤,北宋初年居番禺高增,不久又携次子用章迁南海乌石冈爱儿健童装,即今骆村范围。但从乌石冈到开基骆村,又过了十一代,已是元朝。那条叫乌石冈村落,明《万历南海志》还有记载,今已成废墟,说骆氏开基乌石冈,因乌石冈不存,已无意义,只能说道德公在宋初就生活在花县的版图上。因为族谱没有具体的年代记载,只能从他的生卒年(926-1009)来推算了。
在中部,毕村的毕氏开村也很早,据族谱记载,在政和年间(1111—1118年)文江公就从江西吉水县水井头村来到番禺太平埗,即今毕村冠溪里一带。而开基三华店的宗远公,张威凯是进士徐信之子,他官南海主簿,致仕后见巴由之境地广民稀,在元丰八年(1085年)开基(今属秀全街)。此外,在宣和年间(1119年—1126),有宋豪寓从羊城豪畔街迁黎村(今属狮岭镇)。
在花县东部的江氏,族谱记载,入粤始祖一龙公自南雄珠玑巷迁广州光孝街,再迁省城北郊芦墟吧,开基江村,其五世孙叔甫公,在宋太宗六年(981年),从江村洪门里率家口数十来开基小?村(今属花山镇),其子南一公,开基西岭(今属花山镇)。到了真宗年间(998—1022年),又有一支江氏,一龙公七世孙达公,自江村大布巷迁到象山脚(今属花东镇),到了徽宗年间(1101—1126),另有一支江氏,一龙公九世孙源渭公从江村高门楼迁此地,开基田螺湖(今属花山镇)。
到了南宋年间,汤纲从南雄珠玑巷迁入南海汤村胭脂堂,此汤村,在花县立县之初,划入花县,到了他儿子汤穆诡行天下,开基石湖塘唇,到了他的曾孙辈,已是南宋末年,到茶塘、茶山等处立村。这期间,有四支黄氏,也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入,依次是孝宗年间(1163—1189)开基的水边村(今属炭步镇),开禧元年(1205年)开基的小杨村(今属花东镇),嘉定六年(1213)开基的大安村(今属炭步镇),景炎二年(1277年)开基的岐山村。
南宋年间开村的,还有曾晞尝开基迼迳村(今属花东镇),姚宗傅开基望冈村、其子脉泉开基石塘(今均属新雅街),曾孙西湖、南岳开基马步坳(今属秀全街);谢子齐开基文冈村,其堂兄弟谢子能开基石楷巷(今属炭步镇);庾永新开基新太村(今属炭步),罗文焕开基宝鸭湖村(今属炭步),龚景官开基环山头(今属炭步镇),夏载开基西边村(今属赤坭镇)。
比较让人纠结的是华岭村骆氏的开基时间。综合多本骆氏族谱记载,早在骆村未开基之先,曾有两支骆氏入住,一是道德公长子一脉的维谦公,即道德公五世孙,族谱记载他自南京至惠州府龙川县,又经羊城迁南海华岭村,其子富山,即生于华岭村,到其孙慎余,才返高增居住。世传道德公两儿子蛇蝎情人,因非一母所生而不和,道德公于是带着侧室与次子离开高增刘氏神卡,只剩原配与长子一房留在高增。长房的慎余公离开华岭后似乎并无后裔留下。而次子一脉的彦生公,大约就在慎余公离开花岭之后,从乌石冈迁入花岭。时为南宋中叶,而元朝迁到骆村的观锡、东垣、元杰三兄弟,其五世祖就是彦生公之弟俊生。据华岭谱载:元杰公之幼子健庄公直接从乌石冈迁花岭,即没随其父入居骆村中社。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华岭村人从不认为,他们来自骆村。如果村里有彦生公之裔的话,那么华岭村至少在南宋初年就开村了。不过,目前的族谱,并无记录有彦生公之裔。
小?村江氏族谱
华岭村骆氏族谱
茶塘汤氏族谱
塱头黄氏族谱
毕村毕氏族谱
●小结
可以说,现有村落中,最早的是在宋朝才建村。本文只是略述了北宋南宋开基的村落。从旧族谱看,最早的村落,应是小?村江氏。真相如何,仍有待发现。
比方说,在宋代以前,这里有些什么村?住着哪些姓氏宫女涅盘?从目前的资料看,早其的瑶人因为不耕种不纳粮,渐渐被驱走,也有部分下山融入汉族村落,成为汉人。据传狮岭即有瑶人之裔。而有部分疍人在明清之际,或咸丰之年,瞅准了乱世,侍机上岸,脱离了疍籍,在县城南部新街河一带,即有这样的传说。至于岭南土著,如讴村植氏,在明代才立村,布头冼氏,清代才立村。
探寻古村,一路充满了悬疑,除了立县后才迁来的客家人村落,居于此地的广府人,那些无法提供族谱的村庄,谁知道其祖先,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又或其先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这片土地生息耕凿,又或这黄土下,埋了立村的碑碣,谁知道何年何月,又会有新的发现?
----------------------
编辑:小狼
猜你喜欢
【姓氏】一段六百年前的爱情故事 ,记水口村任氏祖祠
【民俗】端午,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古村】人在江湖飘,居然没挨刀!赤坭“进士计救大烂财”
[探秘]寻访天平对针,发现一座神秘的墓,想听墓主的故事吗?
【风物】这村有二百多年移民史,侨居海外人口占户籍一倍多
【姓氏】赤坭佳锦山宋氏先祖的孝行和义举
【古祠】“衙门式”祠堂长啥样?看看鸭一村的罗氏宗祠
【古村】花都西端的醉美古村,你去过吗?始祖竟是“卖货郎”
【姓氏】藏龙聚气名人辈出,在藏书院村寻访谭氏“宗”迹
【姓氏】十世悬壶有玄机,文二村谢氏家族轶事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历史
弘扬本土文化,欢迎转发
关注花都人:扫二维码,
或长按指纹加关注
了解花都从这里开始
作为在花都区普查的一员,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花县那条村开庄最早?
这么一问,立马就被问倒了,哪条村最早?经常听老人说开村的时候,原有某某姓的,后来迁走了野烟叶,或绝后了。原来的庄主,哪里搞得清楚,谁先谁后?
但在民间,这又是个热门的话题,许多老人都能说出,自己附近一带村落谁先谁后烟店吧,只是一直没有官方文献,对全县范围的村落开村先后,作过调查考证而已。
●从古籍看县境
花县什么时候开始有民居?住的都是些什么人?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番禺之都,也就是广州一带,当年住在这里的人,统称越人。那些散入“丛薄中,与禽兽处”的先民,有说上山结寨而居,为瑶人。有说后来下水荡舟而活,为疍人。也有些不仕秦而仕汉仕唐仕宋的越人,被视为岭南土著,如花县村落中的冼姓与植姓即是岭南土著的姓氏。
秦统一图(局部)
也有一些姓氏,非起源于粤地,如汉代的广东名人杨孚,是南海人。还有,《百越先贤志》记载了一个叫毕取的汉朝人:“南粤建徳时为郎相,吕嘉以建徳反汉,令江淮以南十万师讨之,楼船将军杨仆师至番禺东南,伏波将军路博徳师居城西北,取将粤兵出战,会暮,楼船力攻,烧敌伏波,纵令相招,于是取以军降封为膫侯,食五百一十户。”这个毕取,光绪《广州府志》记他为番禺人。毕取是一名骁勇大将,曾统粤兵,敢与来自中原的十万之师大战,后接受招降被封侯,其领地有五百一十户,如今花县的毕村,就是从前番禺之地,而此外广州府一带,似未见毕姓村落,但此毕姓,又非毕取之后。那么,毕取之族,曾锦衣玉食,不可能没有后人吧?去哪里了呢?
花县村落之难以考证,还有三个原因。一是花山贼之为害。花县位省城之北,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北面群山险峻,南面一片平畴。富饶之省城,不一日路程即可抵达。故元朝以来,山贼凭险,四出摽掠,史有多处记载。花山贼之猖獗,梯面诸山方圆数百里内无不受其荼毒。据康熙花县志记载:“环山数百里,居民兽散。”明末清初,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省城以北的无数村庄荒无人烟。二是建县后招徕的耕户,根基太浅,适应不了就离开。三是贫民无以为生,迁徙频繁。花县因贫富不均,许多来种地的,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田地、耕牛、肥料、种子,都不是自己的,都得租或贷,收获后交租还钱,往往所剩无几,甚至连再贷的钱都不够了,就举家举族逃亡。于是,能数百年相承的古村落并不多。
●从方志看古村
花县境内最早的村落是哪一条?看方志,依然没有答案。
广东现存最早的方志是元大德《南海志》,且仅得残本,这本志书没有列出村名,但从几处地名,可见到此地古时有人居的痕迹。在“驿铺”一节,有“巴由铺”,证实这里有驿兵换马的村落,在“河渡”一节,南海县属的长河渡有“炭步渡”,横水渡有“禾步骆村渡”。
最早出现古村落名称的是明万历《南海志》,从这里的桃子堡、华宁堡、骆村堡,可以看到多条花县的古村名:良村、华岭、石湖、文冈、茶塘、环山、江夏、横沙、塱头、朗溪、水口、骆村、大涡、坳头、竹湖、大塘边、塘尾、莲塘、荷塘、枸杞、乌茶布、蓝田、横岗、園竹坳、藏书院、欧村、黄坭塘、黄村、石燕、钟村、荷溪、紫石岗、西田等村落。很可惜的是,没有找到花县建县前的《番禺县志》。而在康熙《花县志》,记载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南海割三堡:华宁堡、苏山堡及骆村堡王广文,共十图,(冈头、文冈、上塘尾、乌石冈、骆村、花岭等6村),桃子堡的窦冈、冷水坑、上塱、江厦、桃坑、石塘、竹湖、横山头、横沙头、金利、横冈、鲁冈等12村和恩洲堡部分无村庄的地域,给新置的花县,同治十一年(1872年)《南海县志》所载,原苏山堡的圆冈头、小圃、料美、桃子堡的上塱、江厦、桃坑、石塘、金利、横冈、鲁冈等村(或村的一半)已划回南海县} 番禺割堡五,乌坭,擢桂,紫坭,李溪陂,何岭四个堡,但无具体村落名称。从《康熙花县志》记录的自然村落计,共有171条自然村落。这些村落中,有部分不知什么时候又划出了花县,到了《民国花县志》,记录的自然村落达399条。民国花县志所记事的下限是宣统三年,这些村落,可视为清末的自然村数据。
但是,这些村落中,究竟谁最早存在呢?康熙《花县志》没有提及最早的村落是出现在何时何地,但提及瑞云山下有一幢建于唐朝的隆兴古寺。隆兴古寺地属毕村。此处有寺,方圆百里处,肯定有不少村落。只是那些村落,可能早非原居民,已漫不可考了。
万历南海县志
●从族谱看开基祖
目前能记录的村落的文献,主要是来自各村各姓的族谱。因各姓族谱未能完备,只能从现有谱牒中,来探究一番。考其最早的时间,已是北宋初年。
县境的西隅,今天的炭步,大多数地段古属南海县。巴江河流域一带,古村比较多。从族谱看,可能是谭氏开村最早,在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就从南雄始兴县迁良村,今属文冈村。但是要是说早,骆氏其实更早。骆氏谱记载,入粤始祖道德公,在后周(公元951—960年)时由义乌经珠玑巷入粤,北宋初年居番禺高增,不久又携次子用章迁南海乌石冈爱儿健童装,即今骆村范围。但从乌石冈到开基骆村,又过了十一代,已是元朝。那条叫乌石冈村落,明《万历南海志》还有记载,今已成废墟,说骆氏开基乌石冈,因乌石冈不存,已无意义,只能说道德公在宋初就生活在花县的版图上。因为族谱没有具体的年代记载,只能从他的生卒年(926-1009)来推算了。
在中部,毕村的毕氏开村也很早,据族谱记载,在政和年间(1111—1118年)文江公就从江西吉水县水井头村来到番禺太平埗,即今毕村冠溪里一带。而开基三华店的宗远公,张威凯是进士徐信之子,他官南海主簿,致仕后见巴由之境地广民稀,在元丰八年(1085年)开基(今属秀全街)。此外,在宣和年间(1119年—1126),有宋豪寓从羊城豪畔街迁黎村(今属狮岭镇)。
在花县东部的江氏,族谱记载,入粤始祖一龙公自南雄珠玑巷迁广州光孝街,再迁省城北郊芦墟吧,开基江村,其五世孙叔甫公,在宋太宗六年(981年),从江村洪门里率家口数十来开基小?村(今属花山镇),其子南一公,开基西岭(今属花山镇)。到了真宗年间(998—1022年),又有一支江氏,一龙公七世孙达公,自江村大布巷迁到象山脚(今属花东镇),到了徽宗年间(1101—1126),另有一支江氏,一龙公九世孙源渭公从江村高门楼迁此地,开基田螺湖(今属花山镇)。
到了南宋年间,汤纲从南雄珠玑巷迁入南海汤村胭脂堂,此汤村,在花县立县之初,划入花县,到了他儿子汤穆诡行天下,开基石湖塘唇,到了他的曾孙辈,已是南宋末年,到茶塘、茶山等处立村。这期间,有四支黄氏,也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入,依次是孝宗年间(1163—1189)开基的水边村(今属炭步镇),开禧元年(1205年)开基的小杨村(今属花东镇),嘉定六年(1213)开基的大安村(今属炭步镇),景炎二年(1277年)开基的岐山村。
南宋年间开村的,还有曾晞尝开基迼迳村(今属花东镇),姚宗傅开基望冈村、其子脉泉开基石塘(今均属新雅街),曾孙西湖、南岳开基马步坳(今属秀全街);谢子齐开基文冈村,其堂兄弟谢子能开基石楷巷(今属炭步镇);庾永新开基新太村(今属炭步),罗文焕开基宝鸭湖村(今属炭步),龚景官开基环山头(今属炭步镇),夏载开基西边村(今属赤坭镇)。
比较让人纠结的是华岭村骆氏的开基时间。综合多本骆氏族谱记载,早在骆村未开基之先,曾有两支骆氏入住,一是道德公长子一脉的维谦公,即道德公五世孙,族谱记载他自南京至惠州府龙川县,又经羊城迁南海华岭村,其子富山,即生于华岭村,到其孙慎余,才返高增居住。世传道德公两儿子蛇蝎情人,因非一母所生而不和,道德公于是带着侧室与次子离开高增刘氏神卡,只剩原配与长子一房留在高增。长房的慎余公离开华岭后似乎并无后裔留下。而次子一脉的彦生公,大约就在慎余公离开花岭之后,从乌石冈迁入花岭。时为南宋中叶,而元朝迁到骆村的观锡、东垣、元杰三兄弟,其五世祖就是彦生公之弟俊生。据华岭谱载:元杰公之幼子健庄公直接从乌石冈迁花岭,即没随其父入居骆村中社。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华岭村人从不认为,他们来自骆村。如果村里有彦生公之裔的话,那么华岭村至少在南宋初年就开村了。不过,目前的族谱,并无记录有彦生公之裔。
小?村江氏族谱
华岭村骆氏族谱
茶塘汤氏族谱
塱头黄氏族谱
毕村毕氏族谱
●小结
可以说,现有村落中,最早的是在宋朝才建村。本文只是略述了北宋南宋开基的村落。从旧族谱看,最早的村落,应是小?村江氏。真相如何,仍有待发现。
比方说,在宋代以前,这里有些什么村?住着哪些姓氏宫女涅盘?从目前的资料看,早其的瑶人因为不耕种不纳粮,渐渐被驱走,也有部分下山融入汉族村落,成为汉人。据传狮岭即有瑶人之裔。而有部分疍人在明清之际,或咸丰之年,瞅准了乱世,侍机上岸,脱离了疍籍,在县城南部新街河一带,即有这样的传说。至于岭南土著,如讴村植氏,在明代才立村,布头冼氏,清代才立村。
探寻古村,一路充满了悬疑,除了立县后才迁来的客家人村落,居于此地的广府人,那些无法提供族谱的村庄,谁知道其祖先,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又或其先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这片土地生息耕凿,又或这黄土下,埋了立村的碑碣,谁知道何年何月,又会有新的发现?
----------------------
编辑:小狼
猜你喜欢
【姓氏】一段六百年前的爱情故事 ,记水口村任氏祖祠
【民俗】端午,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古村】人在江湖飘,居然没挨刀!赤坭“进士计救大烂财”
[探秘]寻访天平对针,发现一座神秘的墓,想听墓主的故事吗?
【风物】这村有二百多年移民史,侨居海外人口占户籍一倍多
【姓氏】赤坭佳锦山宋氏先祖的孝行和义举
【古祠】“衙门式”祠堂长啥样?看看鸭一村的罗氏宗祠
【古村】花都西端的醉美古村,你去过吗?始祖竟是“卖货郎”
【姓氏】藏龙聚气名人辈出,在藏书院村寻访谭氏“宗”迹
【姓氏】十世悬壶有玄机,文二村谢氏家族轶事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历史
弘扬本土文化,欢迎转发
关注花都人:扫二维码,
或长按指纹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