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蒋家堰历史遗迹考-竹溪旅游
【探寻】蒋家堰历史遗迹考-竹溪旅游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争战于此,使竹溪县蒋家堰镇成为 “朝秦暮楚”之地。唐代,蒋家堰镇是佛教南传的中转站。明清时期,鄂陕之间的民间商贸十分活跃,“露水集”闻名遐迩。今日之竹溪县蒋家堰镇,已成为鄂陕相连的口子镇。沧桑的古建筑,见证、承载了古镇丰厚的历史人文。
莲花寺的前世今生
唐麟德二年(665年),一位法号龙象的高僧,芒鞋布履执锡杖,自关中出发,东行南下,一路风尘仆仆,翻越关垭,南行至小河口,见此地山环水绕,山清水秀,人闲野绿,顿生弘扬佛法之宏愿,毅然停驻,以筚路蓝缕之功创建了莲花寺。
同治版《竹溪县志·艺文》之《莲花寺记》载:“邑西有莲花寺,为唐麟德二年龙象和尚所建。”1992年版《竹溪县志》记载:“公元665年(唐德麟二年),龙象和尚在今蒋家堰小河口建莲花寺,为佛教发源地。”
大唐盛世,佛教迎来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猛鬼煞星。莲花寺发祥了鄂西北的佛教,成为佛教自西北向南方传播的中转站。
“祗树园林,慧日照临慈荫远;莲花寺中,清风吹拂妙香多。”“花雨缤纷痧友家园,绕画屏而点缀;慈云缥缈,傍诰轴以来临。”这是留传至今的莲花寺的著名楹联阿旗绿源网,表达了佛教文化之要义,写出了莲花寺优美自然环境,从中可见当年莲花寺的庄严与繁盛。
史载,盛唐时期的莲花寺,有僧众百余人、房屋三百多间,其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武汉市归元寺的著名佛教禅院。
龙象和尚开创莲花寺之后,千年岁月流逝,中国的政治中心在政局动荡中东移南下,鄂西北隐于历史舞台的边缘,香火不绝的莲花寺也由此隐匿于史志之外。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夏,祥瑞之兆降临莲花寺。莲花池的泉水涌动不绝,莲花盛开多日不止。见此情景,寺中住持密印和尚改“莲花寺”为“莲花禅林”,并对莲花寺予以扩建,使之规模远胜盛唐。
清乾隆二十九年。莲花寺住持先智和尚进一步扩大其规制,立十方碑,遵丛林规则,开坛说戒。清代的莲花寺,是鄂西北佛教的中心,故有诸多高僧于此寺长年清修。清人张忻有《莲花寺》诗云:“喜见慧上人,兀坐形枯槁。面壁二十年,禅空已了了。”
至近代,莲花寺又走出一位著名高僧——印光大师(1861年—1940年)。印光大师早年多病,二十岁时去往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出家,后辗转来到莲花寺,一边打杂,一边习经念佛。
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修得净土宗正果的印光大师离开莲花寺,至浙江普陀山,居法雨寺,往来于江浙、上海一带,讲经说法,宣扬净土宗。后人称其为近代净土宗之泰斗、我国近代佛学史上的一代巨擘。
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西征路过竹溪县,焚毁了莲花寺。
借助《莲花寺记》,今天,我们尚能详细了解清代中期莲花寺的格局:其殿宇三重,台阶及檐楹,皆方石为之,规制严整。中殿檐下,“大雄宝殿”四字,烫金如斗。殿中,佛祖、天王及八百罗汉,法像庄严,令人肃穆敬仰。殿前,雕花石栏围一池莲花,池上三桥。凭栏倚望,波光潭影,朗澈人心,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莲花寺附近,在秦楚边界一侧的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村,有郧阳抚台设立的秦楚总镇(清代地方防卫部队),在莲花寺重建竣工之日,“哨集将士,奔辏瞻仰”。瞻仰之余,一年一度向上司呈送报告时,都要写上莲花寺,称之为“邑中不可磨灭之区”。
另据《郧阳府志》载,每逢上巳节(三月三)、清明节,郧阳府、安康府的政要都要来到这里,举行盛大的朝拜礼佛活动。
1944年,莲花寺因一场火灾被严重烧毁。
敖宗祠的家族秘史
山环水抱,一坝平畴,白墙黛瓦,绿色田园。除这些所见之外,在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村,还有一处很难被忘的地方,那就是敖宗祠。
敖宗祠,又称敖家祠、敖氏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嘉庆、同治年间,敖宗祠曾先后遭到川匪的劫掠而焚毁。现存的敖宗祠,是清同治戊辰年(1868年)重建后的遗存。
敖宗祠坐东向西,面阔四间,纵深三进。由门楼、照墙、拜堂、祖堂、祧室、东廊、西廊七个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为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歇顶。
祠堂的前厅和后堂是主要功能区,曾是竹溪县敖氏家族年节祭祖、处理宗族事务的场所。祠堂大门外有四柱的砖砌门楼,柱为盘龙石柱,柱身贴各色瓷片。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石狮前有石鼓。门楣之上,竖匾书“敖宗祠”三字,苍劲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内外装饰部分十分考究,处处雕梁画栋。梁头、脊柱、斗拱等构件绘有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祠堂外墙壁镶有以“福、禄、寿、喜”为主题的浮雕,画有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壁画。浮雕和壁画皆以青绿、土黄为主色调,间以橙、赭之色。敖宗祠的建筑及其装饰,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
敖宗祠也是鄂西北移民历史的重要见证。竹溪敖氏,于明代从江西省清江县迁入竹溪县。据《敖氏族谱》载:“余族(竹溪)一世,自才表公始有,明时(明朝)自江右高安迁安城(竹溪)。”
长期以来,竹溪县有“黄河道台敖家祠”的说法。据敖氏老辈人说,明末清初,敖家坝村的敖氏家族走出了一个做官的,任过“黄河道台”。敖道台退休后,回到敖家坝老家,带头出资修建了敖宗祠,还续了家谱。
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中国城乡。但由于时间流逝、天灾人祸等原因,至今尚保存完好的已不多见。而敖宗祠保存较为完整,对于鄂西北明清时期的宗法制度、祠堂建筑、民风民俗、家族传承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岳王庙的千年怀想
敖家坝村北面不远处,大河之畔的岳王庙村,曾有一处传奇古建筑——岳王庙,它与岳飞有着莫大关系。1982年版《竹溪县地名志》记载:“岳王庙村,位于蒋家堰西5公里。因有一庙叫岳王庙,故名。”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被宋高宗赵构以及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被迫害至死。岳飞死后,美丽的杭州西湖之畔矗立起了岳王庙。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朝廷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封其为鄂王,后世称为岳王。岳王庙是祭奠和纪念岳飞的场所。那么,竹溪县岳王庙村为什么也建起了一座岳王庙呢?
原来,与岳飞一起遇害的,还有岳飞的长子——少年英雄岳云。而除岳云之外,岳飞另有四子,即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岳飞、岳云遇害时,年幼的岳霆、岳震二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岳家故居居住。岳飞祖居河南汤阴,靖康之乱(1127年)后,北宋灭、南宋立,岳家南迁居于江州。
噩耗传来,家人闻变,赶紧护送岳霆、岳震二人逃离江州,进入湖北,改姓鄂,隐居于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
岳家与湖北渊源颇深。鄂是湖北的简称,岳飞生前的主要活动与发迹之地就在湖北一带。岳飞遇害之后,后人避乱至鄂,又改姓鄂。岳飞冤屈得以昭雪后,又被追封为鄂王。
话说这支迁徙到黄梅县的岳飞后人,生息繁衍到第十八世孙时,正是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敬重岳飞的义勇忠烈,特赐16个字作为岳家后人的排行,即“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中耀远贤”。
但岳飞后人的迁徙之路并没有停止。据《岳飞家史考》《岳氏合族家谱》载,岳霆后裔、岳飞第二十一世孙——岳秀,又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从黄梅县大河镇出发,携家眷、带家谱,辗转千里,最终来到竹溪县岳王庙村,然后插草为记,逐渐置办了田地、房产,家谱也妥善保留至今。
为纪念先祖岳飞,岳家后人修建了岳王庙,并一直采用当年康熙皇帝赐给岳家的那16个字,以排辈分、取名字,至今未乱。
药王庙的美丽与哀愁
同属岳王庙村的另一座古建筑,叫药王庙。清同治版《竹溪县志·祠祀》记载:“药王庙,县西六十里,在敖家坝河西曹慧英。”药王庙久已不存,庙前的戏楼却存在了几百年,直至20世纪90年代。药王庙戏楼的梁脊上有刻字铭记:“大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修建。”
据1992年版《竹溪县志》记载,药王庙前的戏楼属清代建筑,规制不小,造型考究。为单檐山顶、砖木结构,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阔一间,面积70平方米,砖砌基座,木板铺地,围以棱式矮栏。后台稍宽大,面阔三间,面积125平方米。
戏楼的装饰颇有特色,有矮孔花格门窗、浮雕式窗檐等。戏楼屋脊之上,棱花镂空的卷棚望檐轻巧美观,高大的封火墙头飞檐如翼。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如春秋时期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那么,岳王庙村怎么会有一座药王庙呢?
据成书于2015年的《关垭》一书中一则当地民间传说记载,约在清朝前期,关垭两边爆发瘟疫,岳王庙村人死去大半。大灾面前,一陈姓弱女子(岳王庙村赵姓大户人家独生子的妻子,其公公、丈夫均因瘟疫去世)听说秦岭终南山里有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能治瘟疫,便下定决心前去寻医问药,以解救乡亲。
这终南山,就是“寿比南山”中的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还是唐朝“药王”孙思邈隐居之地。但是,此山地形艰险、道路崎岖。要想到达,困难重重。
但救人心切的陈氏不畏艰险,委托乡亲照料其幼子,只身背上干粮,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终南山寻找到了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药王孙思邈的后人)祭父文,讨要并带回了治疗瘟疫的中草药。陈氏将草药熬成药汤,分发给乡亲和过往行人免费饮用,终于控制了瘟疫。
之后,乡亲们要建庙以感谢陈氏之恩。陈氏婉言谢绝,说这都是终南山高人的功劳。于是,乡亲们捐资在岳王庙村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塑了一尊药王像,以此纪念陈氏的事迹,并感恩药王后人施药救人的恩德。
此后,在陈氏的操持下,赵家家业又兴旺起来。陈氏出资在药王庙旁建了一座戏楼,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都要举办盛大庙会,请戏班子为乡亲们唱大戏。此外,陈氏还常接济乡邻,并出资修路。
就在人们决定在药王庙前为陈氏立一座牌坊时,牌坊倒了数次,就是立不起来。在当时,有一种迷信说法,即“烈女不贞,牌坊不立”。人们一时怀疑陈氏清白,致陈氏气急攻心,悬梁自尽。
但真实情况是,陈氏为避“寡妇门前是非多”之嫌,让娘家弟弟和弟媳来家中居住,弟弟在陈氏房间里遗落了男人的衣物。县令得知真相后,亲自为陈氏操办丧事,重立牌坊。
在传说的结尾,善良的岳王庙村村民为之加了一段神话情节,使故事更加感人:牌坊立好后,突然乌云滚滚,暴雨骤下。此后,只要药王庙的庙会上唱大戏,天就会下雨。
佛洞湾的佛像洞窟
竹溪县洞沟河自敖家坝村河口流出,与源出鄂陕边界的秋沟河汇合,始称大河。大河东流四五里,在一个叫小河口的地方受阻于一脉小丘,便迂回向南,拐出一个河湾。小丘壁立,丘壁上有诸多洞窟。这就是佛洞湾所在。清同治版《竹溪县志·舆地》记载:“佛洞湾,县西五十五里。岩上古洞内有观音、罗汉佛像,邢育森至今犹存。”这是竹溪县地方史志中关于佛洞湾的唯一记载。要说清佛洞湾的故事,不是件易事。好在,佛洞湾周边颇多来历不凡的地名或可透视它的来历。佛洞湾东邻小河口,这里曾是鄂陕之交一个繁华的老街集市;北侧是莲花坪,闻名鄂西北的佛教圣地——莲花寺的矗立地;往西不远,则是关垭楚长城,昔为秦楚边防,也是古代鄂西北通往关中乃至大西北的通道之一。唐麟德二年(665年),来自关中的龙象和尚过关垭后,云游至此,看中了莲花坪一带山环水抱的风水,毅然于此地开创了莲花寺。唐代之后,莲花寺虽屡遭劫难,但一直香火不绝,直到民国年间。佛洞湾的佛像洞窟极有可能附属于莲花寺,其功能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那样,在崖壁上开凿洞窟以供奉佛像。此外,按清同治版《竹溪县志》所记载,清代,蒋家堰除莲花寺之外,还有诸多寺庙,如隐月寺、双黄庙、观音堂等。佛洞湾供奉佛像的洞窟群,就算不是莲花寺的附属,也应该是在莲花寺的影响下而兴建的一处重要的佛寺建筑。能够佐证的是,直到数十年前,佛洞湾洞窟之外还残存有飞檐、廊柱等建筑残件。现在,佛洞湾洞窟前的台地上,尚能看出房屋地基痕迹。如今,佛洞湾崖壁之下有一条早已荒废的古道,人迹罕至,荒草蔓径。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即贯通鄂西北到陕西的汉白(汉中到白河)公路还没有开通之前,这条路是鄂西北竹溪县北部地区一条交通主干道新堂爱,是秦楚古道之一。这条古道曾东连竹溪县蒋家堰镇,至竹溪县城,进而通达更远的江汉一带;西接蒋家堰镇敖家坝村、岳王庙村,然后翻过关垭,去往陕西安康、关中。这条路上,兴盛过许多城镇、集市。如西小河口集市,俗称小河口老街,正是佛洞湾所在地。20世纪30年代,小河口老街是秦巴山区远近闻名的繁华集市。它占据秦楚古道,收纳三条河流之交汇,又西邻关垭,故繁密的人流、物流在此西进东出。尤其是小河口老街紧邻莲花寺,每年正月初一、十五的庙会,更是令小河口老街热闹非凡。人们在逛庙会之余,不少善男信女会顺便到佛洞湾燃香烧表,祈福礼佛。如上所述,清同治年间,佛洞湾里的佛像是完整保存的。而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里香火旺盛,信徒众多。
如今,莲花寺已然不存。小河口老街也几乎没了踪影,仅余一架沧桑的石拱桥静默在夕阳残照中。唯有佛洞湾崖壁上的洞窟,如岁月在秦楚古道裂开的一张张巨口,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期待着新的人文勃兴。
文:阚韶辉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争战于此,使竹溪县蒋家堰镇成为 “朝秦暮楚”之地。唐代,蒋家堰镇是佛教南传的中转站。明清时期,鄂陕之间的民间商贸十分活跃,“露水集”闻名遐迩。今日之竹溪县蒋家堰镇,已成为鄂陕相连的口子镇。沧桑的古建筑,见证、承载了古镇丰厚的历史人文。
莲花寺的前世今生
唐麟德二年(665年),一位法号龙象的高僧,芒鞋布履执锡杖,自关中出发,东行南下,一路风尘仆仆,翻越关垭,南行至小河口,见此地山环水绕,山清水秀,人闲野绿,顿生弘扬佛法之宏愿,毅然停驻,以筚路蓝缕之功创建了莲花寺。
同治版《竹溪县志·艺文》之《莲花寺记》载:“邑西有莲花寺,为唐麟德二年龙象和尚所建。”1992年版《竹溪县志》记载:“公元665年(唐德麟二年),龙象和尚在今蒋家堰小河口建莲花寺,为佛教发源地。”
大唐盛世,佛教迎来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猛鬼煞星。莲花寺发祥了鄂西北的佛教,成为佛教自西北向南方传播的中转站。
“祗树园林,慧日照临慈荫远;莲花寺中,清风吹拂妙香多。”“花雨缤纷痧友家园,绕画屏而点缀;慈云缥缈,傍诰轴以来临。”这是留传至今的莲花寺的著名楹联阿旗绿源网,表达了佛教文化之要义,写出了莲花寺优美自然环境,从中可见当年莲花寺的庄严与繁盛。
史载,盛唐时期的莲花寺,有僧众百余人、房屋三百多间,其建筑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武汉市归元寺的著名佛教禅院。
龙象和尚开创莲花寺之后,千年岁月流逝,中国的政治中心在政局动荡中东移南下,鄂西北隐于历史舞台的边缘,香火不绝的莲花寺也由此隐匿于史志之外。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夏,祥瑞之兆降临莲花寺。莲花池的泉水涌动不绝,莲花盛开多日不止。见此情景,寺中住持密印和尚改“莲花寺”为“莲花禅林”,并对莲花寺予以扩建,使之规模远胜盛唐。
清乾隆二十九年。莲花寺住持先智和尚进一步扩大其规制,立十方碑,遵丛林规则,开坛说戒。清代的莲花寺,是鄂西北佛教的中心,故有诸多高僧于此寺长年清修。清人张忻有《莲花寺》诗云:“喜见慧上人,兀坐形枯槁。面壁二十年,禅空已了了。”
至近代,莲花寺又走出一位著名高僧——印光大师(1861年—1940年)。印光大师早年多病,二十岁时去往终南山五台莲花洞出家,后辗转来到莲花寺,一边打杂,一边习经念佛。
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修得净土宗正果的印光大师离开莲花寺,至浙江普陀山,居法雨寺,往来于江浙、上海一带,讲经说法,宣扬净土宗。后人称其为近代净土宗之泰斗、我国近代佛学史上的一代巨擘。
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西征路过竹溪县,焚毁了莲花寺。
借助《莲花寺记》,今天,我们尚能详细了解清代中期莲花寺的格局:其殿宇三重,台阶及檐楹,皆方石为之,规制严整。中殿檐下,“大雄宝殿”四字,烫金如斗。殿中,佛祖、天王及八百罗汉,法像庄严,令人肃穆敬仰。殿前,雕花石栏围一池莲花,池上三桥。凭栏倚望,波光潭影,朗澈人心,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莲花寺附近,在秦楚边界一侧的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村,有郧阳抚台设立的秦楚总镇(清代地方防卫部队),在莲花寺重建竣工之日,“哨集将士,奔辏瞻仰”。瞻仰之余,一年一度向上司呈送报告时,都要写上莲花寺,称之为“邑中不可磨灭之区”。
另据《郧阳府志》载,每逢上巳节(三月三)、清明节,郧阳府、安康府的政要都要来到这里,举行盛大的朝拜礼佛活动。
1944年,莲花寺因一场火灾被严重烧毁。
敖宗祠的家族秘史
山环水抱,一坝平畴,白墙黛瓦,绿色田园。除这些所见之外,在竹溪县蒋家堰镇敖家坝村,还有一处很难被忘的地方,那就是敖宗祠。
敖宗祠,又称敖家祠、敖氏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嘉庆、同治年间,敖宗祠曾先后遭到川匪的劫掠而焚毁。现存的敖宗祠,是清同治戊辰年(1868年)重建后的遗存。
敖宗祠坐东向西,面阔四间,纵深三进。由门楼、照墙、拜堂、祖堂、祧室、东廊、西廊七个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为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歇顶。
祠堂的前厅和后堂是主要功能区,曾是竹溪县敖氏家族年节祭祖、处理宗族事务的场所。祠堂大门外有四柱的砖砌门楼,柱为盘龙石柱,柱身贴各色瓷片。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石狮前有石鼓。门楣之上,竖匾书“敖宗祠”三字,苍劲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祠堂内外装饰部分十分考究,处处雕梁画栋。梁头、脊柱、斗拱等构件绘有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祠堂外墙壁镶有以“福、禄、寿、喜”为主题的浮雕,画有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壁画。浮雕和壁画皆以青绿、土黄为主色调,间以橙、赭之色。敖宗祠的建筑及其装饰,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
敖宗祠也是鄂西北移民历史的重要见证。竹溪敖氏,于明代从江西省清江县迁入竹溪县。据《敖氏族谱》载:“余族(竹溪)一世,自才表公始有,明时(明朝)自江右高安迁安城(竹溪)。”
长期以来,竹溪县有“黄河道台敖家祠”的说法。据敖氏老辈人说,明末清初,敖家坝村的敖氏家族走出了一个做官的,任过“黄河道台”。敖道台退休后,回到敖家坝老家,带头出资修建了敖宗祠,还续了家谱。
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中国城乡。但由于时间流逝、天灾人祸等原因,至今尚保存完好的已不多见。而敖宗祠保存较为完整,对于鄂西北明清时期的宗法制度、祠堂建筑、民风民俗、家族传承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岳王庙的千年怀想
敖家坝村北面不远处,大河之畔的岳王庙村,曾有一处传奇古建筑——岳王庙,它与岳飞有着莫大关系。1982年版《竹溪县地名志》记载:“岳王庙村,位于蒋家堰西5公里。因有一庙叫岳王庙,故名。”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被宋高宗赵构以及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被迫害至死。岳飞死后,美丽的杭州西湖之畔矗立起了岳王庙。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朝廷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封其为鄂王,后世称为岳王。岳王庙是祭奠和纪念岳飞的场所。那么,竹溪县岳王庙村为什么也建起了一座岳王庙呢?
原来,与岳飞一起遇害的,还有岳飞的长子——少年英雄岳云。而除岳云之外,岳飞另有四子,即岳雷、岳霖、岳震、岳霆。岳飞、岳云遇害时,年幼的岳霆、岳震二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岳家故居居住。岳飞祖居河南汤阴,靖康之乱(1127年)后,北宋灭、南宋立,岳家南迁居于江州。
噩耗传来,家人闻变,赶紧护送岳霆、岳震二人逃离江州,进入湖北,改姓鄂,隐居于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
岳家与湖北渊源颇深。鄂是湖北的简称,岳飞生前的主要活动与发迹之地就在湖北一带。岳飞遇害之后,后人避乱至鄂,又改姓鄂。岳飞冤屈得以昭雪后,又被追封为鄂王。
话说这支迁徙到黄梅县的岳飞后人,生息繁衍到第十八世孙时,正是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敬重岳飞的义勇忠烈,特赐16个字作为岳家后人的排行,即“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修喜彩,中耀远贤”。
但岳飞后人的迁徙之路并没有停止。据《岳飞家史考》《岳氏合族家谱》载,岳霆后裔、岳飞第二十一世孙——岳秀,又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从黄梅县大河镇出发,携家眷、带家谱,辗转千里,最终来到竹溪县岳王庙村,然后插草为记,逐渐置办了田地、房产,家谱也妥善保留至今。
为纪念先祖岳飞,岳家后人修建了岳王庙,并一直采用当年康熙皇帝赐给岳家的那16个字,以排辈分、取名字,至今未乱。
药王庙的美丽与哀愁
同属岳王庙村的另一座古建筑,叫药王庙。清同治版《竹溪县志·祠祀》记载:“药王庙,县西六十里,在敖家坝河西曹慧英。”药王庙久已不存,庙前的戏楼却存在了几百年,直至20世纪90年代。药王庙戏楼的梁脊上有刻字铭记:“大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修建。”
据1992年版《竹溪县志》记载,药王庙前的戏楼属清代建筑,规制不小,造型考究。为单檐山顶、砖木结构,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阔一间,面积70平方米,砖砌基座,木板铺地,围以棱式矮栏。后台稍宽大,面阔三间,面积125平方米。
戏楼的装饰颇有特色,有矮孔花格门窗、浮雕式窗檐等。戏楼屋脊之上,棱花镂空的卷棚望檐轻巧美观,高大的封火墙头飞檐如翼。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如春秋时期的扁鹊、唐代的孙思邈。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那么,岳王庙村怎么会有一座药王庙呢?
据成书于2015年的《关垭》一书中一则当地民间传说记载,约在清朝前期,关垭两边爆发瘟疫,岳王庙村人死去大半。大灾面前,一陈姓弱女子(岳王庙村赵姓大户人家独生子的妻子,其公公、丈夫均因瘟疫去世)听说秦岭终南山里有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能治瘟疫,便下定决心前去寻医问药,以解救乡亲。
这终南山,就是“寿比南山”中的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之美称,还是唐朝“药王”孙思邈隐居之地。但是,此山地形艰险、道路崎岖。要想到达,困难重重。
但救人心切的陈氏不畏艰险,委托乡亲照料其幼子,只身背上干粮,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终南山寻找到了一位医术高超之人(药王孙思邈的后人)祭父文,讨要并带回了治疗瘟疫的中草药。陈氏将草药熬成药汤,分发给乡亲和过往行人免费饮用,终于控制了瘟疫。
之后,乡亲们要建庙以感谢陈氏之恩。陈氏婉言谢绝,说这都是终南山高人的功劳。于是,乡亲们捐资在岳王庙村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塑了一尊药王像,以此纪念陈氏的事迹,并感恩药王后人施药救人的恩德。
此后,在陈氏的操持下,赵家家业又兴旺起来。陈氏出资在药王庙旁建了一座戏楼,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都要举办盛大庙会,请戏班子为乡亲们唱大戏。此外,陈氏还常接济乡邻,并出资修路。
就在人们决定在药王庙前为陈氏立一座牌坊时,牌坊倒了数次,就是立不起来。在当时,有一种迷信说法,即“烈女不贞,牌坊不立”。人们一时怀疑陈氏清白,致陈氏气急攻心,悬梁自尽。
但真实情况是,陈氏为避“寡妇门前是非多”之嫌,让娘家弟弟和弟媳来家中居住,弟弟在陈氏房间里遗落了男人的衣物。县令得知真相后,亲自为陈氏操办丧事,重立牌坊。
在传说的结尾,善良的岳王庙村村民为之加了一段神话情节,使故事更加感人:牌坊立好后,突然乌云滚滚,暴雨骤下。此后,只要药王庙的庙会上唱大戏,天就会下雨。
佛洞湾的佛像洞窟
竹溪县洞沟河自敖家坝村河口流出,与源出鄂陕边界的秋沟河汇合,始称大河。大河东流四五里,在一个叫小河口的地方受阻于一脉小丘,便迂回向南,拐出一个河湾。小丘壁立,丘壁上有诸多洞窟。这就是佛洞湾所在。清同治版《竹溪县志·舆地》记载:“佛洞湾,县西五十五里。岩上古洞内有观音、罗汉佛像,邢育森至今犹存。”这是竹溪县地方史志中关于佛洞湾的唯一记载。要说清佛洞湾的故事,不是件易事。好在,佛洞湾周边颇多来历不凡的地名或可透视它的来历。佛洞湾东邻小河口,这里曾是鄂陕之交一个繁华的老街集市;北侧是莲花坪,闻名鄂西北的佛教圣地——莲花寺的矗立地;往西不远,则是关垭楚长城,昔为秦楚边防,也是古代鄂西北通往关中乃至大西北的通道之一。唐麟德二年(665年),来自关中的龙象和尚过关垭后,云游至此,看中了莲花坪一带山环水抱的风水,毅然于此地开创了莲花寺。唐代之后,莲花寺虽屡遭劫难,但一直香火不绝,直到民国年间。佛洞湾的佛像洞窟极有可能附属于莲花寺,其功能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那样,在崖壁上开凿洞窟以供奉佛像。此外,按清同治版《竹溪县志》所记载,清代,蒋家堰除莲花寺之外,还有诸多寺庙,如隐月寺、双黄庙、观音堂等。佛洞湾供奉佛像的洞窟群,就算不是莲花寺的附属,也应该是在莲花寺的影响下而兴建的一处重要的佛寺建筑。能够佐证的是,直到数十年前,佛洞湾洞窟之外还残存有飞檐、廊柱等建筑残件。现在,佛洞湾洞窟前的台地上,尚能看出房屋地基痕迹。如今,佛洞湾崖壁之下有一条早已荒废的古道,人迹罕至,荒草蔓径。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即贯通鄂西北到陕西的汉白(汉中到白河)公路还没有开通之前,这条路是鄂西北竹溪县北部地区一条交通主干道新堂爱,是秦楚古道之一。这条古道曾东连竹溪县蒋家堰镇,至竹溪县城,进而通达更远的江汉一带;西接蒋家堰镇敖家坝村、岳王庙村,然后翻过关垭,去往陕西安康、关中。这条路上,兴盛过许多城镇、集市。如西小河口集市,俗称小河口老街,正是佛洞湾所在地。20世纪30年代,小河口老街是秦巴山区远近闻名的繁华集市。它占据秦楚古道,收纳三条河流之交汇,又西邻关垭,故繁密的人流、物流在此西进东出。尤其是小河口老街紧邻莲花寺,每年正月初一、十五的庙会,更是令小河口老街热闹非凡。人们在逛庙会之余,不少善男信女会顺便到佛洞湾燃香烧表,祈福礼佛。如上所述,清同治年间,佛洞湾里的佛像是完整保存的。而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里香火旺盛,信徒众多。
如今,莲花寺已然不存。小河口老街也几乎没了踪影,仅余一架沧桑的石拱桥静默在夕阳残照中。唯有佛洞湾崖壁上的洞窟,如岁月在秦楚古道裂开的一张张巨口,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期待着新的人文勃兴。
文:阚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