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13 19:05:21   全部文章   0/213

【探寻】天下崆峒有五,哪个是真崆峒--平凉日报

【探寻】天下崆峒有五,哪个是真崆峒?-平凉日报



历史上有“名人效应”现象,指名人的某个历史遗迹本在某处,后来却群起仿效而说成许多处。平凉的崆峒山也有这种“名人效应”。
由于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传说,“崆峒”二字寓意特指仙山、仙境的意思,于是其他地方的山,就有改名或被混名为“崆峒”的。在甘肃省外的有河南临汝、江西赣县、四川平武县龙州崆峒山。在甘肃境内还有岷县、酒泉、临洮、皋兰有崆峒山的说法。于是也就有了究竟哪里的崆峒山才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地的争辩。

这种歧说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皇甫枚《三水小牍》:“汝州临汝县南十八里,广成坡之西垠,有小山曰崆峒,即黄帝访道之地,广成子所隐也。祠在山东麓。尝上广成子像。戴独角巾,披紫霞衣,二侍童而已。”但《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而临汝县在河南省,与“西”的方位矛盾,而且是“小山”。此山称为“崆峒”的原因,在后文解释。
清钮琇《觚賸》卷六《崆峒鹤》:“天下崆峒山五。其在秦地者,庆阳平凉之间,相传为黄帝问道处。山之绝顶有洞,每天日晴霁,则玄鹤一双从洞中盘旋而下,翅大如车轮。石壁古文云:此鹤是尧时,甲申载始见,顺治四年复见二雏,今是山遂有四鹤。”所谓在“庆阳平凉之间”房星彤,是因庆阳有个叫“小崆峒”的山。而这应是出生在庆阳的明代李梦阳号崆峒子,但这里并没有黄帝在此问道于广成子的说法。
清代曾任陕西巡抚的张祥河《关陇寓中偶忆编》:“宇内之山名空同者东北灵异档案,曰平凉、曰蓟州、曰岷州、肃州、狄道、西和,以为黄帝广成之迹者,惟蓟与平凉而已。考《史记》黄帝西至空同,登笄头山。汉武西登崆峒出萧关。蓟汝在东,平凉正其西也。且笄头在空同之旁,萧关在空同北二十里,俱属平凉。余《望空同山》诗:登笄头山拜广成,萧关原隶平凉城,蓟汝不得争其名。正谓此矣。”

说岷州即岷县、肃州即酒泉、狄道即临洮、西和等有崆峒山,都是从杜甫的诗而误解的。
唐代汝州刺史卢贞给这里的崆峒山立碑说:“《庄子》述黄帝问道崆峒蓝魔i9,遂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隗。皆与此山接壤,则为近是。”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三:“空同山赵音奇,汝州、岷州皆有之。老杜《送高适书记赴武威》:空同小麦熟,且愿休王师。又以诗寄之云:主将收才子,空同足凯歌。皆岷州之空同也。杜乃用之于武威之诗何哉?盖武威唐为凉州都督府,与岷州俱隶陇右道,则送适诗虽及之无伤也。《庄子》载黄帝见广成子于空同之上,《史记》亦载黄帝西至于空同。成玄英疏《庄子》,谓在西北界,则是以为汝州之空同。韦昭注《史记》,乃谓在陇右,则以为是岷州之空同。将孰信邪?余谓庄生述黄帝问道,又言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隗。其地与汝州接,则是汝州空同无疑矣。余尝至汝州共享卫士,登兹山而访其道,有所谓广成泽者,有所谓广成城者,有所谓广成庙者。宣和间,太守林时敷尝以是请建道观,其考详也。《寰宇记》又载泾州安定有笄头山,一名空同山,又以为黄帝问道之地,益无据。而卢正援《尔雅》之说,谓北载斗极为空同。其地远,华夏之君所不到。此又荒忽怪诞之言也。”

卢贞与葛立方力说蓟州、蓟汝即河南临汝县的崆峒山,才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那座山。但是他的理由完全是错误的,是张冠李戴了。他所说的“黄帝问道当旺爸爸,又言游襄城,登具茨”,是指《庄子·徐无鬼》下面一段话:“黄帝将见大隗騩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这也是一则寓言。黄帝要到具茨之山(在今河南密县)访问名叫大隗的人,向他问道。但走到襄城(今河南襄城县)时,他们七位圣人都迷了路,又不见可问路的大人,只好问碰见的牧马童子。不料,他既知道这座山,又知道大隗在哪里。于是又向他问怎样治理天下。小童回答是:“治理天下,也和牧马没有不同,就是除去马害罢了。”文章结尾是:“黄帝叩头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可见,这和《庄子·在宥》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主题与写法一样,大隗与方明等人名都是虚拟的。文章也是宣扬无为而治。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一《汝州》:“空桐山:州西南六十里。唐卢贞云:天下崆峒有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庄子》称黄帝问道崆峒,游襄城,登具茨,访大隗,皆与此山相接。今山上有广成庙,下有广成城。汉广成苑盖亦因山以名也。”
襄城在河南中部,而临汝在西部,其中隔了个郏县。葛立方却说“其地与汝州接”,从而说成黄帝于此处问道广成子。原文说黄帝要登具茨之山,因迷路而未登,却被改编成登上具茨山。葛立方否定平凉崆峒说的理由是:“(平凉)空同,其地远,华夏之君所不到。”这说明他没有读懂《庄子》,《庄子》正是说黄帝不远千里而到平凉来向广成子问道。
但明胡诗《珍珠船》卷七《崆峒》:“相传崆峒有三。一在安定,一在临洮。庄周述黄帝问道崆峒,遂游襄城草蛉卵,登具茨,皆与此山接壤。余按,庄子游襄城,自访大隗事,与问道崆峒无涉。又,巩昌西和县、顺天府蓟州、江西赣州府、四川铜梁县龙州宣抚司,并有崆峒山。广东阳春亦有崆峒岩。鸿荒之迹,不可究诘也山田信夫。”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甲集:“崆峒山在松州,属龙州,西北接番界,蜀破后路不通。”
清陈祥裔《蜀都碎事》卷二:“崆峒山在龙安西北,峡谷深险,直接吐蕃界。以似平凉之崆峒,故名。”龙州、龙安,都指今四川平武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崆峒山”条也说:“在四川平武县西。山谷幽深。直接番界。似平凉之崆峒,故名。”似平凉之崆峒,故名。即本有另名,但因崆峒的盛名致使本名不见记载。
苏轼《郁孤台》:“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查注:在江西赣州郡城南,一名空山。即今江西西南赣县。空山应是本名,趋同为崆峒之名。
刘克庄《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江西省志》:“崆峒山自南康县蜿蜒而来,章、贡二水夹以北驰。”
广东阳春县有崆峒岩。明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一○一广东阳春县:“空桐岩:县西南十五里,石壁穹窿,深广数十丈。”从全国言,居汝州、临洮、安定之后,故又名第四崆峒山。
明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六十宕州城岷山条附言:“崆峒山在卫西二十里。《通典》:秦蒙恬筑长城,起于崆峒山,自山傍洮水而东,今州境有古长城。宋祈曰:汉武帝逾陇西,登崆峒,盖此山。误矣。”
同书卷六十三《肃州府·崆峒山》:“在卫东六十里。《括地志》:古西戎地。司马迁谓黄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指此山也。”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潘长甬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号: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3
出品:平凉日报社全媒体工作室
监制:李建军
编辑:李泾平
技术:崔烘奖
法律顾问:张忠义
投稿邮箱:plrbweixin@163.com
联系电话:130341885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