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走读乐山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竹根微党建
【掌故】走读乐山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竹根微党建
叮咚街、铁牛门、张公桥、肖公嘴、老霄顶...
这些地名相信乐山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这些地名不仅承载了乐山人的记忆
也是许多乐山人浓浓乡愁的寄托
更是我们乐山历史的“文化坐标”
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作为乐山人的你
应该了解
叮咚街
乐山城区府街旁,有一条历史文化深厚的街,名叫叮咚街,这条街的得名与一眼井有关,更与宋代名人黄庭坚有关。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黄庭坚乘船来到乐山。在高标山下的广福院内,黄庭坚看到一眼老井,静听美妙的滴水声,不觉诗兴大发,立即为这里取了一个雅致的名称,叫“方响洞”,并赋诗记其事。诗的题目《题丁东水》,内容是: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到今。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到了明代,地方志书上仍然称这眼井为方响洞,但民间更多称之为叮咚井或丁东井。到了清代,广福院前面的路已经形成为街道,人们称这条街为“叮咚街”。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乐山县志》中的“府城图”,就将此街写作“叮咚街”。
新中国成立以后,叮咚街高楼林立,叮咚井成为街道中的文物,1984年7月12日,乐山市(县级)政府将叮咚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在井旁设置了一个保护标志。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位于叮咚街中间的井,有碍于街面拓展和交通安全,人们将叮咚井迁向月咡塘旁,这项工程于1990年竣工。迁址离原址100米远,并在井上新建一方亭围罩,以利于保护。
铁牛门
铁牛门正式名称叫丽正门,是目前乐山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门之一,古时为乐山重要的水运集散门户。“丽”表示这座城楼华丽高雅,是嘉州人接待宾客的地方;“正”表示嘉州城门之正南,也是城门的起点。
由于当时这里经常涨大水,嘉州人铸造了两条铁牛,摆在丽正门外。两条铁牛镇水,成为了嘉州城的八景之一,但水患无情,洪水不断侵扰嘉州古城,将其中一条铁牛所在的地方冲垮,铁牛被洪水卷走。民间传说,这两条铁牛是一牡一牝,一条在陆地,一条在水下。
到了清乾隆年间,只剩下一条铁牛了。清道光年间,洪水又卷走了剩下的那条铁牛,剩下丽正门保存至今。
目前,丽正门保存完好,门卷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宽4米,老百姓仍然称呼其为铁牛门。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到乐山考察古建筑,都要到这里来,它是嘉州古城的代表性城门,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平羌小三峡
岷江从成都平原流向古嘉州的一段水域,被称为锦江、外江、府河。
其中,府河上的三峡,又称蜀江第一峡。在没有设郡县之前,这个峡叫熊耳峡,形容峡的外观像熊的耳朵。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蜀江第一峡属南安县境地,以县名冠之,称为“南安峡”。北周之后,刘特良南安县名消失,出现了平羌县,改称为“平羌峡”。唐代李白从平羌峡经过,留下了名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继李白之后,杜甫又在云阳给到嘉州任职的岑参写了一封信,并赋诗一首,诗名为《寄岑嘉州》:“不见故人十年余,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脁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
清同治《嘉定府志》在介绍平羌三峡时指出:“锦江山北,上,犁头峡,中,飞蛾峡,下,平羌峡彭小枫上将,李白诗‘夜发清溪向三峡’,杜甫诗‘外江三峡且相接’皆指此”。
犁头峡,是从成都到这里的第一峡,峡两岸丹崖翠壁,峡口窄弯,状似农夫耕田用的犁头spy女团。峡谷两侧水下石洞较多,盛产江团鱼,鱼肉肥嫩,无甲,味极鲜。民间称峡谷下面的石洞为“鱼窝”。离鱼窝不远的峡右岸,有天公山,临江壁立,刻有菩萨,有神龛,龛两侧有对联:“芙蓉关江,嘉阳风水”,民间称这里是观音岩。
飞蛾峡,又称背蛾峡。较犁头峡宽,两岸碧峰耸峙,江回山转,绮丽多姿。江右岸有大佛,又名涌佛山。保存着唐代尚未凿刻完的平羌大佛。
到了平羌峡,水平如镜,清幽迷离,恍若画境。峡右岸有狮子头、钓鱼台。传说当年李白离蜀之前,到这里垂钓过,后人为了纪念他,称此石为“李白钓鱼台”。
平羌三峡之尾中国口琴网,有锦江山和荔枝湾,是名人流寓和作诗文的地方涵合园。宋代,锦江山上有太白亭,以纪念李白在此创作《峨眉山月歌》。黄庭坚追随李白遗踪到了这里,亲自书写了李白的这首诗,还题写了太白亭的匾额。
张公桥
乐山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治理水患成为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内容之一。带领老百姓治水的官吏,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对象。到了清代,出了一个治水官吏,他的名字叫张能鳞。
张能鳞是上川南道分守。上川南道是一种行政区划名称,下辖雅州府、宁远府、嘉定府,道署在嘉定府大拿网。
张能鳞在嘉州指挥治水,干了两件大事:一是重修牛头堰,二是重修竹公溪上的桥。
1662年,青衣江水涨,冲毁河堤良田,河中积沙石与河岸一样高,青衣江下游的3条堰渠全部被冲毁,方圆30里内依靠堰渠灌溉的农民没有水吃,庄稼颗粒无收。张能鳞在视察灾情时,认为修堰是当务之急。
涉及到经费,张能鳞带头筹款,从他的俸禄里面捐米百石惑世血莲。其他官员见张能鳞都捐了这么多,也纷纷跟着出捐。有了工钱和大米,苏稽上下立即动员起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堤堰修好。新的堰渠比原来流水量大,而且更牢固,可灌溉良田千亩。
得知修堰渠募捐的钱、粮没有用完,张能鳞又主持整治竹公溪,在竹公溪口汇入岷江的地方修了一座石拱桥。嘉州城里的老百姓将此桥称为“张公桥”。
(甘国江)
来源:乐山发布
叮咚街、铁牛门、张公桥、肖公嘴、老霄顶...
这些地名相信乐山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这些地名不仅承载了乐山人的记忆
也是许多乐山人浓浓乡愁的寄托
更是我们乐山历史的“文化坐标”
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作为乐山人的你
应该了解
叮咚街
乐山城区府街旁,有一条历史文化深厚的街,名叫叮咚街,这条街的得名与一眼井有关,更与宋代名人黄庭坚有关。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黄庭坚乘船来到乐山。在高标山下的广福院内,黄庭坚看到一眼老井,静听美妙的滴水声,不觉诗兴大发,立即为这里取了一个雅致的名称,叫“方响洞”,并赋诗记其事。诗的题目《题丁东水》,内容是: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到今。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到了明代,地方志书上仍然称这眼井为方响洞,但民间更多称之为叮咚井或丁东井。到了清代,广福院前面的路已经形成为街道,人们称这条街为“叮咚街”。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乐山县志》中的“府城图”,就将此街写作“叮咚街”。
新中国成立以后,叮咚街高楼林立,叮咚井成为街道中的文物,1984年7月12日,乐山市(县级)政府将叮咚井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在井旁设置了一个保护标志。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位于叮咚街中间的井,有碍于街面拓展和交通安全,人们将叮咚井迁向月咡塘旁,这项工程于1990年竣工。迁址离原址100米远,并在井上新建一方亭围罩,以利于保护。
铁牛门
铁牛门正式名称叫丽正门,是目前乐山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门之一,古时为乐山重要的水运集散门户。“丽”表示这座城楼华丽高雅,是嘉州人接待宾客的地方;“正”表示嘉州城门之正南,也是城门的起点。
由于当时这里经常涨大水,嘉州人铸造了两条铁牛,摆在丽正门外。两条铁牛镇水,成为了嘉州城的八景之一,但水患无情,洪水不断侵扰嘉州古城,将其中一条铁牛所在的地方冲垮,铁牛被洪水卷走。民间传说,这两条铁牛是一牡一牝,一条在陆地,一条在水下。
到了清乾隆年间,只剩下一条铁牛了。清道光年间,洪水又卷走了剩下的那条铁牛,剩下丽正门保存至今。
目前,丽正门保存完好,门卷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宽4米,老百姓仍然称呼其为铁牛门。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到乐山考察古建筑,都要到这里来,它是嘉州古城的代表性城门,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平羌小三峡
岷江从成都平原流向古嘉州的一段水域,被称为锦江、外江、府河。
其中,府河上的三峡,又称蜀江第一峡。在没有设郡县之前,这个峡叫熊耳峡,形容峡的外观像熊的耳朵。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蜀江第一峡属南安县境地,以县名冠之,称为“南安峡”。北周之后,刘特良南安县名消失,出现了平羌县,改称为“平羌峡”。唐代李白从平羌峡经过,留下了名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继李白之后,杜甫又在云阳给到嘉州任职的岑参写了一封信,并赋诗一首,诗名为《寄岑嘉州》:“不见故人十年余,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脁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
清同治《嘉定府志》在介绍平羌三峡时指出:“锦江山北,上,犁头峡,中,飞蛾峡,下,平羌峡彭小枫上将,李白诗‘夜发清溪向三峡’,杜甫诗‘外江三峡且相接’皆指此”。
犁头峡,是从成都到这里的第一峡,峡两岸丹崖翠壁,峡口窄弯,状似农夫耕田用的犁头spy女团。峡谷两侧水下石洞较多,盛产江团鱼,鱼肉肥嫩,无甲,味极鲜。民间称峡谷下面的石洞为“鱼窝”。离鱼窝不远的峡右岸,有天公山,临江壁立,刻有菩萨,有神龛,龛两侧有对联:“芙蓉关江,嘉阳风水”,民间称这里是观音岩。
飞蛾峡,又称背蛾峡。较犁头峡宽,两岸碧峰耸峙,江回山转,绮丽多姿。江右岸有大佛,又名涌佛山。保存着唐代尚未凿刻完的平羌大佛。
到了平羌峡,水平如镜,清幽迷离,恍若画境。峡右岸有狮子头、钓鱼台。传说当年李白离蜀之前,到这里垂钓过,后人为了纪念他,称此石为“李白钓鱼台”。
平羌三峡之尾中国口琴网,有锦江山和荔枝湾,是名人流寓和作诗文的地方涵合园。宋代,锦江山上有太白亭,以纪念李白在此创作《峨眉山月歌》。黄庭坚追随李白遗踪到了这里,亲自书写了李白的这首诗,还题写了太白亭的匾额。
张公桥
乐山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治理水患成为人们与大自然斗争的内容之一。带领老百姓治水的官吏,就成为引人注目的对象。到了清代,出了一个治水官吏,他的名字叫张能鳞。
张能鳞是上川南道分守。上川南道是一种行政区划名称,下辖雅州府、宁远府、嘉定府,道署在嘉定府大拿网。
张能鳞在嘉州指挥治水,干了两件大事:一是重修牛头堰,二是重修竹公溪上的桥。
1662年,青衣江水涨,冲毁河堤良田,河中积沙石与河岸一样高,青衣江下游的3条堰渠全部被冲毁,方圆30里内依靠堰渠灌溉的农民没有水吃,庄稼颗粒无收。张能鳞在视察灾情时,认为修堰是当务之急。
涉及到经费,张能鳞带头筹款,从他的俸禄里面捐米百石惑世血莲。其他官员见张能鳞都捐了这么多,也纷纷跟着出捐。有了工钱和大米,苏稽上下立即动员起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堤堰修好。新的堰渠比原来流水量大,而且更牢固,可灌溉良田千亩。
得知修堰渠募捐的钱、粮没有用完,张能鳞又主持整治竹公溪,在竹公溪口汇入岷江的地方修了一座石拱桥。嘉州城里的老百姓将此桥称为“张公桥”。
(甘国江)
来源: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