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影评】可唔可以成熟啲?──彭浩翔/李敏筆下港男大對決-阅电影
【授权影评】可唔可以成熟啲?──彭浩翔/李敏筆下港男大對決-阅电影
最近上映的兩齣愛情電影皆以「男友不長大」為女主角的主要煩惱,取態則有差異,結局一團圓、一仳離。《春嬌救志明》是愛情喜劇,男主角被視為不成熟的地方最後成為化解危機的方法;《原諒他77次》雖有喜劇元素,卻只是主線以外的調味,男主角不成熟之處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破裂。
甚麼表現會被視為「不成熟」呢?為甚麼電影中的香港女性會那麼介意男朋友「不願長大」呢?這種焦慮往往跟男女主角經歷過的創傷有關,但「如何處理這些創傷」這問題分別落在彭浩翔和李敏之手上[1],便產生明顯的差異。雖然「男友長不大」這一想法都是從女主角而出發,她背後的作者卻分別是男性和女性。彭浩翔對於張志明的大男孩一面予以正面描寫,和李敏相反,一點也不令人訝異。
幾成熟才夠熟
美國喜劇研究者Anthon Balducci在其著作I Won’t Grow Up!:The Comic Man-Child in Film from 1901 to the Present把「成熟」界定為一個人在情緒、社會和道德三方面的發展成果,展現出某些公認的德性,包括:堅強、勇敢、自重、勤奮、決心、自立、自律和榮譽感,而一個「夠man」的男人在大眾的眼中則須是成熟的男人。換言之所謂「陽剛特質」(masculinity)在主流意識中就是上述的「成熟」特質。偏偏喜劇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標榜著未能/不願長大的特性,喜劇角色在成年的軀體中載著童年的靈魂,創作者就在此衝突中製造笑話。至於這些喜劇是否為主角配置成長任務,以及這些以「大唔透」為主題的故事最後是鞏固還是挑戰既定的社會文化意識,則因戲而異。
在彭浩翔執導的《春嬌救志明》裡,志明在春嬌眼中的不成熟,主要是貪玩和不肯承擔,無法提供安全感。二人雖已同居,正儲錢置業,但志明仍常常花錢添置春嬌眼中沒有用的「玩具」;他沒有主見,雖要作決定時會依賴春嬌,在她眼中是卸責的表現;最致命的是他無法讓春嬌感到安穩,除了因為他對(比春嬌更年輕貌美的)週遭女性富有吸引力,更在一次有驚無險的地震後勾起了她被遺棄的深層恐懼,致使他們再次分手。難題其實出在春嬌身上而非志明身上,嚴格來說是出自春嬌的父親身上。
她父親是一個拋妻棄子、不負責任的好色衰佬。志明認為自己已準備好當父親,春嬌不以為然,她看志明只是想當一個跟孩子玩耍的大男孩,而非真正有承擔的父親。所以最後真正使她和志明復合的關鍵,不如表面情節上所交代的,不在於她真的深愛著志明,也不在於志明搞一場「大龍鳳」唱歌表白「你拯救了我使我長大」,而是她的父親認錯。她期待的「浪子回頭」其實來自父親而不是志明。只要當她的父親親自來跟她復和,修補創傷,志明最後邀請她全家一起參與的復合計劃才有成功的可能。
「一個男人要成熟,就是當他準備好當父親,而父親是家庭的支柱。」這種對男性特質和女性慾望的看法,相當保守。《原諒他77次》的男主角Adam在女主角Eva眼中的「不成熟」,是他不踏實、粗心大意、衝動,而深層原因也是和父親有關,不過跟父親關係不好的不是Eva而是Adam。Adam父親是名律師,希望子承父業;但他不忠,及後元配病逝,引起兒子仇視凤凰知音卡。這是多麼老套的通俗劇設定啊!基本上Adam固著於成年前對父親的反叛,成為了他的人生主軸,也造成了他發展愛情關係上的障礙。Eva是他的大學同學,但Adam的(廉價版)伊底帕斯情意結使他無法與Eva一起成長;當女方逐漸成為優秀的離婚專家時,男方依舊是那反叛青年,更放棄律師工作去當踢拳教練,在Eva眼中就是「不踏實」。
然而,戲情的主軸是「原諒他多少次才放手」,換個角度說,就是他其實不懂在錯誤中成長。不深思熟慮也不懂在別人的角度想的後果,累積到最後是創傷性的:Adam不負責任的性行為使Eva懷了孕,她偷偷去墮胎,因為Adam顯然不適合當父親。他的致命傷是甚麼?與其說是分手後旋即有女生在家過夜,不如說是他在那次不安全性行為後完全若無其事k1264,沒有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即使在看到Eva留給他的「Adam過失紀錄」最後撕走的一頁後也沒有想起來,而那偏偏是她最心痛的經歷。
彭浩翔和李敏都有設計一些襯托的角色去突出志明和Adam的不成熟。上一集《春嬌與志明》中出現的Sam是典型「暖男」,但春嬌仍是情歸「渣男」志明。和Adam比較的,一是土豪N.T.鄧,其財大氣粗是Adam的反襯,但最後吸引到Eva的是攝影師Shutter,像上述Sam的角色一樣,成熟而細心,而且和她一見如故,遠勝與Adam多年廝磨。
大龍鳯,有無用
《春嬌救志明》和《原諒他77次》在結尾部份,都用上「男主角搞一場大龍鳳求復合」這條無數影視作品都出現過的誇張陳套橋段,兩位男主角都得到當下的「成功」。《原》裡Adam騎劫別人婚禮且連公開說一個「愛」字也要掙扎一番,這樣的描寫實在沒有驚喜也不感動;《春》的志明featuring春嬌家人一曲演唱會則運用了改歌詞加粗口發音的搞笑設計,操作效果頗為有效。
為甚麼志明搞一場奇觀表演能成功,而Adam則功敗垂成?首先,表演水平就有天淵之別,志明有的是度身訂造的二創歌詞,而且是現場樂隊表演;Adam則是重播大學時期的求愛演奏片段,徒具環保價值。這樣比較好像有點不公平,因為志明是廣告創作人,而Adam只是一個為了跟父親對抗而轉當踢拳教練的律師。其實兩位男主角的分別也是背後創作人的分別:志明背後是男的彭浩翔,Adam背後則是女的李敏──嚴格來說,李敏是在Eva背後,審視著Adam。志明的貪玩本來就是吸引春嬌的地方,而他可以把這種遊戲人生的創意和態度放在專業上,是有生產性的,而不限於春嬌所咎病的消費那方面。這轉變大概與經濟模式的轉型相關:當經濟體系以工商業為主時,「成熟男人」的典型就是那些努力工作養家,認真教養子女的父親──循此道而行的才算「踏實」;然而晚期資本主義發展下來,經濟活動當中越來越高的比例來自創意工業、彈性需求、符號消費、品味追求……等等比較「虛浮」的一面,那麼一些以前被視為「幼稚」的缺點,在這種經濟模式下便有可能成為優勢──只要能賺錢。
《春嬌救志明》開場,春嬌與志明在水壩一邊談情一邊期待看見UFO之時,被誤會「於公眾地方作出猥褻行為」,而這些行為一般會被視為「年輕人沒有自制能力,只顧逞慾不理公德」;而志明在法庭上按事實而辯解的証言大概也會被視作為了卸責而編的可笑謊言──那都是不成熟的表現。轉折點是,當志明被上司召入辦公室,以為會被責備之時,上司反而說有廣告客戶欣賞志明編作藉口的創意,因此志明反而得到一個期待已久的發展機會。關鍵處在於,以前被視為「小孩做錯事找藉口」這種不成熟的表現,在這個講求形象多於實質的社會中,透過廣告創作這個行業,「幼稚」可以轉化為「創意」再變成 賺錢的機會。重點是,甚麼時候「不成熟」能有這種生產性,總是由掌握資本而非具備創意的人決定的。
另一種的生產性,從上一集《春嬌與志明》中「春嬌成為了志明」一點可以看出,是志明其實也影響了春嬌,雖然某些特質可能負面的,卻已成為實在的人生一部份枪焰。到這一集,觀眾便可以理解到,春嬌之所以「成為志明」,大概是因為她在志明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胡志标,雖討厭也親切。春嬌的經歷造成她對志明/父親這種男性欲拒還迎的矛盾心態。大孩子的特質不是男性獨有,對動畫《小雙俠》懷舊愛好顯示春嬌也有童趣一面,說穿了志明與春嬌背後都是彭浩翔──他就是那個大孩子,在戲裡各種個人趣味童年回憶小學雞粗口屎尿屁笑話雖引人對他有江郎才盡之憂,但他藉著電影叙事和創作實踐說明孩子氣的一面只要能轉化為有生產性的創意,似乎便可解決「長不大的孩子」帶來的問題。
換句話說,「成熟的男人」本來就是主流社會的期望,但該期望會隨著社會和經濟制度而轉變,但我們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的,就是能賺錢便行,不能賺錢便不行。所謂安全感和成熟在經濟掛帥的社會中與賺錢能力掛勾,賺錢的方式可變,最終目的不變。即使今天女性都有工作能力且表現不輸男性,可以說是女性地位提升,也可說是她們也要為現代經濟制度貢獻勞動力,然而生活逼人,「兩個人搵錢比一個人好」,女性仍是對另一半能否在這社會中賺錢有所要求。當然,對余春嬌來說,上一輩的「男人的責任是養家」意識殘餘仍在(以創傷的形式)。她父親不負養家責任,是她心中的一根刺;雖然她不會寄望志明養她,心中總有一個關於對方「應有的經濟承擔」之尺度。例如兩人一起儲錢置業,春嬌期望志明對此認真承擔,所以她便很介意志明亂花錢買玩具。
相對而言,Adam只是李敏眼中的對象,是為了讓Eva認清自己感情路向的功能性角色,他始終沒有長大。「志明低能」可以逗人高興,Adam則只會令人擔憂。Adam最後說跟父親復和,回去其律師行工作,若這就是「成熟」的話,其保守程度實在連今天的TVB也差點比不上我人生的春天。攝影師Shutter的生活型態看似不安定,但他的工作也有生產性欲火青春,成為一個能賺錢的小生意,就如志明的廣告事業,本來看似孩子氣的特質也可透過仿如咒語一般的「創意產業」轉化為「成熟」的特質。可惜這角色在戲份太少,並不深刻,主要滿足「扭橋」的功用。雖然電影沒有提供充份的訊息去說明正味记,他是否真的滿足Eva對成熟男性的期望,例如除了能捕捉Eva的「快樂時刻」之外有多體貼細心,但因為這角色是由年齡可勝任Eva父親的吳鎮宇飾演,而演繹方式明顯是香港觀眾所熟悉的唐亦琛魏吉英(電視劇《衝上雲霄》主角)的樣式,巧妙地透過互文操作讓觀眾把對「吳鎮宇」和「唐亦琛」的成熟特質無意識地轉嫁到Shutter身上。但他會否和Eva開花結果,或他會否是一個讓Eva傷心的浪子,則可能連編劇也未想到。
以「賺錢養家」為主軸的陳套「成熟男人」觀念,偏向了競爭和防衛的面向,卻忽略了「人心肉做」的情感面向。Betty Kaklamanidou 在討論荷里活浪漫喜劇的論著Genre, Gender and the Effects of Neoliberalism : The New Millennium Hollywood ROM Com中論到,不少從男性視角出發的浪漫喜劇以低俗笑話和性愛為主要元素,但近年也有一些反思並重構既定「陽剛特質」的同類作品,當中的「成熟」擺脫了「事業有成,受人歡迎」的框框,而在於納入了放開胸懷、待人坦誠等情感向度的轉變。Kaklamanidou認為,納入這些對建立人際關係至關重要的「陰柔特質」並不會對「陽剛特質」構成威脅,反而使其完滿。始終浪漫喜劇的主軸是愛情,一個成熟的男人也應該是個成熟的情人。《原諒他77次》的Shutter最初是借用了亡妹的帳號和身份來跟Eva對話交心,可以說其成熟男性的特質,正在於吸納/表現出某些陰性特質:細心、溫柔、體貼,在情感上達致親密的交流(跟只顧肉慾而忽略對方需要與感受的Adam對比)。這跟春嬌「變成另一個張志明」相對,可謂異曲同工。
注釋
[1]《春嬌救志明》的編劇是彭浩翔、尹志文和陸以心,導演是彭浩翔;《原諒他77次》的編劇是李敏,導演是邱禮濤,改編自李敏的小說。筆者認為前者可說是彭浩翔的作品,而後者是李敏的作品多於邱禮濤的創作。
本文作者简介:賴勇衡
原文链接:http://www.cinezen.hk/?p=7698
重要的事说三遍:建群了骑脖子社区!建群了!建群了!扫码加群:
(因为微信公众号限制自动回复关键词数量,所以不能自动回复!我将手动回复给亲!将在10小时内回复)
严重鄙视索取后就取消关注的不懂感恩的伸手党!
对于没有立刻回复就取消关注的白痴党,我只能说损失的是你不是我!
欢迎大家向亲友推荐本公众号!共同分享!一个好的作品会改变人的一生!将心悦传递下去!将爱心传递下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YueMovie
《阅电影》与你心悦分享经典电影
扫一扫二维码:
如果你喜欢这个文章请点赞! 你的点赞就是对我的鼓励深海巨鲨2!
如果你有什么关于此主题要说的请点击留言!你的留言就是对我的支持!
最近上映的兩齣愛情電影皆以「男友不長大」為女主角的主要煩惱,取態則有差異,結局一團圓、一仳離。《春嬌救志明》是愛情喜劇,男主角被視為不成熟的地方最後成為化解危機的方法;《原諒他77次》雖有喜劇元素,卻只是主線以外的調味,男主角不成熟之處結果造成無可挽回的破裂。
甚麼表現會被視為「不成熟」呢?為甚麼電影中的香港女性會那麼介意男朋友「不願長大」呢?這種焦慮往往跟男女主角經歷過的創傷有關,但「如何處理這些創傷」這問題分別落在彭浩翔和李敏之手上[1],便產生明顯的差異。雖然「男友長不大」這一想法都是從女主角而出發,她背後的作者卻分別是男性和女性。彭浩翔對於張志明的大男孩一面予以正面描寫,和李敏相反,一點也不令人訝異。
幾成熟才夠熟
美國喜劇研究者Anthon Balducci在其著作I Won’t Grow Up!:The Comic Man-Child in Film from 1901 to the Present把「成熟」界定為一個人在情緒、社會和道德三方面的發展成果,展現出某些公認的德性,包括:堅強、勇敢、自重、勤奮、決心、自立、自律和榮譽感,而一個「夠man」的男人在大眾的眼中則須是成熟的男人。換言之所謂「陽剛特質」(masculinity)在主流意識中就是上述的「成熟」特質。偏偏喜劇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標榜著未能/不願長大的特性,喜劇角色在成年的軀體中載著童年的靈魂,創作者就在此衝突中製造笑話。至於這些喜劇是否為主角配置成長任務,以及這些以「大唔透」為主題的故事最後是鞏固還是挑戰既定的社會文化意識,則因戲而異。
在彭浩翔執導的《春嬌救志明》裡,志明在春嬌眼中的不成熟,主要是貪玩和不肯承擔,無法提供安全感。二人雖已同居,正儲錢置業,但志明仍常常花錢添置春嬌眼中沒有用的「玩具」;他沒有主見,雖要作決定時會依賴春嬌,在她眼中是卸責的表現;最致命的是他無法讓春嬌感到安穩,除了因為他對(比春嬌更年輕貌美的)週遭女性富有吸引力,更在一次有驚無險的地震後勾起了她被遺棄的深層恐懼,致使他們再次分手。難題其實出在春嬌身上而非志明身上,嚴格來說是出自春嬌的父親身上。
她父親是一個拋妻棄子、不負責任的好色衰佬。志明認為自己已準備好當父親,春嬌不以為然,她看志明只是想當一個跟孩子玩耍的大男孩,而非真正有承擔的父親。所以最後真正使她和志明復合的關鍵,不如表面情節上所交代的,不在於她真的深愛著志明,也不在於志明搞一場「大龍鳳」唱歌表白「你拯救了我使我長大」,而是她的父親認錯。她期待的「浪子回頭」其實來自父親而不是志明。只要當她的父親親自來跟她復和,修補創傷,志明最後邀請她全家一起參與的復合計劃才有成功的可能。
「一個男人要成熟,就是當他準備好當父親,而父親是家庭的支柱。」這種對男性特質和女性慾望的看法,相當保守。《原諒他77次》的男主角Adam在女主角Eva眼中的「不成熟」,是他不踏實、粗心大意、衝動,而深層原因也是和父親有關,不過跟父親關係不好的不是Eva而是Adam。Adam父親是名律師,希望子承父業;但他不忠,及後元配病逝,引起兒子仇視凤凰知音卡。這是多麼老套的通俗劇設定啊!基本上Adam固著於成年前對父親的反叛,成為了他的人生主軸,也造成了他發展愛情關係上的障礙。Eva是他的大學同學,但Adam的(廉價版)伊底帕斯情意結使他無法與Eva一起成長;當女方逐漸成為優秀的離婚專家時,男方依舊是那反叛青年,更放棄律師工作去當踢拳教練,在Eva眼中就是「不踏實」。
然而,戲情的主軸是「原諒他多少次才放手」,換個角度說,就是他其實不懂在錯誤中成長。不深思熟慮也不懂在別人的角度想的後果,累積到最後是創傷性的:Adam不負責任的性行為使Eva懷了孕,她偷偷去墮胎,因為Adam顯然不適合當父親。他的致命傷是甚麼?與其說是分手後旋即有女生在家過夜,不如說是他在那次不安全性行為後完全若無其事k1264,沒有關心對方的身體狀況,即使在看到Eva留給他的「Adam過失紀錄」最後撕走的一頁後也沒有想起來,而那偏偏是她最心痛的經歷。
彭浩翔和李敏都有設計一些襯托的角色去突出志明和Adam的不成熟。上一集《春嬌與志明》中出現的Sam是典型「暖男」,但春嬌仍是情歸「渣男」志明。和Adam比較的,一是土豪N.T.鄧,其財大氣粗是Adam的反襯,但最後吸引到Eva的是攝影師Shutter,像上述Sam的角色一樣,成熟而細心,而且和她一見如故,遠勝與Adam多年廝磨。
大龍鳯,有無用
《春嬌救志明》和《原諒他77次》在結尾部份,都用上「男主角搞一場大龍鳳求復合」這條無數影視作品都出現過的誇張陳套橋段,兩位男主角都得到當下的「成功」。《原》裡Adam騎劫別人婚禮且連公開說一個「愛」字也要掙扎一番,這樣的描寫實在沒有驚喜也不感動;《春》的志明featuring春嬌家人一曲演唱會則運用了改歌詞加粗口發音的搞笑設計,操作效果頗為有效。
為甚麼志明搞一場奇觀表演能成功,而Adam則功敗垂成?首先,表演水平就有天淵之別,志明有的是度身訂造的二創歌詞,而且是現場樂隊表演;Adam則是重播大學時期的求愛演奏片段,徒具環保價值。這樣比較好像有點不公平,因為志明是廣告創作人,而Adam只是一個為了跟父親對抗而轉當踢拳教練的律師。其實兩位男主角的分別也是背後創作人的分別:志明背後是男的彭浩翔,Adam背後則是女的李敏──嚴格來說,李敏是在Eva背後,審視著Adam。志明的貪玩本來就是吸引春嬌的地方,而他可以把這種遊戲人生的創意和態度放在專業上,是有生產性的,而不限於春嬌所咎病的消費那方面。這轉變大概與經濟模式的轉型相關:當經濟體系以工商業為主時,「成熟男人」的典型就是那些努力工作養家,認真教養子女的父親──循此道而行的才算「踏實」;然而晚期資本主義發展下來,經濟活動當中越來越高的比例來自創意工業、彈性需求、符號消費、品味追求……等等比較「虛浮」的一面,那麼一些以前被視為「幼稚」的缺點,在這種經濟模式下便有可能成為優勢──只要能賺錢。
《春嬌救志明》開場,春嬌與志明在水壩一邊談情一邊期待看見UFO之時,被誤會「於公眾地方作出猥褻行為」,而這些行為一般會被視為「年輕人沒有自制能力,只顧逞慾不理公德」;而志明在法庭上按事實而辯解的証言大概也會被視作為了卸責而編的可笑謊言──那都是不成熟的表現。轉折點是,當志明被上司召入辦公室,以為會被責備之時,上司反而說有廣告客戶欣賞志明編作藉口的創意,因此志明反而得到一個期待已久的發展機會。關鍵處在於,以前被視為「小孩做錯事找藉口」這種不成熟的表現,在這個講求形象多於實質的社會中,透過廣告創作這個行業,「幼稚」可以轉化為「創意」再變成 賺錢的機會。重點是,甚麼時候「不成熟」能有這種生產性,總是由掌握資本而非具備創意的人決定的。
另一種的生產性,從上一集《春嬌與志明》中「春嬌成為了志明」一點可以看出,是志明其實也影響了春嬌,雖然某些特質可能負面的,卻已成為實在的人生一部份枪焰。到這一集,觀眾便可以理解到,春嬌之所以「成為志明」,大概是因為她在志明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胡志标,雖討厭也親切。春嬌的經歷造成她對志明/父親這種男性欲拒還迎的矛盾心態。大孩子的特質不是男性獨有,對動畫《小雙俠》懷舊愛好顯示春嬌也有童趣一面,說穿了志明與春嬌背後都是彭浩翔──他就是那個大孩子,在戲裡各種個人趣味童年回憶小學雞粗口屎尿屁笑話雖引人對他有江郎才盡之憂,但他藉著電影叙事和創作實踐說明孩子氣的一面只要能轉化為有生產性的創意,似乎便可解決「長不大的孩子」帶來的問題。
換句話說,「成熟的男人」本來就是主流社會的期望,但該期望會隨著社會和經濟制度而轉變,但我們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的,就是能賺錢便行,不能賺錢便不行。所謂安全感和成熟在經濟掛帥的社會中與賺錢能力掛勾,賺錢的方式可變,最終目的不變。即使今天女性都有工作能力且表現不輸男性,可以說是女性地位提升,也可說是她們也要為現代經濟制度貢獻勞動力,然而生活逼人,「兩個人搵錢比一個人好」,女性仍是對另一半能否在這社會中賺錢有所要求。當然,對余春嬌來說,上一輩的「男人的責任是養家」意識殘餘仍在(以創傷的形式)。她父親不負養家責任,是她心中的一根刺;雖然她不會寄望志明養她,心中總有一個關於對方「應有的經濟承擔」之尺度。例如兩人一起儲錢置業,春嬌期望志明對此認真承擔,所以她便很介意志明亂花錢買玩具。
相對而言,Adam只是李敏眼中的對象,是為了讓Eva認清自己感情路向的功能性角色,他始終沒有長大。「志明低能」可以逗人高興,Adam則只會令人擔憂。Adam最後說跟父親復和,回去其律師行工作,若這就是「成熟」的話,其保守程度實在連今天的TVB也差點比不上我人生的春天。攝影師Shutter的生活型態看似不安定,但他的工作也有生產性欲火青春,成為一個能賺錢的小生意,就如志明的廣告事業,本來看似孩子氣的特質也可透過仿如咒語一般的「創意產業」轉化為「成熟」的特質。可惜這角色在戲份太少,並不深刻,主要滿足「扭橋」的功用。雖然電影沒有提供充份的訊息去說明正味记,他是否真的滿足Eva對成熟男性的期望,例如除了能捕捉Eva的「快樂時刻」之外有多體貼細心,但因為這角色是由年齡可勝任Eva父親的吳鎮宇飾演,而演繹方式明顯是香港觀眾所熟悉的唐亦琛魏吉英(電視劇《衝上雲霄》主角)的樣式,巧妙地透過互文操作讓觀眾把對「吳鎮宇」和「唐亦琛」的成熟特質無意識地轉嫁到Shutter身上。但他會否和Eva開花結果,或他會否是一個讓Eva傷心的浪子,則可能連編劇也未想到。
以「賺錢養家」為主軸的陳套「成熟男人」觀念,偏向了競爭和防衛的面向,卻忽略了「人心肉做」的情感面向。Betty Kaklamanidou 在討論荷里活浪漫喜劇的論著Genre, Gender and the Effects of Neoliberalism : The New Millennium Hollywood ROM Com中論到,不少從男性視角出發的浪漫喜劇以低俗笑話和性愛為主要元素,但近年也有一些反思並重構既定「陽剛特質」的同類作品,當中的「成熟」擺脫了「事業有成,受人歡迎」的框框,而在於納入了放開胸懷、待人坦誠等情感向度的轉變。Kaklamanidou認為,納入這些對建立人際關係至關重要的「陰柔特質」並不會對「陽剛特質」構成威脅,反而使其完滿。始終浪漫喜劇的主軸是愛情,一個成熟的男人也應該是個成熟的情人。《原諒他77次》的Shutter最初是借用了亡妹的帳號和身份來跟Eva對話交心,可以說其成熟男性的特質,正在於吸納/表現出某些陰性特質:細心、溫柔、體貼,在情感上達致親密的交流(跟只顧肉慾而忽略對方需要與感受的Adam對比)。這跟春嬌「變成另一個張志明」相對,可謂異曲同工。
注釋
[1]《春嬌救志明》的編劇是彭浩翔、尹志文和陸以心,導演是彭浩翔;《原諒他77次》的編劇是李敏,導演是邱禮濤,改編自李敏的小說。筆者認為前者可說是彭浩翔的作品,而後者是李敏的作品多於邱禮濤的創作。
本文作者简介:賴勇衡
原文链接:http://www.cinezen.hk/?p=7698
重要的事说三遍:建群了骑脖子社区!建群了!建群了!扫码加群:
(因为微信公众号限制自动回复关键词数量,所以不能自动回复!我将手动回复给亲!将在10小时内回复)
严重鄙视索取后就取消关注的不懂感恩的伸手党!
对于没有立刻回复就取消关注的白痴党,我只能说损失的是你不是我!
欢迎大家向亲友推荐本公众号!共同分享!一个好的作品会改变人的一生!将心悦传递下去!将爱心传递下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YueMovie
《阅电影》与你心悦分享经典电影
扫一扫二维码:
如果你喜欢这个文章请点赞! 你的点赞就是对我的鼓励深海巨鲨2!
如果你有什么关于此主题要说的请点击留言!你的留言就是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