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24 21:12:42   全部文章   0/216

【拳理秘笈】太极的松和沉,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天下太极

【拳理秘笈】太极的松和沉,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天下太极
点击标题下「蓝色《天下太极》」可快速关注
投稿信箱:15135755585@163.com
加入《天下太极》微信群请添加zhq599110


太极的松和沉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

“沉”是“松”的功夫扶风吧,“松”是“沉”的玄妙。
田兆麟是有较高技击功夫的杨氏太极拳名家,《田兆麟師口授心要》合计四十二条,其中有7条心要说到“沉”字,可见“沉”字的分量和重要性。
第四条“掤挤按,每手中有五个劲,所谓借化入截沉是也。”
第十九条:“见劲速出,气沉丹田。”
第三十三条:“化皆着手略松动,回身转腰,一带握,敌臂在下,我臂在上乃利,彼如上翻杀破狼前传,即向下一沉尸官经年。”
第三十四条:“沾在何处,即何处沉劲。”、第三十六条:“水上采葫芦,是一个劲,直管前进,是一个劲,轻提前进,是一个劲,沉拿是一个劲。”
第三十九条:“化得好,才有发劲机会,机到即放,其劲要整,要沉着。”
第四十二条:“发劲沉且长而震动全身者,其劲刚柔具备,所谓阴阳相济者也。”

李雅轩先生谈到松沉时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沉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洪锡天,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郑曼青也是有较高技击功夫的杨氏太极拳名家,他在《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第十三》里面告知:澄甫先师曾亲传杨家太极不传之秘有十二则潼南人才网,其中第二则是:“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沉即不浮,浮是病。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气沉,周凯旋则神凝,其用大矣。”

从太极拳的身法上说,
虚领顶劲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松肩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坠肘、垂肘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含胸拔背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气沉丹田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松腰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塌胯、落胯、开胯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尾闾下垂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
圆裆松膝不单是为了立身中正,也是为了沉势备用情人。

在杨氏太极拳的练法上说,
“逢转必沉”突出了沉势和沉劲,不只是表现在某一个拳架动作上,而是贯穿在整套拳架的全过程之中。比如实脚碾转、腰胯的边转边沉。
“一动必沉”、“一沉便松”的练法,可明眼看出松与沉的辩证关系,“松”是“沉”的前因,“沉”是“松”的结果。
“沉顶对拔劲”的练法,不是简单的上下对拉松开的练法,而是是“沉”中“顶”,是沉劲推动了顶劲的练法;倘若“沉”、“顶”各自分开,“顶”中没“沉”,那是练不出真太极的“沉顶对拔劲”。
“劲借地力”的练法,正是松沉到脚底才能借到地面反座弹力;倘若没有松沉到脚底,哪能借到地力哦!

在太极拳的功课修炼上说,松沉劲是入门的基础劲,其他劲都是由松沉劲展开而成。倘若没有松沉劲的发放和击打,那不是真太极的功夫。
李雅轩先生将太极拳功夫从劲的角度分五级:硬劲、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他指出:“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
看了以上五种不同层次的劲,宜清楚的知道,如果身上没有松沉劲,去练轻灵劲是不实际的;如果身上没有轻灵劲,去练虚无劲也是不实际的。比如推手中轻沉兼备的功夫,是先练出沉的功夫,然后接着练出沉中轻的功夫;倘若轻中没沉,那是假轻,没有真太极的功效。

在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上说,心静才能体松,体松才能气通,气通才能劲沉。倘若松而不沉,那是假松;松是连续性的动作,沉而不滞才是真的松沉。松沉的修炼是无止境的,松得越细、越透、越净,劲就越整、越沉。
有位前辈说:“沉”是“松”的功夫,“松”是“沉”的玄妙。确实如此。


|天|下|太|极|
中国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
投稿信箱:15135755585@163.com
最温暖、最有深度、最具影响力的
太极拳文化传播平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委:方虹 张海云 杨江红 王云生 陈新琳
编辑:李 勇 柴秀英 许凤莲 李万恒 许文芳
技术:罗海萍 马雪花 许 蓉 史瑞琦 周秀萍
推广:李俊文 付常青 武海飚李元芝 王显扬
李艳丽 李晓红
策划:方 虹 张建平
主编:张汉桥
监制:杨 军 罗海萍
联系方式:关注《天下太极》。
联 系 人:李 勇15135755585
李万恒131000707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