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7-24 01:55:16   全部文章   0/153

【拓凡视野】“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8月10日将“驾临”杭州-拓凡展示

【拓凡视野】“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8月10日将“驾临”杭州-拓凡展示

2017年8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年度大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将在浙博西湖美术馆启幕,来自故宫与浙博的202件珍贵展品将特别呈现乾隆皇帝与杭州的深厚渊源,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图为展览海报。

2017年8月3日,“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行,展览内容及展品信息首次公布。图为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中),故宫博物院宫廷部馆员、本次特展策展团队成员马晟楠(左)天尊猎艳记,浙江省博物馆陈列部副研究馆员乐俏俏出席新闻发布会

清《乾隆帝朝服像》
弘历天资聪颖,十二岁时在圆明园得到祖父康熙帝青睐,带至宫中抚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两年后,弘历即帝位。

乾隆帝朝服像清乾隆 纵276.4厘米 横139.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乾隆皇帝弘历晚年时身着朝服,端坐在龙椅上的肖像。长期执政的封建君主脸上独有的深沉稳重与睿智畅达被描绘得形似神肖。全图色彩富丽堂皇,具有威严静穆之气。人物讲究比例与解剖结构,袍服通过明暗转变极好地表现出丝绸的质感,地毯与座椅的描绘均有西方透视画法的影响。
很多男人的梦想就是成为乾隆,为什么呢?原因很多。首先,他是一个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正宫恩爱不减,这几乎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吧?其次,他够长寿。乾隆活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这年头,活得久才是硬道理;再次,他事业有成。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入主中原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实际执政63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干得好活得久,江山美人悉数有,可谓男人之典范矣。
当然,宮里的秘闻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更有爱。杭州乃“人间天堂”,三面环山的西湖是杭州的灵魂,自唐宋以来便是江南最负盛名的山水之地。清代是杭州历史上继南宋定都之后的第二个鼎盛时期,康乾二帝曾先后11次驻跸(意指皇帝后妃外出时途中暂停小住)杭州,时间跨度长达95年,成为帝王巡游最后的盛典。其中,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杭州。230余年后,乾隆将第7次“来到”杭州。
2017年8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年度大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将在浙博西湖美术馆启幕,来自故宫与浙博的202件珍贵展品将特别呈现乾隆皇帝与杭州的深厚渊源,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据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透露,本次展览也是浙江省博物馆实行免票措施14年之后,首次实行收费观展,票价为30元人民币。目前,浙江省博物馆官方网站售票窗口已经打开,官方微信购票通道也将于近期开通。
这个展览,呈现的是乾隆对西湖风景的深深眷恋。

“与此前国内外举办的乾隆皇帝相关展览都不同的是,我们在这次展览中,以浙江为一个主题专门选择了文物藏品,设计了展览单元。乾隆皇帝总结自己的一生,称其完成的两件大业,一为西师、一为南巡。他六次南巡,为浙江留下了至今依然矗立的巍巍海塘,也深深沉醉在西湖的旖旎山水间,并在返回北京后,在皇家御苑中精心仿制了杭城风景。在此次展出的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绘制的诗文书画和臣子奉旨制作的种种器物中,我们能够读出他对浙江的赞美与期许。”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如此表示。
本次,故宫博物院精选展品168件,结合浙江省博物馆等藏品,不仅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乾隆其人其朝,同时融入浙江这一主题,体现了乾隆皇帝这一生中来自浙江绵长不绝的影响。

本次展览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从乾隆的青年、壮年、老年出发,完整反映乾隆富贵天然的一生;第二单元展现乾隆熟读经史,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修养、勤政爱民的政绩以及尊孔崇儒、力昌文治的成就;第三单元呈现乾隆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和稳固海疆的赫赫武功;第四单元侧重体现他的文人情趣、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第五单元诠释乾隆与佛教的不解之缘;第六单元叙述乾隆流连于江南锦山秀水、终其一生反复题咏、摹绘的文化现象。
“本次展览不仅精选了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文物,而且增加了与浙江相关的内容,选用了若干我馆及国内其他博物馆、图书馆的精美藏品,以丰富整个展览的文化内涵,突出乾隆六下江南的史实,构成了紫禁城与浙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呈现清代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的同时,展示出18世纪中国领导者的阅历喜好、治国理念、文治武功及盛世之下面临的历史转折。”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说。

乾隆帝御笔《咏西湖行宫八景》朱笔底稿 清乾隆 纸本 第一页:纵23厘米 横18.3厘米第二页:纵23厘米 横9.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为乾隆帝自作并朱笔书诗一首,名为《五题西湖行宫八景》,载于《清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六,书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时乾隆帝七十四岁,正值乾隆帝第六次南巡之时。
西湖行宫建于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年),即乾隆帝首次南巡前一年,是杭州地方官员为迎接乾隆帝特意兴建。乾隆帝南巡时对西湖行宫题咏连篇,曾于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年)题诗《西湖行宫八景》,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题诗《再题西湖行宫八景》,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题诗《西湖行宫八景重咏》,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题诗《四题西湖行宫八景》。
此作题为《五题西湖行宫八景》,其定名顾名思义。五首题“西湖行宫八景”的吟咏诗均创作于乾隆帝南巡之际,皆以西湖行宫中“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堂”这八景为题赋诗作书,以诗寓情,情与境会。此书运笔圆熟迅疾,结体秀丽纵逸,章法流畅融合,书写性强,如行云流水般,用墨较湿,浓淡对比明显,且较其早年所书御制诗稿,落笔偏急纵放逸,雍容丰腴。

乾隆帝御笔《咏西湖十景》朱笔底稿
清乾隆 纸本 每页纵23厘米 横9.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御笔《阅杭州旗兵诗》朱笔底稿清乾隆 纸本 纵23.3厘米 横1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少年弘历采芝图
清 纸本墨笔 纵204厘米 横13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无作者名款。右上弘历(长春居士为弘历年轻时的号)自题七律诗一首,钤引首章白椭圆印一,款识后钤“宝亲王宝”白方印,“长春居士”朱方印。左中又有梁诗正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甲寅)题写的七言诗一首,钤“梁”朱圆印,“诗正”白方印。画幅正上有“八徵耄念之宝”朱方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方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方印。
图中两人皆着汉族衣衫,青年文士手持芝形如意,神态安详,举止闲雅,小童提篮荷锄,眉目清秀,身形伶俐。值得注意的是,二人的脸型、五官酷似弘历,应是郎世宁在雍正年间给时为皇子的弘历所绘的匠心独运的肖像画作。

郎世宁《弘历平安春信图》轴
清 纸本设色 纵68.8厘米 横40.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无作者名款,右上乾隆帝御题五言绝句一首,“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钤“古稀天子”朱方印,“犹日孜孜”白方印。画幅上有“太上皇帝之宝”(朱方)、“古稀天子”(朱圆)、“八徵耄念之宝”(朱方)三方鉴藏印。
画面中还是青年的乾隆帝在竹林里赏玩梅花,梅花的绽放寓意着春天到来的信息,这是一副寓意吉祥的肖像画作。人物面容刻画写实,笔触细腻,结构清晰。背景满涂蓝色,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这样的表现手法在清宫绘画创作中并不常见。
画上的题诗写于乾隆四十七年,是乾隆皇帝晚年御笔。从画上乾隆帝御笔题诗可知,此图的作者是郎世宁。郎世宁(1688~1766)是清宫最重要的传教士画家,原名 CiuseppeCstiglione,出生在意大利米兰,年轻时曾学习绘画,后成为天主教耶稣会士。康熙末年来华传教,雍正时供奉内廷,乾隆年间绘制大量作品,深受乾隆皇帝弘历的喜爱。

八旗盔甲清 上衣通长74厘米 下裳长7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碧玉“十全老人之宝”清乾隆 长12.8厘米 宽12.8厘米 通高10.4厘米 纽高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来杭州,一开始并不住在西湖边。
当时,西湖是三面云山一面城,城墙之东是城市,以西为郊外、西湖。乾隆到杭州,早期先住内行宫(城内行宫的简称),再坐船出涌金门到孤山圣因寺拜祭康熙牌位。乾隆十六年,圣因寺改为行宫,乾隆就直接住在西湖边了。清翟灏编辑的《湖山便览》卷中如此描述:“乾隆十六年,皇上法祖勤民,亲奉皇太后銮与,巡幸江浙,住跸西湖,恭建行宫于圣因寺西,适当孤山正中,面临明圣湖索尔图。”这里的明圣湖就是西湖。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孤山,有“西湖之眉目”的美称。古人有语: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历史上,孤山一带是各朝帝王喜建行宫的地方,南宋理宗就曾在此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西太已宫,清初则是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从行宫到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无不体现了皇家的气势和造园技术。如今,孤山下的中山公园便是乾隆的行宫遗址。

公园正门当年应是孤山行宫的主入口,门前一对汉白玉狮子据传是明代遗物。对面临湖有个大牌坊,上有匾曰:光华复旦。当年乾隆多是坐船至此,下船后再步入行宫。踏入大门,是一溜木栈道,右侧有竖起的石碑写着:清行宫遗址。木栈道两侧有几处用玻璃覆盖起来的行宫地基石:须弥座台基、阶沿青石等。向里不远的石阶上方有两个笔力雄健的彤红大字“孤山”,传是宋人手迹。
两旁各立石亭一座,是杭州市民为感激南洋华侨资助灾民而建。沿阶而上,东侧有一处由亭阁假山、水池曲桥构成的精美庭园。园中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有一幅以不同字体书写的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此联巧用叠字,顺涌倒读均成联。有人将叠字折开略加移动,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别有情趣,为西湖第一名联。


实际上,当年乾隆的孤山行宫占地面积至少是中山公园的1倍多,大致包括现在的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西泠印社等。皇帝出行,准备工作自然要做好,巡游地图更不能少。本次浙博展出的“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特展”第六单元中,有幅《清乾隆西湖行宫图》,详细描绘了当时孤山行宫的模样,也真实记载了当时宫廷的生活场景。
此图纵14厘米,横518厘米,全图分五段,每段先有绘制精美、色彩艳丽的地图,后有字迹工整、内容丰富的图说。绘图部分绢底彩绘,文字部分纸底墨写本,由清代杭州人关槐所作,他是乾隆朝的礼部侍郎,主管朝中礼仪、祭祀和外事活动等。图以鸟瞰的形式展示了皇帝的出游路线,详细记录了各景点与行宫间的距离,如“柳浪闻莺至三潭印月四里”,供皇帝参考选择。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清乾隆 纵14厘米 横518厘米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
所以,它其实是一张功能明确的皇家导游图:右起第1部分是西湖全图,描述乾隆行宫与整个西湖的方位关系,其余则是4条“西湖一日游”线路,大多以孤山行宫为出发点:第2部分是从孤山行宫往东北方向走,如“行宫至平湖秋月一里”、“断桥残雪至平湖秋月一里”等;第3部分是从孤山行宫往西北方向走,如“西湖行宫至苏堤春晓四里五分”、“石屋洞至理安寺三里九分”等;第5部分是从孤山行宫往西面走,“从韬光观海至上天竺六里”、“玉泉鱼跃至双峰插云三里”等。其中,第4部分比较特殊,描绘的是从内行宫往西南方向游览的线路,这可能源自创作者的精心考虑:如果乾隆住在内行宫,这便是一条合适的旅游路线。
此外,它还是一份珍贵的西湖史料,详细记录了当时西湖的样貌。如从图中可获悉,当时西湖南高峰有塔,阮公墩尚无,断桥桥面有精美亭子,图上未见杨公堤身影,图中左下角标注“阿哥所”字样的建筑,位于如今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的大门口附近吴洛仪,而现古籍部内的公厕位置则是当年的“看戏殿”。
历史的轮回,总让人无限感慨。西湖其实一直在变,有些还在,有些已不在。

京杭道里图卷清 纵78.5厘米 恒2032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青绿山水 无款。采用平立面结合的鸟瞰式画法,以蜿蜒运河为轴,描绘了从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沿途两岸的山水风物、城垣布置、地理风貌等。重要山峦、名胜等用泥金蝇头小楷注于图上。

张宗苍绘“西湖行宫八景图”清乾隆 纵94厘米 横260厘米 常州博物馆藏
常州博物馆藏张宗苍《西湖行宫八景图》横披,为其晚年供奉内廷时所作,款用细楷恭书:“小臣张宗苍恭画”,钤朱文“臣”,“张宗苍”二印。画右上方钤有朱文“乾隆御览之宝”印。此画所绘内容为杭州西湖孤山行宫八景: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馆。
整幅画构图谨严,笔墨细致柔和,设色明快清润,把画中亭台楼榭,曲径回廊,绿树红花,山翠欲滴的自然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画左上方亦有乾隆朝状元,重臣庄有恭敬书的御制诗八首。


乾隆帝御笔《西湖图》卷清乾隆 纵28.9厘米 横9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引首乾隆帝御笔“兴寄湖山”

乾隆御笔《泛舟西湖即杂咏册》清乾隆 纸本 每页纵6.5厘米 横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御笔《龙井写生花卉》轴清乾隆 纵48.5厘米 横35.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书董邦达绘《西湖八景诗图》卷清乾隆 纸本水墨 纵37厘米 横9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徐扬《乾隆帝玉带桥诗意图》卷清乾隆 纸本设色 纵15.4厘米 横12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钱维城《乾隆帝西湖十景诗意图》册清乾隆 纸本设色 纵9厘米 横1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册共十开,每开绘西湖一景。

《西湖风景图说》册清乾隆 纸本设色 纵14.9厘米 横1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西湖风景图说》分为上下二册,共四十八开诗史是谁,除第一开绘西湖全图外,每开各绘西湖一景。

董诰《西湖十景》图册清 纸本设色 纵16.3厘米 横32.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真正爱书之人,总想去一趟文澜阁。
杭州市孤山路26号,是文澜阁所在地,这里是一座藏书楼,曾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最备受争议之书:《四库全书》。
此书由乾隆发起,汇集了当时全国各科硕儒三百余人,参与者数千人,耗银数千万两,历时十五年而成。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共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抄录七部,专建七阁庋藏: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和杭州的文澜阁。其中,南方三阁是对外开放的皇家藏书楼。
不到百年战火中,七阁均历经磨难。辛亥革命后,文渊阁《四库全书》交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存,后随战事变化,全书辗转迁往上海、重庆、南京等地,最终运至台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文源阁《四库全书》在入侵圆明园的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化为灰烬;文津阁《四库全书》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七部中惟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在沙俄帝国侵占东北三省时曾出现丢失现象,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太平天国战争之际,南三阁同被太平军占领,其中文宗、文汇阁书俱毁,文澜阁同罹劫难,幸运的是,杭州人丁申、丁丙冒险从死神手中硬抢救回来约四分之一残书,并从民间五省十七家藏书楼补抄成全书的十分之九,民国时又借文津阁本进行了三次补抄,全书庶几恢复原貌,创造出一部独特的《四库全书》。而且,丁抄将其中一些原本残缺之书觅到了全本,又据原书未加删改,因而文献价值要超过原来的《四库全书》。
经几代人捡拾、搜访、收购、整理等工作,文澜阁《四库全书》成为南三阁的仅存,巍巍书阁,重现璀璨。而浙人在保护《四库全书》中所体现的精神和勇气值得永志不忘。

纪昀《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清乾隆 内:纵28.4厘米 横400.2厘米(经);纵28.1厘米 横367.7厘米(史)外:纵30厘米 横440厘米(经);纵30厘米横410厘米(史) 故宫博物院藏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代乾隆皇帝敕辑。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收罗天下之遗书,参其事者四千四百余人,历时十年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3400余种,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册,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
乾隆帝认为《四库全书总目》卷帙浩繁,不易翻阅,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命四库馆臣纪昀等另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总纂官纪昀等人略去《四库全书》各类总序、小序和存目类各书提要,并将其他各书提要也大加压缩,“只载某书若干卷,注某朝某人撰”,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汇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进呈御览,由内府收藏。
纪昀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又选出最精要的内容亲笔撰写,只写书名、著者及卷数,略去存目类各书,缮成此精选本。此书无序跋,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类下列细目,每目之下各书分上下两栏书写,以小楷抄成四轴,每轴一卷,从左至右卷为一束,合装于红木书盒内,进呈皇上,以方便乾隆帝出行携带一夜成名红枣。

《四库全书》文澜阁本清乾隆浙江图书馆藏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912年夏,《四库全书》从文澜阁移至浙江图书馆孤山馆舍,从此书、阁分离,但文澜阁建筑遗存仍得到充分保护。浙江省博物馆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对文澜阁进行大规模修缮,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修缮是2006年,直至2013年才竣工。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已于1984年影印,有了能全文检索的电子版。目前,一般性阅读可直接浏览电子版,也可前往孤山分馆看纸质影印版,只需携带身份证和提交研究计划申请即可,而若确需查阅原本,也可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在善本特藏阅览室阅览。
文澜阁始建时,乾隆便视其为一座公共图书馆,如今,无论时光多艰难,它亦初心未改。

丁观鹏《乾隆帝洗象图》轴清乾隆 纵132.3厘米 横6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受佛学大师三世章嘉活佛的影响,数十年倾心于佛学研习。他为了表示对佛教的信仰,不仅大建佛寺,译佛经,造法器及写经自修,而且还将自己比喻成佛教中菩萨的化身,罩上一层神秘的宗教光环。他命宫廷画家或者画佛喇嘛,绘制了多幅他扮作菩萨的画像,此图便是其中之一。
图绘扮作普贤菩萨模样的乾隆皇帝,正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自己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最强不良传说,流露出感激的神态。此图虽然仅署丁观鹏一个人的名款,但实际上应是件中西画家的联手之作。图中具有肖像写实特征的乾隆皇帝,其面部当出自西洋画师郞世宁之手,而略带夸张变形的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则由丁观鹏主笔。此图在设景布势上富于机巧,以曲水为脉将树石、惠草连成一体,同时也将众多的人物圈聚在一起,进而突出了乾隆皇帝的主体位置。

乾隆帝御笔菩提叶《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册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古稀天子之宝”清乾隆 长12.9厘米 宽12.9厘米 通高10厘米 纽高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在封建社会天子就是指皇帝,他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乾隆帝在《古稀说》曰:“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其馀四帝予所不足为法”。乾隆帝借此夸耀自己是古稀全人。他还刻制了“古稀天子之宝”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圣寿时,乾隆帝把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为此他特撰写《古稀说》曰:“余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其次章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盖予宿政有年,至八旬有六即归政而颐志于宁寿宫,其未归政以前,不敢驰乾惕。犹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励己躬也。”表明乾隆帝虽然自负但不自满。另刻“犹日孜孜”玺,作为“古稀天子之宝”的副章相配使用。


乾隆帝书董邦达绘《三希堂记图》轴清乾隆 纸本设色 纵201.5厘米 横1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乾隆十有一年,臣承命绘三希堂图,旨惟笔力薾弱,未足仰称诏旨,图成祗增惭悚,敬瞻天笔缅思昔贤,谨泐衔名,以志荣幸。臣董邦达恭画并识。”钤:“臣邦达印”白文方印。
乾隆御题《三希堂记》一篇,款署:“乾隆丙寅春二月御笔”,钤“乾”“隆”朱文连珠印。另有“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养心殿鉴藏宝”等印。
画心有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汪由敦、裘曰修等和诗题记。
图为人物故事题材,以山水、楼阁作为环境衬托。画以水墨为主,略作淡设色,笔墨清朗,儒雅涵蓄,富文人画韵致。史上关于王氏父子的故事有很多,此图即表现其中一则。据传,王献之自幼学书甚勤,全神贯注。王羲之趁其不备从身后欲拔其手中之笔,却未提起,于是称赞他握笔有力。图中,献之神态端凝,伏案作书,羲之正欲提笔,人物生动,画面情节性很强。
六下江南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年号乾隆,世称乾隆皇帝。在位时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乾隆盛世”。他曾于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巡幸江南,历时33年。
  六次南巡,时间均在初春之际离京,暮春之前回銮,看似为了躲避北方的天寒地冻,但更重要的是此时行动方便,便于沿途察访吏治民情、检阅驻军、笼络民心,同时往返途中视察各地河工和浙江海塘治水工程,并且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勘查水涝之地的堤防工程和沿海海塘工程。

宋官窑洗 南宋 高6.3厘米 口径21.5厘米 底径18.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洗敞口,斜直腹,平底。通体满釉,开大片纹。底有两圈支烧钉痕,外圈为十个,稍粗大,内圈为八个,较细小。广义上讲,官窑泛指隶属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的窑场,狭义上讲,它特指宋代的中央官窑,按文献记载,有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之分。宋代官窑产品传世不少,绝大部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散见于国内外大型博物馆的,也有一定数量。
就已有的知识,由于含铁量较高(3.5~6.7%),官窑器一般胎色较深,为黑色或黑灰色;通常施釉较厚,以粉青色为上,也有青灰、青黄色等,釉色莹润,釉质如玉。素面器物流行,较少刻划花或彩绘,个别只是凸起几道弦纹,装饰上的朴素无华,突出了釉质之美。一些较小的器物采用支烧,较大的器物则采用垫烧。
乾隆帝七十五岁时曾说:“余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出兵平定西北动乱,统一新疆),一曰南巡。”其在《恭奉皇太后驾临金山记》中也说:我皇祖圣祖仁皇帝抚育九有,匪居匪康,以江浙地远京畿,其民文而慧,文则知礼义,导之善可以为天下倡;慧则鲜坚持,入于恶亦可为天下倡。而且财赋所出,国家藏富之地也。是以涉河渡江,不惮屡勤清跸。看来,关注东南地区的思想政治动向和财赋漕粮,才是乾隆屡次南巡的深层目的和基本动因。
江浙地盘不大,人口也不是特别多,但除了风景优美,它更是鱼米之乡,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江浙人文茂盛,是全国文化最发达地区,才子学者之多,数倍数十倍于其他省份。另一方面,江浙又是明末遗民活动的中心,反清思想和反清言行一直不断,发生了多起文字狱。牢固控制住江浙,充分利用江浙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发展其“盛世”,便是乾隆六下江南的根本原因。
通过六巡,乾隆帝相当清楚地了解江南的官风民情,又大兴河工,广蠲赋税,礼遇致仕大臣,培植士子,宣扬了圣恩,对争取缙绅士民,安定江浙,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财产,发展生产,丰富文化,创造和延续“大清全盛之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开支确实十分巨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当差的官兵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万银两,还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骚扰。乾隆对此也很了解,他在御制《南巡记》里既讲述了“西师”、“南巡”两件大事成功的原因,又明确指出,不具备君主之“无欲”、扈驾人员之“守法”、官员之“奉公”、民人之“瞻觐亲切”这四个条件,不可言南巡。十几年后,他对南巡的劳民伤财有了更深刻认识,对军机章京吴熊光说:“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石青缎绣四团云龙纹衮服清乾隆 身长113厘米 两袖通长152厘米袖口宽28厘米 下摆宽1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衮服又称四团龙褂,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主要用于重大典礼及祭祀等场合。其式为: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从此服左右肩并无日、月两章装饰可反映出:当时清代冠服制度尚未定型。衮服是一款多用途服装,它除了与同为礼服的朝袍配套外,还能与吉服袍(龙袍)、常服袍套穿使用。此服以石青团龙流水朵云纹暗花缎地为面,内衬月白色暗花绫里。前胸、后背及两肩织正龙四团。

明黄缎绣云龙纹朝袍清乾隆 身长144厘米 袖长183厘米 袖口17.5厘米 下摆126厘米 领高7.5厘米领口4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黄色龙袍为清代皇帝吉服之一,多于时令佳节或先农坛耕耤礼(扶犁观耕)等场合穿着。其式为:立领,大襟右袵,马蹄袖,领袖俱石青,片金缘,左右及前后开裾,直身式袍,列十二章。内衬湖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此袍在明黄色缎地上,绣制彩云蝠寿金龙纹、海水江崖,以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样,绣工细腻端整,构图气势宏健,配色辉煌富丽,展现出天子富有四海、气动八方的卓绝风范。

蓝缂丝福寿龙纹朝袍清乾隆 身长151.5厘米 袖长220厘米 袖口18厘米 下摆12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蓝色龙袍为清代帝王吉服之一。黄雨桐其式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领袖俱石青,包石青素缎缘,前后及左右开裾,直身式袍,列十二章。内衬月白卷草菊花纹暗花绫,絮薄棉,缀铜鎏金錾花扣五枚。附残破墨书黄纸签一,上书:蓝缂。墨书白纸签一,上书:高宗。
蓝色龙袍有其特殊功用。在清代帝王于天坛祭天、祈谷、常雩时,会将其套穿在蓝色朝袍内,作为辅助祭祀的服装。此件棉袍为冬季用服,故可于冬至祭天时穿着在朝袍之内。除此之外,在赴天坛祭祀的前一日吉斯霍华德,清帝要在太和殿或中和殿前阅视祝版(即读祝,祷告之意),此时也会单独穿着蓝色龙袍,此即为古礼所言之“祭礼先嘉疏”。

剔红嵌玉荷花宝座清 长127厘米 宽91厘米 高11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座面红雕漆边框,沿下高束腰,上下雕刻仰俯莲花瓣。鼓腿膨牙杜暘,牙板下沿为勾云纹洼膛肚,其中雕刻云龙纹。内翻马蹄足下连接托泥。座面上三屏风式围子,后背红雕漆边框,内饰米色漆地,镶嵌玉雕荷花、荷叶、飞燕。搭脑凸出,并附带红雕漆勾云边海水云龙帽。

剔红嵌玉荷花围屏清乾隆 长314厘米 宽27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底座为红雕漆八字形须弥座,中间束腰雕刻卷草,上下有仰俯莲花瓣。座上三屏式,每扇以红雕漆为框,框内米色漆地,镶嵌玉雕荷花、荷叶、飞燕。中扇搭脑凸出。屏帽为三块拼接,以红雕漆勾云纹为边,黑雕漆海水为地,上面雕刻上下翻腾的红雕漆龙纹。

剔红座宫扇清 通高30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宫扇是宝座间陈设物之一,置于宝座两旁。通常宫扇的扇面是羽毛的,这件宫扇制作于乾隆年间,经过常年使用后羽毛脱落,清末时期经过修复,扇面图案是绘制而成夺爱游戏。红雕漆花叶形须弥式底座,面下高束腰,上下雕刻仰俯莲花瓣。座面上红雕漆象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宫扇杆下端插入宝瓶之中,扇面下端与宫扇杆结合部位用铜制作,铜叶上镶嵌玉制磬纹、双鱼纹,寓意“吉庆有余”。

掐丝珐琅端香熏清 左:通高35厘米右:通高3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甪端立姿,昂首,四腿粗壮,足踩盘蛇。周身在蓝色地上饰缠枝朵花和卷云纹,胸前挂铃上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
甪端乃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夷之语,知远方之事,好生恶杀,明君在位则奉书而至。甪端均成对制作,对称地陈设在宝座两旁,以彰显在位帝王乃圣明君主。

青玉夔蝠纹如意清 长43厘米 最宽12.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旧藏永寿宫。青玉制。

嵌玉阮元书七言对联清乾隆 纵126.8厘米 横31厘米 厚1.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副对联陈设于乾隆花园玉粹轩,木框黑漆地嵌玉字,联语为篆字,上联“广运钦承一统大”,下联 “ 天恩国庆万春延 ” ,皆为乾隆帝御制诗句。“广运”句出自乾隆五十年(1785年)所作《谒明陵八韵》;“天恩”句出自同年作《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皆是歌功颂德之意。

《两浙海塘通志》清乾隆十六年刻本纵25厘米 横15.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书为乾隆朝浙江巡抚方观承呈请勅修,内容分图说、列代兴修、本朝建筑、工程、物料、坍涨、场灶、职官、潮汐、祠庙、兵制、江塘、艺文等十三门,共二十卷。另设首卷,收录雍正、乾隆两朝关于海塘之历次诏谕载于书首。此书详细记述了浙江省古代海塘之建筑历史、工程管理、物料核算、官员设置、水利制度、民俗活动等方面,是研究海塘历史沿革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文献。

乾隆帝御笔《阅海塘记》卷清乾隆 描金云龙纹蜡笺 纵33厘米 横9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高宗乾隆皇帝分别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南巡,视察海塘堤防是其南巡核心目的之一。此卷《阅海塘记》书于“壬午上巳日”,即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途中,是在拜谒海宁海神庙后所作,全文收入《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七。
文中缕析从神禹到而今的治水理念以及经验教训,并在实地考察杭州沿海塘坝,一一履视测度的基础上,阐明柴塘与石塘对于治理海患的不同作用与利弊得失。此卷为乾隆帝五十二岁所书,用笔圆润平和,为其中年成熟稳健书风的代表作。此卷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原贮藏于宁寿宫。

海宁陈氏安澜园全图清 纵65.5厘米 横128.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姚文瀚《乾隆皇帝鉴古图》轴清乾隆 纸本设色 外纵138厘米 外横28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御笔《学诗堂记》卷清乾隆 纸本 纵20.5厘米 横12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郎世宁等《塞宴四事图》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热衷木兰秋狝,除狩猎练兵之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借此与塞外民族,尤其是漠南、漠北蒙古的王公贵族举行联谊活动。他将宴会上的“诈马”、“什榜”、“相扑”、“教駣”表演称为塞上四事,并命宫廷画家郎世宁等人以绘画方式记录下来。

乾隆帝御用黄色缎绣金龙纹大阅甲清乾隆 上衣通长78厘米 两袖通长208厘米 下裳长78厘米 下摆宽8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甲以黄色缎为地,青绒缘边,月白绸里,内敷以棉。其甲为上衣下裳式。上衣圆领,对襟,其表面满布铜镀金帽钉,前胸悬挂钢质护心镜一。带左右护肩、左右袖、左右护腋、前裆与左裆。其下裳分左右两片,于黄缎绣云龙纹间,又平金绣连缀金铰形上中下三道。其纹装饰华丽富贵,于周身平金绣正龙、行龙、升龙等各式五彩龙纹,龙间饰以五彩祥云、火珠、海水江崖、灵芝等纹样。

民国拓清乾隆甲辰年(1784年)乾隆御制诣圣因寺瞻礼皇祖神御殿诗刻拓片民国 纵39厘米 横69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剔红御制诗三清茶碗清乾隆 高5.8厘米 口径11厘米 底径4.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侈口,圈足,小碗,碗壁外剔刻有乾隆御制诗《三清茶》一首:“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脚铛,沃之承筐雪。火候辨鱼蟹,鼎烟迭生灭。越瓯泼仙乳,毡庐适禅悦。五蕴净太半,可悟不可说。馥馥兜罗递,活活云浆澈。偓佺遗可餐,林逋赏时别。懒举赵州案,颇笑玉川谲。寒宵听行漏,古月看悬玦。软饱趁几馀,敲吟兴无竭。乾隆丙寅小春御题。”碗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丙寅为十一年(1746年),乾隆三十六岁。原诗见《乾隆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六,题为《三清茶》。
三清茶是由梅花、佛手和松实等三味组成,以干净的雪水烹之。乾隆皇帝每年在重华宫举办茶宴,邀请大臣参与茶会,饮茶,赋诗,并以带有三清茶诗句的碗来品尝三清茶,可见乾隆皇帝之风雅。

宜兴窑紫砂加彩海棠式壶清乾隆 高10.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紫褐色胎,泥质细腻。自盖至圈足,通体作四瓣瓜棱形。盖顶堆塑折枝双桃为纽,子口。壶身无执柄。朝天曲流整体贴附于壶体,流口略低于壶口,圈足略外撇。壶体两侧绘粉彩青绿山水图,青山绿野,白墙黛瓦,枝挂硕果文国庆,一派田园景象。盖内与外底均有草书“王伦”二字,外底另戳印椭圆形款记,字迹模糊不可辨。紫砂壶从万历到明末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迹象,出现了以“四名家”(董翰、赵梁、元畅、时朋)为代表的一大批紫砂壶制作高手。到了清前期,紫砂艺术更是进入鼎盛期。

紫砂烹茶图六方壶清乾隆 高16.2厘米 口径4.2厘米 足径4.3 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壶高筒六方形,腹、流、柄、盖均出六棱。姜黄色砂泥,细腻润滑。腹出六面,有三面刻乾隆御题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句末圆形篆书印章款“乾”、方形篆书印章款“隆”字。另三面刻印烹茶图。

白地红彩乾隆帝御制诗盖碗清乾隆 通高9厘米 口径8.8厘米 足径3.7厘米通高8.8厘米 口径8.8厘米足径3.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佚名《乾隆帝薰风琴韵图》轴清乾隆 纸本设色 纵149.5厘米 横7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绘画中,身着汉装的帝王肖像及行乐图不胜枚举,这同汉族文化对清宫生活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图中穿汉装的乾隆帝端坐榻上,膝上横琴,双手轻抚,琴声袅袅而起,余音不绝。六名小童分侍左右,或持如意,或握竹杖,或端茶盏,或捧图书,或浇花卉,或整理桌案,井然有序。石几上摆放的围棋、书籍、画卷暗示了乾隆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钟爱。

铜镀金太平有象钟清 高90厘米 宽48厘米 厚2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青花“多子多福”纹绶带瓷扁壶清乾隆 高17.7厘米 口径4厘米 底径5.7×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外底书有“大清乾隆年制”印章青花款。壶直颈、如意双耳、扁圆形腹、底承圈足。造型仿自明永乐青花扁壶,属乾隆御窑仿明初官窑的名贵品种。胎体细腻,釉面莹润。

粉彩麻姑献瑞纹大碗
底径7.8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口径18.3厘米 清乾隆高7.4厘米 口微敞,深腹弧收,圈足。除圈足端沿外均施釉。口沿施酱黄釉,其余为白釉,釉色略泛青,外壁粉彩绘麻姑献瑞纹,外底饰“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官窑黄地绿釉龙纹碗清乾隆 高5.3厘米 口径10.3厘米 底径4.5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敞口,深腹弧收,圈足。除圈足端沿外通体施黄釉,胎壁轻薄,釉色纯正。圈足内白釉泛青。器外壁绘绿釉双龙戏珠纹,内底心以绿釉书寿字。外底饰“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黄地粉彩开光山水图双连瓶清乾隆 高18.2厘米 口径9×4厘米 足径10×4.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体以双身半体瓶相联,洗口,束颈,溜肩,圆鼓腹,下腹内收,圈足微外撇。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黄地彩绘勾莲图,正反两面各有一圆形开光,内绘青绿山水图,空白处墨彩隶书乾隆御制诗《题唐岱仿古十二帧》中诗句,“东风随处起芳华”、“阁跨明泼映水红开窗不断芰荷风。”诗后分别钤有“乾隆”“宸瀚”、“惟一”“惟精”红彩印章。(原诗见《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八)底施松石绿釉,中心处白釉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祭红釉瓶清乾隆 高16.5厘米 口径3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END-

ABOUT TOOFAN
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博物馆、城展馆、科技馆等展馆布展设计施工企业,中国展览馆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乙级资质,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工程企业一级资质,中国展览馆协会展览陈列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一级资质,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乙级资质,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二级资质。
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以人才与技术为基础,科技与艺术相融合为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作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多支经验丰富的项目实施团队,市场部、设计部、工程部、展项部、临展部、综合部各司其责。 拓凡凭借专业的深化设计能力,丰富多样的布展陈列手法,高效的多媒体整合能力,敬业完善的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了中国领先的博物馆布展实施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拓凡展示
策划+设计+研创+施工
一体化品质总包服务 拓凡值得信赖
网址:http://www.toofan.cn/
手机:18958187276叶先生
关于拓凡
长按二维码关注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