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2-04 20:59:31   全部文章   0/172

【拆书共享】钟磬梵音叩世心———慕登五台山-哈医大肿瘤医院护理

【拆书共享】钟磬梵音叩世心———慕登五台山-哈医大肿瘤医院护理


文:护理保障支持中心 刘洪艳

这里是一个有没有素质都会自觉“收敛”的地方;这里是一个有没有信仰都会表现得很虔诚的地方;这里是一个舍不舍得都会“倾囊而舍”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
2017年5月30日“神往已久”的五台山之行开始了。出发前的心情蛮复杂,既有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对未知事物的迷离和想象,又有点像是从之前按部就班的现实中的一种抽离,类似于偶尔旁逸斜出的走走神儿。
临行前水神汉化组,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实际慕登五台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风光无限、寺庙众多,包括藏传佛教的“黄庙”与汉地佛教的“青庙”,还有那浓郁、和谐的佛教氛围和佛教文化——身披红衣的喇嘛与身着灰衣的僧人同寺诵经,共事佛法。以及匍匐山路,虔诚跪拜的信众无不令人感动。每当仰望那巍峨白塔,聆听那悦耳梵乐,清风徐徐,余音绕梁,让躁动的心灵瞬时得到安抚。

【菩萨顶】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郓城天气预报。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置身顶楼时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尽收眼底,这里作为登高览胜的最佳观景点,深感康熙爷亲提的“靈峯勝境”四个字概括得极妙。这里还有108级石阶,按照佛家的说法,是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我走了两次柏诗宣,一次是刚到的那天,从上至下的感觉是在“放下”;一次是要离开的当天早上,是由下而上的“攀登”。无论怎样,就像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

【登五台】
五台山的五个朝台分别为东台聪明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登五台顶拜五位文殊叫作大朝台,之前登顶台原是需要体力、能力和毅力,或者说是苦行中的修行,不是一般的游客能做到的。如今包辆车就可以一天之内五个台都去到,在降低了对游客的“考验”标准同时,也算是越来越优化服务了吧!虽然如此,沿路弯道急转,一路颠簸摇晃,坐在车上感觉随时要被甩出去纳罕的近义词,而且正如朋友所说,五个台温差很大。忽忽悠悠中到了第一个台,忘了是哪个台,只记得下车后风势好大后宫谋生计,顿感瑟瑟发抖,好在小羽绒服、冲锋衣的帽子发挥了巨大功效。如果不是朋友路熟,招呼着跑进庙里,我能被吹跑,因为周围没有可抱之树。随后的四个台顶,温度越来越暖和,也可能是阳光渐高,也可能是拜佛时的热身运动,也可能是周围人渐渐多起。总之,五个台拜下来,身体挺累,思想有些木浑源吧,耳朵里充斥着人们的祈祷声。最乐呵的事是做了两次“功德”——捐赠庙宇及道路的修建。想象下次来时沿途路上的某一小段是自己出资的,回途中心里美得忘了车的颠簸。

【叩拜黛螺顶】
黛螺顶共1080个台阶,起名叫“大智路”。我们一行三人4:30起床,稍作收拾就出门前往黛螺顶的山脚下。仰头望去,连绵的庙宇亭台一眼望不到尽头。沿着台阶,三步一叩拜。刚开始还有些“嫌弃”前面之人或脚、或臀的碍眼。渐渐地,耳边仅余缭绕的佛音,眼前唯有登往庙宇的阶梯,心中升腾着一股不知名的信念,浑然忘我,膝盖上的护膝串了位置而不觉疼(晚上看时一片淤青),汗水湿透衣衫却觉得欣怡清凉。下山的时候,阳光正烈,时而遇到登顶的人擦着汗问,“到达山顶还有多远啊?”“顶上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啊……”面对那焦急眼神,我一时不知怎样言说。是天堂,还是稀松平常,或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吧!

【五体投地】
之前在电视里见到过蒙藏少数民族的佛教徒朝拜时的“五体投地礼”,即头和四肢同时爬俯于地,十分恭敬。这次亲眼所见于是远远地拍下一个虔诚的身影。回到住宿的房间,我一边回想,一边在床上试了试,结果无法施展,转战到地上后动作依然笨拙、卡顿,还累得气喘嘘嘘,如此照葫芦画瓢都不那么容易,真的做到不畏寒暑、每天十二个小时的叩拜孟子两章,那是怎样的毅力和坚忍雪浴昆仑啊!想想自己每晚冥想打坐20分钟,算是比较轻巧幸福的修行吧。五台山,于我来讲只是一次懵懂的旅行,而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这里是他们一辈子的“旅程”吧!

【小插曲】
之前好像听说不能对着佛像或寺庙拍照。上中台的时候,因为时间比较充裕,随手就拍了好几张庙宇的照片死亡飨宴。结果,手机不知怎么就掉落地上,而且是石阶上。手机屏碎了、花了、蓝了,惨极了!黄光宜说我迷信也好,心理暗示也罢,总之,觉得这是在提醒自己不够专注,于是虔心拜佛。
到了晚上,可能大家拜佛都累了,五台山早早的归于寂静,自己的手机已经打不开了,只能仰面躺在床上,回想一天去到的寺庙,却怎么也串不成线。后来,干脆坐在旅店门口对月静坐,皓然星空、皎皎明月,以及山中那份独有的寂静犹如清泉一样洗净了心中的凡尘杂事,不觉渐渐笃定、安然。是啊,哪座庙、哪尊菩萨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来了,带着发心,在最接近佛祖的地方感受当下这一刻的祥和!
“晨钟惊醒名利客,暮鼓唤起梦中人”。就像一切的热闹喧嚣都会归于平静,路上的日子总有尽头。让自己完全静下来的3天时间,我感觉到一些曾经有意无意忽略的生活反面,但又说不清是什么。直到修改完这篇稿子为止,我一直在回忆,一直在琢磨。有些庙宇、佛像的名字和模样细节已经不复记忆,存留下来的是那时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交织在一起的感受。 或许,所有的美好都需要在消化和沉淀,而且越是回味越是衍生出更多“滋味”。比如五体投地的叩拜,不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吗——谁主沉浮?坎坷苦难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趴下后如何还能站起来、走下去,然后遇见要见的人、应该发生的事,正如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刘彦军。

真正的旅行,无关何方何地,而是一场内心的修行。所遇见的美好,其实都是我们心中的倒影;所遇到的意外,或者是老天安排的测验,让我们发现和反省。未曾向往,只因还不够了解。五台山上缭绕的香炉、呢喃的诵经声、高耸的大白塔、虔诚的朝圣者、还有既喧闹也宁静,既杂乱亦纯净的殿宇,以及纷多的小感悟、小发现、小惊喜,仿佛是旅途上的减速带,用最恰当的方式给予我力量与方向。
钟磬梵音叩世心。心安,即是归处……

编辑:护理部周春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