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清风】《屈原在监利故迹》-监利人杂志
【拂尘清风】《屈原在监利故迹》-监利人杂志
点击上方 蓝字 可以订阅王牌酒保!
《监利人》第74期微信版,每日精选,欢迎关注!
《屈原在监利故迹》
文/吴军 吴敦升
明武宗正德年间,著名的扬州才子、诗人、朝庭礼部右侍郎崔桐来荆州监利县西北白露湖“鹤泽观渔”。登濯缨台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即兴写下了“监利千山风雨多,濯缨台下涨寒波,停车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是汨罗”这一脍炙人口的著名绝句。尽管时空穿越几百年,现在读来仍然铿锵有声、正气凛然,向后代释放着爱国、爱民的大爱精神和“反腐倡廉”的正能量。
一、《血雨腥风濯缨台》
濯缨台位于监利县西北白露湖。(现在的黄歇口镇古井村),据《楚国史》、《楚国演义》清同治版《监利志》今版《监利志》《余埠区志》等文献资料记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楚王放逐“至于江滨,行吟泽畔”行经沦浪之水(现今白露湖,古为沦浪水),因忧国忧民,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在沦浪水畔,(现监利县古井村)遇一渔翁,渔翁问他为何流浪到此?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但这位渔翁不同意他的观点,劝屈原应该知足常乐,要振作起来,不要自己颓废自己。渔夫并以自己为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帽子脏了,就用清水洗,腿上糊了泥巴,就用浊水洗 快活鸟论坛,无忧无虑,过着有滋有味的自食其力的生活”。屈原受到莫大的启发,决心振作起来,对楚国前途和自己从政经历进行深思和总结。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并在沦浪之水的离湖(现今监利县荒湖农场)结庐姜成勋,搭起了棚子静心创作父子神探,继续探讨挽救楚国于危亡的道路,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
就在屈原进行认真总结,苦苦探讨如何复兴楚国的时候,厄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战国后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周王朝曾经分封的百余小国,最后只剩下七个国家了,这就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秦国在函谷关以西。秦国经过商鞅变革后,综合国力增强,为了统一中国,他向关东中原6国展开了不断进攻,6国为了抵抗强大秦国,很多时候就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史称“合纵”。秦国当然也想尽一切办法破坏6国间的联合,拉拢关东个别国家一起打击“合纵”史称“连横”。屈原是积极主张楚国和齐国联合抗秦并由楚国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他多次出使齐国,稳定齐楚关系。楚怀王时期,秦国派张仪入楚,用重金买了以公子兰、靳尚等楚国重臣“亲秦派”把楚怀王骗去秦国,结果死在秦国,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当上了楚国国王,仍用“亲秦派”当权,楚国一天比一天衰落,秦为了破坏齐楚关系,通过“亲秦派”活动,让楚顷襄王当上了秦国女婿,并与秦国一起出兵打败了齐国。屈原倡导的“联齐抗秦”战略被彻底被坏,秦在打败齐国后不久就举兵大举进攻楚国。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秦国白起带兵攻破了楚都一郢,楚国数十万军民被屠杀,尸横遍野,楚顷襄王仓皇出逃,楚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屈原听到这一消息后,悲愤异常,他痛恨楚国主昏臣奸,朝政腐败,国家前途黯淡无光,父老乡亲被屠杀,自己无力回天,痛苦到了极点,在写了《哀郢》和《惜往日》后,一路跌跌撞撞南行到汩罗江,这年五月五日,抱石自投于汩罗江。
风雨萧萧,天昏地暗,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用生命与黑暗政治进行了抗争。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不断前进,锐意进取。
二、《白鹭翩翩招忠魂》
屈原舍生取义,抱石投江,在楚地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洞庭湖流域的人民不尽哀悼,人民自发地把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驾农舟为屈原招魂,为他昭雪沉冤,“端”是“澄清”的意思,“午”即“忤”即澄清屈原的忤逆之罪,故名为“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挂菖蒲、挂艾叶驱赶蚊虫、毒蛇,防止这些害人虫伤害屈原身躯。包粽子即把淘干净的米用苇叶包着投放水中,让鱼儿吃饱后,不去伤害屈原。后来沦浪之水(即今白露湖)的人民在屈原濯缨的地方建起了“濯缨台”用以纪念屈原,用以警示后人。
屈原一生博学多才,师从屈原的人很多,如楚怀王夫人郑袖及儿子兰、楚辞学者宋玉、唐勒、景善,后来复兴楚国的黄歇等等。更有一位屈原的学生,红颜知己婵娟。传说婵娟姑娘是濯缨台附近沦浪之水渔民的女儿,父母死于战乱,婵娟流落到郢都,被屈原先生收作佣人,婵娟姑娘不仅十分美丽,而且聪明好学,屈原非常喜爱她,除了教她读书识字外,还根据她的特点专门请乐师教以音乐,她把先生平时吟诵的一些诗句谱成曲后,常在府中吟唱。一曲《桔颂》更是引起郢都轰动。婵娟姑娘的到来给这位平时就风流倜傥的先生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先生深爱弟子、弟子也无限敬仰先生。久而久之,这对志同道合、才艺俱佳的师生一刻也离不开了。后来先生被放逐,这位多情且正直的姑娘冒着被追杀的危险寻访屈原。当追寻到沦浪之水,打听到了那位渔翁,渔翁泣不成声的告诉她,先生已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婵娟姑娘悲痛欲绝,一夜之间青丝全变成白发。她想起了先生平日给他讲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她恨楚王与楚国权奸误国,也恨茫茫汨罗江水吞没了先生巴郎仔。她要仿效“精卫”填平吞没先生躯体的滔滔江水,然后把先生拯救出来。姑娘在哭干泪水之后,毅然跳入茫茫的沦浪之水,她的精魂随之化成一只特大的白鹭,凄凄凉凉地飞向汨罗,去寻找先生的忠魂。
濯缨台畔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更为了怀念那位多才多艺忠义刚烈的婵娟姑娘。每年五月采用了濯缨台畔特有的龙舟形式凭吊忠魂。恐怕中国各地和国际龙舟赛,每年都只限于农历五月初五一天,而在监利县濯缨台,(现在监利县黄歇口镇也是春申君黄歇的故里),每年农历五月要赛初五(即端午纪念屈原),十五(即端阳纪念婵娟),二十五(叫末端阳),特别是纪念婵娟姑娘的“大端阳”(十五日)这一天龙舟赛事尤为热闹、激烈。这一天监利县黄歇口四湖河畔人头攒动,大人小孩都穿得漂漂亮亮不等天亮便涌向赛点,两百条龙舟打扮得花枝招展,从四面八方汇集四湖河面上,所有龙舟中间高高的桅杆上立着一只硕大的白鹭,随着船身晃动,就像是在展翅飞翔,栩栩如生。桅杆下面站着一对金童玉女,一手执锣,一手拿鼓,为白鹭高飞呐喊。龙舟尾插着枝枝垂柳,垂柳中挂着五色绣球,专供白鹭飞累了可以随时休息。高潮时,四湖河里满河白鹭,声声哀鸣,呼唤忠魂,美丽极了,壮观极了。
西晋开国名将羊祜镇守荆州时,有感于屈子忠魂,婵娟姑娘忠义刚烈,更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便围沦浪之水以“湖”,并在方圆上百万亩湖中畜养了大批白鹭,沿湖筑起了“观荆台”、“濯缨台”,又于沿湖种植垂柳,便于白鹭繁殖栖息,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一大湖叫成了白露湖(白鹭湖)监利县古容城“八景之一”的“鹤泽观渔”即指象征爱国精神的濯缨台。
三、《爱国精神垂千古》
屈原抱石投江,以死抗争以及秦国咄咄逼楚,不仅震惊了楚国人民,也震醒了当时那位忘记父仇,任用奸人误国的楚襄王。楚襄王在迁都陈郢之后,想起了忠臣屈原,即罢免了公子兰,靳尚等卖国奸臣,起用了屈原的得意门生,楚国后期有为的政治家——春申君黄歇。任命他为左徒,参与国事、外交(屈原原任的此职)。
黄歇,是楚国灭掉了黄国的后代。今监利县黄歇口镇是其故里。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广交朋友、英俊潇洒。屈原的爱国思想对他影响特别大,他一生爱国,勤政,为复兴楚国“殚精竭虑”,最终使楚“复强”。
公元前273年,秦国在打败了韩国和魏国后,命令大将白起约韩魏联军一起再图攻楚。由于楚国连连受到攻击,国力脆弱,根本不敢和虎狼之国强秦对仗。消息传来,举国皆惊。为了获得喘息休整的机会,楚国君臣想了一个办法,即派人去说服秦王,阻止秦兵不出兵攻楚。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差事。从多国与秦国打交道的实践看,派去秦国的人大都没有回来。正在楚襄王非常为难时候,黄歇挺身而出中文寻星,愿西行阻秦。楚王感激得流泪,握着黄歇的手,愿黄歇西行阻秦成功。
黄歇风急火燎赶到秦都咸阳,首先拜访了他的好朋友、秦国实际当权者——丞相范睢和秦王母亲、楚女宣太后。在他们安排下黄歇拜见秦王。在朝堂上,黄歇向秦昭王极力陈述秦国攻打楚国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指出“天下莫强于秦楚”如秦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争斗”“败者伤身”“胜者亦伤其身”并用吴王夫差伐齐和晋国智伯攻赵的惨败教训,暗示韩国和魏国“从秦攻楚”,目的是为了“削弱秦楚而达到渔翁之利”,建议秦楚联合的好处。由于他的论述有理有据,落地有声,秦昭王十分佩服,马上下令大将白起停止对楚进攻,并打发使者,辞退了韩魏联军。白起在接到秦王命令后“其心怏怏”认为楚“大国也”,一旦恢复元气,就很难“相与匹敌”但秦王作了决定,白起再埋怨也是白搭的了。就这样,一切大规模 、涂炭几十万生灵的战争被黄歇的爱国精神及能言善辩终止了。为楚国恢复元气,重振家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按照春秋战国的外交惯例,把太子作为人质留在对方国家里以换取信任,就象当年秦国把太子作为人质留在赵国一样。黄歇回楚,转达了秦国的要求,楚王只要求秦不对楚用兵,哪有不答应的。于是这一艰难任务又落到黄歇的肩上。他辅佐太子完入秦做人质十六年,由于有宰相范睢和王太后关照,楚太了受到的礼遇还是很好的。这期间黄歇细心考察秦国的发展,也学到了不不富民强国的经验。
公元前263年(楚襄王36年),楚王病重阴毒妃嫔,派使者朱英(黄歇的好朋友)通报黄歇和太子。黄歇一听着了急,赶忙去找范睢说:“现在楚王病重,恐不久于人世”,不如现在放太子回去,如果让别人做了楚王,秦楚亲善关系就会中断。你范睢对楚太子好处也是一场白搭。范睢赶快把这事报告了秦王,秦王让黄歇先回楚探视。黄歇听范睢说后,出于对楚的利益冒着被杀头的风险,私见楚使者朱英商量,让太子扮成马夫为楚使者朱英执鞭赶马。一路上神不知鬼不觉的混逃出了秦国。秦王打发使者来问黄歇回楚的日程,黄歇对来人说:“楚太子现在病了,需要人照顾,待太子病稍好后,即起程”,过了半月,黄歇估计太子已回到楚国,于是求见秦王,把自作主张放太子归楚的事说了,秦王一听,怒火冲天,当即命人绑上黄歇准备推出斩首,万分危急时刻,范睢悄悄对秦王说:“现在杀了黄歇,也追不回太子,还会把楚关系弄坏,不如干脆卖个人情,把黄歇也送回楚国,一旦楚王驾崩,太子即位,黄歇为相,君臣二人肯定会感激秦国,只会对秦国有益”。秦王觉得有道理,当即给黄歇松绑,摆酒晏、赐金银以嘉奖黄歇对国家耿耿忠心,热热闹闹送黄歇回楚。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病故,太子继承王位,也就是楚后期有名的中兴大王——楚考烈王。晋封黄歇为宰相,赐号春申君,并以淮北十二县富庶地封给黄歇。黄歇不肯受封,考烈王急了,流着泪对黄歇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你一手扶持,不说封十二县给你,就是把楚国一半封给你,也是应该的,看到楚王情真意切,黄歇说:“大王一定要给我封地,我愿远到江东去”,楚王说:“丞相是我的心腹股肱,楚国的撑天大厦,怎么能远离我去江东呢,且江东是洪水滔滔蛮荒之地,连生活都困难”,黄歇说:“江东离强秦最远,以早图之,楚国要复兴,必须广积钱粮,一定要有储备钱粮的战略基地”。楚王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改封黄歇于江东。”
公元前248年,黄歇徙封吴,他总结在秦国学到的经验。一是大搞水利建设《越绝书》记载:“无锡河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读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 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写(泻)田野”《七国考》引《一统志》载……南有常州申浦,在江阴县西三十里,昔春申君开置田为上下屯。明确记载了现今黄浦江为春申君黄歇主导开挖。“上下屯”即指今天的浦东浦西。二是建仓积粮(今江苏有太仓市)保证扩军备战粮草。三是兴商建城,才有今天的大上海。四是在军事上大胆起用年青将领,侯阁亭公元前259年黄歇用年轻将军景阳领兵“合纵”抗秦与魏赵燕联军一起打败了秦军。五是北兼邹鲁,进一步扩大了楚国版图。故史学家称之为“楚复强”。
屈原的爱国精神不仅在当时他弟子黄歇身上得到体现,几千年来,濯缨台地区人民一直把爱国作为至高无上的传承,中国近代史上湘鄂西洪湖革命根据地中心腹地监利人民为了拯救腐烂破败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先在洪湖西岸举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大旗,时间长达6年。洪湖革命战争中,监利人民前赴后继,10万英烈血洒洪湖,用血与火再一次书写了屈原的这种伟大爱国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监利县风起云涌的7年抗日救亡,打得日本鬼子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把日本鬼子赶回了东洋老家。
四、《小城大爱显清流》
“停车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在汨罗”是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真实思想写照,是本诗灵魂。诗人所处的时代是明代中后期,当时明朝最高统治者明武宗正德皇帝是一个荒淫透顶、腐败至极的皇帝。他最信任的两个大奸臣一个叫江杉,一个叫钱宁董芷依,是两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他们主仆串在一起把个国家闹得乌烟瘴气,天下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武宗多次下江南巡游,两个奸臣每天便派很多士兵去为皇帝觅美女,只要看到哪家姑娘稍有姿色,就明火执杖去抢来供皇帝淫乐。《中国通史》记载:“那些从民间抢来的女子用数十辆车子载着,走到哪里随到哪里,有些在路上被活活折磨死”。谁要谏阻,不管官大官小,一律活活棍棒打死。史载:因谏阻南游,一次就杖杀官员11人。诗人因身居高官又不敢为民讲话,只有出来后透着清新的空气,才得以发泄,在濯缨台拜谒屈原后,决心到屈原抱石投江的汨罗寻找“灵均”迹,向屈原学习,为国为民解忧。
不久,武宗皇帝在游玩的路上落水着凉生病,三月后病死,以大学士杨廷为首与诗人们一同把两个奸臣捉起来抄家斩首。结果在江彬家抄出“黄金70柜”、“白银2200柜”杜雨辰,钱宁家抄出“玉带2500束”、“黄金十几万两”、“白银3000箱”诗人的“清流”意识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千百年来濯缨台地区人民景仰屈原,自觉践行“清流”意识,用大爱精神诠释正能量。2015年6月1日,一艘“东方之星”游轮从南京开往重庆,游轮上满载着475名游客路过长江监利段大马洲时,突遇12级台风。恶雨急风一下把这艘游轮掀了个底朝天。没有任何人通知,没有任何领导指示,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监利县长立即带人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救人。监利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想办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最快速度也赶到现场。接连几天,几千名遇难人员家属从上海、南京、天津、福建、贵州等地赶到监利县。濯缨台故里的监利县人全部动员起来,组成一支支自觉志愿者,用最好服务来迎接各地来的亲人,争抢着为遇难者家属服务,全城飘动“黄丝带”,全县人民争先恐后献爱心。李总理在濯缨台故里监利县三天三夜,看到了监利人的自觉行动,最后用“小城大爱”作了最完善总结和肯定。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屈子爱国爱人民的大爱精神,更是“清流”思想的具体显现。
时空穿越,沧海桑田。一代又一代濯缨台畔的子孙代代传承正能量,代代显清流,把大爱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让历史的车轮永远沿着正常轨迹向前、向前……。
作者简介:吴军,监利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吴敦升,现住监利县容城镇民主路307号(老县委会)。
点击上方 蓝字 可以订阅王牌酒保!
《监利人》第74期微信版,每日精选,欢迎关注!
《屈原在监利故迹》
文/吴军 吴敦升
明武宗正德年间,著名的扬州才子、诗人、朝庭礼部右侍郎崔桐来荆州监利县西北白露湖“鹤泽观渔”。登濯缨台缅怀爱国诗人屈原。即兴写下了“监利千山风雨多,濯缨台下涨寒波,停车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是汨罗”这一脍炙人口的著名绝句。尽管时空穿越几百年,现在读来仍然铿锵有声、正气凛然,向后代释放着爱国、爱民的大爱精神和“反腐倡廉”的正能量。
一、《血雨腥风濯缨台》
濯缨台位于监利县西北白露湖。(现在的黄歇口镇古井村),据《楚国史》、《楚国演义》清同治版《监利志》今版《监利志》《余埠区志》等文献资料记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楚王放逐“至于江滨,行吟泽畔”行经沦浪之水(现今白露湖,古为沦浪水),因忧国忧民,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在沦浪水畔,(现监利县古井村)遇一渔翁,渔翁问他为何流浪到此?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但这位渔翁不同意他的观点,劝屈原应该知足常乐,要振作起来,不要自己颓废自己。渔夫并以自己为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帽子脏了,就用清水洗,腿上糊了泥巴,就用浊水洗 快活鸟论坛,无忧无虑,过着有滋有味的自食其力的生活”。屈原受到莫大的启发,决心振作起来,对楚国前途和自己从政经历进行深思和总结。于是他决定留下来,并在沦浪之水的离湖(现今监利县荒湖农场)结庐姜成勋,搭起了棚子静心创作父子神探,继续探讨挽救楚国于危亡的道路,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
就在屈原进行认真总结,苦苦探讨如何复兴楚国的时候,厄运之神再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战国后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周王朝曾经分封的百余小国,最后只剩下七个国家了,这就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秦国在函谷关以西。秦国经过商鞅变革后,综合国力增强,为了统一中国,他向关东中原6国展开了不断进攻,6国为了抵抗强大秦国,很多时候就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史称“合纵”。秦国当然也想尽一切办法破坏6国间的联合,拉拢关东个别国家一起打击“合纵”史称“连横”。屈原是积极主张楚国和齐国联合抗秦并由楚国来完成中国统一大业。他多次出使齐国,稳定齐楚关系。楚怀王时期,秦国派张仪入楚,用重金买了以公子兰、靳尚等楚国重臣“亲秦派”把楚怀王骗去秦国,结果死在秦国,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当上了楚国国王,仍用“亲秦派”当权,楚国一天比一天衰落,秦为了破坏齐楚关系,通过“亲秦派”活动,让楚顷襄王当上了秦国女婿,并与秦国一起出兵打败了齐国。屈原倡导的“联齐抗秦”战略被彻底被坏,秦在打败齐国后不久就举兵大举进攻楚国。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秦国白起带兵攻破了楚都一郢,楚国数十万军民被屠杀,尸横遍野,楚顷襄王仓皇出逃,楚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屈原听到这一消息后,悲愤异常,他痛恨楚国主昏臣奸,朝政腐败,国家前途黯淡无光,父老乡亲被屠杀,自己无力回天,痛苦到了极点,在写了《哀郢》和《惜往日》后,一路跌跌撞撞南行到汩罗江,这年五月五日,抱石自投于汩罗江。
风雨萧萧,天昏地暗,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用生命与黑暗政治进行了抗争。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不断前进,锐意进取。
二、《白鹭翩翩招忠魂》
屈原舍生取义,抱石投江,在楚地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洞庭湖流域的人民不尽哀悼,人民自发地把农历五月初五日定为“端午节”驾农舟为屈原招魂,为他昭雪沉冤,“端”是“澄清”的意思,“午”即“忤”即澄清屈原的忤逆之罪,故名为“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挂菖蒲、挂艾叶驱赶蚊虫、毒蛇,防止这些害人虫伤害屈原身躯。包粽子即把淘干净的米用苇叶包着投放水中,让鱼儿吃饱后,不去伤害屈原。后来沦浪之水(即今白露湖)的人民在屈原濯缨的地方建起了“濯缨台”用以纪念屈原,用以警示后人。
屈原一生博学多才,师从屈原的人很多,如楚怀王夫人郑袖及儿子兰、楚辞学者宋玉、唐勒、景善,后来复兴楚国的黄歇等等。更有一位屈原的学生,红颜知己婵娟。传说婵娟姑娘是濯缨台附近沦浪之水渔民的女儿,父母死于战乱,婵娟流落到郢都,被屈原先生收作佣人,婵娟姑娘不仅十分美丽,而且聪明好学,屈原非常喜爱她,除了教她读书识字外,还根据她的特点专门请乐师教以音乐,她把先生平时吟诵的一些诗句谱成曲后,常在府中吟唱。一曲《桔颂》更是引起郢都轰动。婵娟姑娘的到来给这位平时就风流倜傥的先生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先生深爱弟子、弟子也无限敬仰先生。久而久之,这对志同道合、才艺俱佳的师生一刻也离不开了。后来先生被放逐,这位多情且正直的姑娘冒着被追杀的危险寻访屈原。当追寻到沦浪之水,打听到了那位渔翁,渔翁泣不成声的告诉她,先生已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婵娟姑娘悲痛欲绝,一夜之间青丝全变成白发。她想起了先生平日给他讲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她恨楚王与楚国权奸误国,也恨茫茫汨罗江水吞没了先生巴郎仔。她要仿效“精卫”填平吞没先生躯体的滔滔江水,然后把先生拯救出来。姑娘在哭干泪水之后,毅然跳入茫茫的沦浪之水,她的精魂随之化成一只特大的白鹭,凄凄凉凉地飞向汨罗,去寻找先生的忠魂。
濯缨台畔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更为了怀念那位多才多艺忠义刚烈的婵娟姑娘。每年五月采用了濯缨台畔特有的龙舟形式凭吊忠魂。恐怕中国各地和国际龙舟赛,每年都只限于农历五月初五一天,而在监利县濯缨台,(现在监利县黄歇口镇也是春申君黄歇的故里),每年农历五月要赛初五(即端午纪念屈原),十五(即端阳纪念婵娟),二十五(叫末端阳),特别是纪念婵娟姑娘的“大端阳”(十五日)这一天龙舟赛事尤为热闹、激烈。这一天监利县黄歇口四湖河畔人头攒动,大人小孩都穿得漂漂亮亮不等天亮便涌向赛点,两百条龙舟打扮得花枝招展,从四面八方汇集四湖河面上,所有龙舟中间高高的桅杆上立着一只硕大的白鹭,随着船身晃动,就像是在展翅飞翔,栩栩如生。桅杆下面站着一对金童玉女,一手执锣,一手拿鼓,为白鹭高飞呐喊。龙舟尾插着枝枝垂柳,垂柳中挂着五色绣球,专供白鹭飞累了可以随时休息。高潮时,四湖河里满河白鹭,声声哀鸣,呼唤忠魂,美丽极了,壮观极了。
西晋开国名将羊祜镇守荆州时,有感于屈子忠魂,婵娟姑娘忠义刚烈,更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便围沦浪之水以“湖”,并在方圆上百万亩湖中畜养了大批白鹭,沿湖筑起了“观荆台”、“濯缨台”,又于沿湖种植垂柳,便于白鹭繁殖栖息,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一大湖叫成了白露湖(白鹭湖)监利县古容城“八景之一”的“鹤泽观渔”即指象征爱国精神的濯缨台。
三、《爱国精神垂千古》
屈原抱石投江,以死抗争以及秦国咄咄逼楚,不仅震惊了楚国人民,也震醒了当时那位忘记父仇,任用奸人误国的楚襄王。楚襄王在迁都陈郢之后,想起了忠臣屈原,即罢免了公子兰,靳尚等卖国奸臣,起用了屈原的得意门生,楚国后期有为的政治家——春申君黄歇。任命他为左徒,参与国事、外交(屈原原任的此职)。
黄歇,是楚国灭掉了黄国的后代。今监利县黄歇口镇是其故里。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广交朋友、英俊潇洒。屈原的爱国思想对他影响特别大,他一生爱国,勤政,为复兴楚国“殚精竭虑”,最终使楚“复强”。
公元前273年,秦国在打败了韩国和魏国后,命令大将白起约韩魏联军一起再图攻楚。由于楚国连连受到攻击,国力脆弱,根本不敢和虎狼之国强秦对仗。消息传来,举国皆惊。为了获得喘息休整的机会,楚国君臣想了一个办法,即派人去说服秦王,阻止秦兵不出兵攻楚。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差事。从多国与秦国打交道的实践看,派去秦国的人大都没有回来。正在楚襄王非常为难时候,黄歇挺身而出中文寻星,愿西行阻秦。楚王感激得流泪,握着黄歇的手,愿黄歇西行阻秦成功。
黄歇风急火燎赶到秦都咸阳,首先拜访了他的好朋友、秦国实际当权者——丞相范睢和秦王母亲、楚女宣太后。在他们安排下黄歇拜见秦王。在朝堂上,黄歇向秦昭王极力陈述秦国攻打楚国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指出“天下莫强于秦楚”如秦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争斗”“败者伤身”“胜者亦伤其身”并用吴王夫差伐齐和晋国智伯攻赵的惨败教训,暗示韩国和魏国“从秦攻楚”,目的是为了“削弱秦楚而达到渔翁之利”,建议秦楚联合的好处。由于他的论述有理有据,落地有声,秦昭王十分佩服,马上下令大将白起停止对楚进攻,并打发使者,辞退了韩魏联军。白起在接到秦王命令后“其心怏怏”认为楚“大国也”,一旦恢复元气,就很难“相与匹敌”但秦王作了决定,白起再埋怨也是白搭的了。就这样,一切大规模 、涂炭几十万生灵的战争被黄歇的爱国精神及能言善辩终止了。为楚国恢复元气,重振家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按照春秋战国的外交惯例,把太子作为人质留在对方国家里以换取信任,就象当年秦国把太子作为人质留在赵国一样。黄歇回楚,转达了秦国的要求,楚王只要求秦不对楚用兵,哪有不答应的。于是这一艰难任务又落到黄歇的肩上。他辅佐太子完入秦做人质十六年,由于有宰相范睢和王太后关照,楚太了受到的礼遇还是很好的。这期间黄歇细心考察秦国的发展,也学到了不不富民强国的经验。
公元前263年(楚襄王36年),楚王病重阴毒妃嫔,派使者朱英(黄歇的好朋友)通报黄歇和太子。黄歇一听着了急,赶忙去找范睢说:“现在楚王病重,恐不久于人世”,不如现在放太子回去,如果让别人做了楚王,秦楚亲善关系就会中断。你范睢对楚太子好处也是一场白搭。范睢赶快把这事报告了秦王,秦王让黄歇先回楚探视。黄歇听范睢说后,出于对楚的利益冒着被杀头的风险,私见楚使者朱英商量,让太子扮成马夫为楚使者朱英执鞭赶马。一路上神不知鬼不觉的混逃出了秦国。秦王打发使者来问黄歇回楚的日程,黄歇对来人说:“楚太子现在病了,需要人照顾,待太子病稍好后,即起程”,过了半月,黄歇估计太子已回到楚国,于是求见秦王,把自作主张放太子归楚的事说了,秦王一听,怒火冲天,当即命人绑上黄歇准备推出斩首,万分危急时刻,范睢悄悄对秦王说:“现在杀了黄歇,也追不回太子,还会把楚关系弄坏,不如干脆卖个人情,把黄歇也送回楚国,一旦楚王驾崩,太子即位,黄歇为相,君臣二人肯定会感激秦国,只会对秦国有益”。秦王觉得有道理,当即给黄歇松绑,摆酒晏、赐金银以嘉奖黄歇对国家耿耿忠心,热热闹闹送黄歇回楚。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病故,太子继承王位,也就是楚后期有名的中兴大王——楚考烈王。晋封黄歇为宰相,赐号春申君,并以淮北十二县富庶地封给黄歇。黄歇不肯受封,考烈王急了,流着泪对黄歇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你一手扶持,不说封十二县给你,就是把楚国一半封给你,也是应该的,看到楚王情真意切,黄歇说:“大王一定要给我封地,我愿远到江东去”,楚王说:“丞相是我的心腹股肱,楚国的撑天大厦,怎么能远离我去江东呢,且江东是洪水滔滔蛮荒之地,连生活都困难”,黄歇说:“江东离强秦最远,以早图之,楚国要复兴,必须广积钱粮,一定要有储备钱粮的战略基地”。楚王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改封黄歇于江东。”
公元前248年,黄歇徙封吴,他总结在秦国学到的经验。一是大搞水利建设《越绝书》记载:“无锡河者,春申君治以为陂,凿语昭,读以东到大田,田名胥卑, 胥卑下,以南注太湖,以写(泻)田野”《七国考》引《一统志》载……南有常州申浦,在江阴县西三十里,昔春申君开置田为上下屯。明确记载了现今黄浦江为春申君黄歇主导开挖。“上下屯”即指今天的浦东浦西。二是建仓积粮(今江苏有太仓市)保证扩军备战粮草。三是兴商建城,才有今天的大上海。四是在军事上大胆起用年青将领,侯阁亭公元前259年黄歇用年轻将军景阳领兵“合纵”抗秦与魏赵燕联军一起打败了秦军。五是北兼邹鲁,进一步扩大了楚国版图。故史学家称之为“楚复强”。
屈原的爱国精神不仅在当时他弟子黄歇身上得到体现,几千年来,濯缨台地区人民一直把爱国作为至高无上的传承,中国近代史上湘鄂西洪湖革命根据地中心腹地监利人民为了拯救腐烂破败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先在洪湖西岸举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大旗,时间长达6年。洪湖革命战争中,监利人民前赴后继,10万英烈血洒洪湖,用血与火再一次书写了屈原的这种伟大爱国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监利县风起云涌的7年抗日救亡,打得日本鬼子惶惶不可终日,最终把日本鬼子赶回了东洋老家。
四、《小城大爱显清流》
“停车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在汨罗”是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真实思想写照,是本诗灵魂。诗人所处的时代是明代中后期,当时明朝最高统治者明武宗正德皇帝是一个荒淫透顶、腐败至极的皇帝。他最信任的两个大奸臣一个叫江杉,一个叫钱宁董芷依,是两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他们主仆串在一起把个国家闹得乌烟瘴气,天下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武宗多次下江南巡游,两个奸臣每天便派很多士兵去为皇帝觅美女,只要看到哪家姑娘稍有姿色,就明火执杖去抢来供皇帝淫乐。《中国通史》记载:“那些从民间抢来的女子用数十辆车子载着,走到哪里随到哪里,有些在路上被活活折磨死”。谁要谏阻,不管官大官小,一律活活棍棒打死。史载:因谏阻南游,一次就杖杀官员11人。诗人因身居高官又不敢为民讲话,只有出来后透着清新的空气,才得以发泄,在濯缨台拜谒屈原后,决心到屈原抱石投江的汨罗寻找“灵均”迹,向屈原学习,为国为民解忧。
不久,武宗皇帝在游玩的路上落水着凉生病,三月后病死,以大学士杨廷为首与诗人们一同把两个奸臣捉起来抄家斩首。结果在江彬家抄出“黄金70柜”、“白银2200柜”杜雨辰,钱宁家抄出“玉带2500束”、“黄金十几万两”、“白银3000箱”诗人的“清流”意识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千百年来濯缨台地区人民景仰屈原,自觉践行“清流”意识,用大爱精神诠释正能量。2015年6月1日,一艘“东方之星”游轮从南京开往重庆,游轮上满载着475名游客路过长江监利段大马洲时,突遇12级台风。恶雨急风一下把这艘游轮掀了个底朝天。没有任何人通知,没有任何领导指示,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监利县长立即带人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救人。监利人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想办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最快速度也赶到现场。接连几天,几千名遇难人员家属从上海、南京、天津、福建、贵州等地赶到监利县。濯缨台故里的监利县人全部动员起来,组成一支支自觉志愿者,用最好服务来迎接各地来的亲人,争抢着为遇难者家属服务,全城飘动“黄丝带”,全县人民争先恐后献爱心。李总理在濯缨台故里监利县三天三夜,看到了监利人的自觉行动,最后用“小城大爱”作了最完善总结和肯定。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屈子爱国爱人民的大爱精神,更是“清流”思想的具体显现。
时空穿越,沧海桑田。一代又一代濯缨台畔的子孙代代传承正能量,代代显清流,把大爱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让历史的车轮永远沿着正常轨迹向前、向前……。
作者简介:吴军,监利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吴敦升,现住监利县容城镇民主路307号(老县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