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27 19:59:35   全部文章   0/247

【报庆25】芳华二十五,青春再出发!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桓台大众

【报庆25】芳华二十五,青春再出发!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桓台大众

独家!看“桓台硅谷”新貌!(点蓝字即可查看)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吕海明
如果时光能够溯流,你是否会选择一份新的工作;如果岁月可以倒叙,你是否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我想,即使再有一次青春年华,我的选择依然是你。感恩,感激,感谢,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那份叫做《桓台大众》的报纸。
从桓台报、桓台工作、桓台专刊到桓台大众,从桓台报社到桓台县信息中心,从纸媒转向融媒体,几易其名,几多增删,而初心不改。在这里,一群最基层的新闻人用笔默默记录着桓台的发展变迁。而我,有幸在走出校门后,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在前辈们的指导下,融入社会,得以砺炼。1998—2016年,22岁—40岁,人生最美好的18年,浸润其间,共历风雨,同见彩虹,多少人情世故,几度苦乐往事,蓦然回首,才发现当离开之后,以另一种身份再次在这份报纸上耕耘时,充盈心中的惟有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感恩,感激,感谢了。
感谢你,在最美的年华里,教会我勤奋。好记者永远在路上太极禅苑,说的是腿勤笔勤,在最基层越要多跑腿,愈发需要到一线、到现场,直面事实真相,挖掘背后的故事,而不是蹲守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好笔头是练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还要多写多改,在改的过程中总结提升安财一卡通。无疑,做到这两点,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不够的,要加班,甚至加夜班,在夜深人静时,把白日喧闹里的东西用安静的心记录下来。在这里,因为组版核对加了多少夜班已不记得,仅仅为了赶稿子,有无数次在大家离开后野糖网,一个人在办公室埋头敲字。在报社培养下,勤奋工作似乎已成一种习惯。
感谢你,在最美的年华里,教会我谦恭。串百条巷,进千家门,访万种人,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间百态,都是面对的采访对象,侃侃而谈者,沉默寡言者,热情洋溢者,林艾为冷若冰霜者,欢迎采访者,拒人千里者……对于我而言,面对采访对象始终有一颗谦恭的心,以最低的姿态迅速与被采访者融洽起来,拿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爆料。何况,作为“小报”记者,还要承担拉广告的创收任务。记得在最初时,为了决定是不是给客户打个电话联系广告,而在电话机旁犹豫半个多小时,才鼓起勇气拨号。懂得自己方能理解别人,谦恭待人正是报社教给我的。
感谢你,在最美的年华里,教会我学习。记者是杂家,要当百科全书;好记者是专家,要成为行家里手。成杂家难,成专家更难,这需要随着被采访者的变化而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专业,大量阅读。幸运的是喋血金兰,初入单位领到的是教育卫生版面,从学校出来又入学校采访,正对了自己的脾胃。此后转公检法版面,2004年在东岳集团一年泗玥砭石,跟随新华联派驻的首席执行官工作,再回报社,已对经济报道驾轻就熟。感触最深的是,从与教育卫生界人士、公检法专家、企业家们沟通时不说外行话,到能够形成思想上的碰撞,都得益于学习。
感谢你,在最美的年华里,教会我珍惜。“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记得毕业当年,参加报社招聘考试,半年后方被录用。老总编酒后吐真言:20多个人就要你一个,为啥?报纸都要被关停了,还要啥人。当其时,《桓台报》正值风雨飘摇。此后在单位的18年间黑水虻,也历经多次休刊,为求生存,几经更名,寄人篱下,委曲求全。历任总编带领大家殚精竭虑,务求把工作做好,保住这份报纸。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情况下,我和前辈们一样,格外地珍惜这份工作,努力提升本领,尽最大努力将工作做到极致。
感谢你,是由衷而发。因为青春年华里的这些收获官晶华,已经内化于心,根植于性格深处,当踏上一个新的岗位时定然反哺出来,比如迅速地转变角色秋山奈奈,比如愿意更多待在现场,比如工作中留一点耿介风骨等等。所以,我说感谢你,让我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到你。所以,我还说,即使再给青春一次机会,我依然愿意选择你。
(作者系马桥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原县信息中心副主任)
觉得不错,请在底部点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