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6-30 08:41:45   全部文章   0/224

【报刊文摘】这位福州人在“七七事变”中做了什么-印象比干

【报刊文摘】这位福州人在“七七事变”中做了什么-印象比干
点上面“印象比干”了解各地林氏动态,关注家庙发展卫辉比干庙 天下林氏根
广大海内外林姓宗亲、比干后裔炼铁手,只要你姓林,请点击上面“印象比干”,关注祖地家庙发展,及时分享各地动态,互通信息相互借鉴,增强联谊扩大交流,协助续谱寻根联宗,弘扬传承比干文化精神,再现比干林氏家族辉煌。
一寸河山
一寸血
81年前,无法忘却的那一天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旁一声枪响
划破了一座城的宁静

日军炮轰宛平城。
日军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借口
要求进入卢沟桥东的宛平城搜查
遭到拒绝后悍然向
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
至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图为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这枪声
带来了长达8年的暗夜
3500多万同胞伤亡
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

遭受轰炸的上海虹口。
在这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中,
有一位福州人的身影,
鲜为人知。

在七七事变当晚
这位福州人
立马赶到现场
拒绝日军进城失败后
他立即组织驻军进行抗击
此后多年,他一直与日军交涉周旋
凡涉及主权,寸土不让

就是时任“卢沟桥事变”发生地
宛平县县长的王冷斋。
被称为
“卢沟桥事变的王牌见证人”
王冷斋
别名:王若璧
出生地:福州闽侯
出生日期:1891
逝世日期:1960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王冷斋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
陶江林氏第十八进士林履端(尚干人)孙女婿;福建省第一行政区专员、保安司令林志棠将军爱婿。

他的一生
1891年,王冷斋出生于
福州仓山城门石步村的一个书香门第大和舞姬。
8岁入学的他,天生文弱却偏好学武,15岁转读福建陆军小学,18岁时,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秦德纯等成为同学。1937年,王冷斋出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宛平县长,专门处理中日交涉事件。

1937年7月7日晚,宛平失陷之际,
王冷斋身着长衫、神情寂寞,
在各城门前依依留影,不舍故园。金恩荣
“七七事变”之际,在与日军交涉、周旋中,王冷斋坚持立场,凡涉及主权一事,寸土不让。
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七七事变”的重要见证者,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以活生生的证据证明了日本战犯的累累罪行,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视讯堂。

在卢沟桥黑云压城、
战火纷飞的那段抗战岁月里,
王冷斋以古体诗的形式,
真实记录了“卢沟桥事变”的始末
以及宛平前线的紧迫局面。

1937年7月,王冷斋(左三)会见记者,说明日军炮轰卢沟桥,挑起“卢沟桥事变”的情景。
这组诗后来集结成册为《卢沟桥抗战纪事诗四十首》离子接地极。这本诗集与王冷斋的另两本著述《卢沟桥事变始末记》《七七事变的回忆》,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比如,刚接到宛平城外枪响的时候: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月黑星辰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比如,描述被日军绑架的情景:挟持左右尽弓刀,谁识书生胆气豪!谈笑头颅拼一掷,余生早已付鸿毛。
比如,敌我力量悬殊,日军大举进攻的时候:中枢大计决机筹,指示周行定远谋。维系和平成绝望,牺牲今已到关头高雪坤。
在王冷斋的诗句中
81年前卢沟桥上的烽火连天
仿佛跃然眼前

长虹万丈跨卢沟,胜地流传七百秋。
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己临头。
你是否能感受到
作为中国人
那一刻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如今,81年过去了
血和泪的国耻不容忘记真实影像—七七事变后 四万万国人奋起反击
还有这些鲜活的生命
永远值得铭记
他们
以血荐轩辕的气魄
在这暗无天日的岁月中
杀出一条血路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金振中

“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
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佟麟阁

“军人抗战有死无生,
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赵登禹

“不准日军一兵一卒进入,
不许放弃一尺一寸国土。”
——冯治安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
为我的事业来奋斗。
请你相信这一道路
是光明的、伟大的。”
——左权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赵尚志
......

这是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的重机枪阵地。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吴锡豪。”
再黑的夜
也终有黎明到来
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用生命筑起保家卫国的坚固城墙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如今
硝烟散尽
但曾经的牺牲、抗争不能被遗忘!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来源:东南网播报微信
返回顶部